<h3> 铁药碾是船型铁制品,配有扁圆型研具,是我国传统碾药用具之一。用以将药材研碾为细面,以便进一步制作丸、散、膏、丹等成药。古代是用碾子、石磨、杵等把药材压成粉末。
铁药碾因其形制大小及质地的不同,加工药物的对象及用途也有所不同。药碾在汉唐医药文献中不多见,不如杵臼、乳钵使用普遍。但多处唐墓中却有瓷碾发现。因其容量较大,适于碾磨粉碎的药物种类较多,又省时省力,宋以后在方药著作中出现次数渐渐多了,明代文献中列为药室必备器具,清代使用更为普遍。
使用范围:适合药店、诊所、家庭使用。适用于剂量较大药物的粉碎。经济实惠,并具有一定收藏价值。
使用方法:是用人的双脚蹬转轮,利用转轮与船体来回摩擦的研磨力将药物粉碎的工具,它比乳钵有更强的研磨力。内表面相对粗糙,有利于更快粉碎药材。
中药铺制药的药碾子,学名惠夷槽,据传与华佗行医有关。
有一姓王铁匠,无儿无女,开了个小铁匠铺,靠打制农具 为生。一天因炉里崩炸,他被烧成重伤,因没钱治疗,只好硬挺着,小铁匠铺也停业了。华佗知道后,每天到王铁匠家为他治伤,至于药钱华佗只字不提。王铁匠心想,华佗肯定记了帐,于是省吃俭用,积攒了一些银钱,伤好后便来到华佗药铺付账。
其实,华佗根本就没记账,见王铁匠来付药钱,就说:你的伤好了,我就高兴,药钱不用再提啦!王铁匠再三要给,华佗执意分文不收。
王铁匠感动得直流泪,回到家里,越想越感不安,想到华佗为他治伤碾制药面时,累得满头大汗,就决定给华佗铸造一个能碾碎药物的器具,
以减少华佗和徒弟碾药时的劳累。经过反复琢磨,王铁匠铸成了一个凹字型的药槽和一个圆轱辘,用圆轱辘在槽里来回碾。自己拿一些干树枝叶和小石子之类来一试,还真管用。可这东西叫啥名字呢?他正想着,一位教书老先生来铺子打东西,王铁匠就把自己报恩的缘由说了一遍,请老先生给起个名字,老先生想了想说:就叫惠夷槽吧!惠是赠,合救命报恩之意;夷是平安,表示把你的伤治好化险为夷;槽,碾药之器。这就把你的心意全包含进去了。王铁匠听了,正合自己心意,连声说:好,好,就叫惠夷槽。便立即送到华佗药铺。
从此以后,惠夷槽成了医家必备之物,流传下来。因为惠夷槽主要是用来碾药的,所以人们又称其为药碾子。<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