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想起了那个国庆期间,与表弟一家出去转了转。到了千岛湖,我们避开了热闹的千岛湖中心湖区,在深林氧吧,在湖边,随心地呼吸、悠闲地散步,看沿路宁静的风景,聊身边兴趣的话题。那时候,我真正感受到了大自然的自然神功,真正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合一和谐。之后,我们去了几个古村,漫步在游人不多的村中小道,看古桥流水,品历史人文,这里没有喧嚣,没有繁杂,我感到了宁静的愉悦,感受到了历史的沉静。</h3><h3> 我心如此,不仅仅体现在外出的游览。我喜欢教育,我渴望教育的宁静。</h3><h3> 教育的宁静需要我们的冷静。10年前,时任武进教育局党委书记的章美娟率政协教育界别组来我校调研,我就说:“耐得住寂寞、耐得住冷静,方能做好教育”,章美娟书记对我的观点予以了高度认同与肯定:“寂寞,不是孤独,是积淀;冷静,不是无情,是理性。”</h3><h3> 教育的行走,当然需要激情,但更要有理性的智慧。因为人的成长不能速成,教育有教育的常识,教育是有规律的,像开场大戏锣鼓喧天般做教育,注定是一场戏一场梦;像玩过山车一样追一时快意般做教育,注定走不踏实走不多远。教育的浮躁与功利,会有表面的轰轰烈烈与繁荣,明明浅草才能没马蹄,却已是乱花渐欲迷人眼。这不是教育的样子!</h3><h3> 只有按教育的样子做教育,教育才有宁静,教育才是真的教育。我认识一个女孩,很可爱的一个女孩,她在一所名校读书,她的学生生活基本是这样的:父亲早上把她送到学校,放学后把她送到培训机构参加“一对一”学习,晚上9点再接回家;女孩中餐在学校完成,其余二餐都在父亲车上完成;双休日与节假日,孩子基本在培训机构赶趟……我想:“这绝不是这个年龄孩子所应有的生活。”我对电视中的这一类节目很反感:本是活泼灵动的孩子在主持人喋喋不休的引导下,毫无表情地回答着成人需要的答案,不说老气横秋,至少也是感受不到一点孩子的气息,因为孩子的语言、孩子的举手投足,都有孩子的烙印。我们的教育什么时候把孩子他所在的年龄该有的烙印丢了,教育就失去了它该有的样子。教育的样子就应该是这样:让孩子安静地回到他所在的年龄。</h3><h3> 学习不是灌输,成长也不是被动地接受。体验,探究,让孩子在在研究中主动发展,已经成了许多人的共识。孩子的研究必须以孩子为中心,这是一个不容置疑的原则。我不大主张《当小学生遇上苏轼》这样的偏专业的研究,更反对把那些洋洋洒洒的学术论文作为孩子研究成果这样的呈现方式,因为这样的研究真正靠孩子其实是完成不了,永远洗不清捉刀代笔的嫌疑,我宁愿相信,这是一场在拼家长实力炫课程秀的自娱自乐。孩子的研究必须是孩子能自己完成的,必须基于孩子生活,必须孩子乐意为之。这也难怪,家长现在对有些学校布置的作业颇多质疑,明明知道学生没能力完成,也明明知道没有家长的代劳学生根本完成不了,但布置此类作业仍然乐此不疲。教育不能一味赶时尚,不能成为任何目的下的秀。教育的样子就应该是这样:让孩子安静地做他自己能完成的事。</h3><h3> QQ,微信,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看朋友圈,了解各方面的资讯,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网络拉票开始盛行,什么评选啦,什么活动点赞呀,亲朋好友齐上阵,一切只为拉高票数。搞好宣传本无可非议,但过度往往导致浮躁,频繁了往往会迷失在本该在的位置。有一段时间, “爸爸去哪儿了”收视率颇高。但我心里偏不是滋味,不就是一场明星秀吗——一群明星带着他们的孩子秀编导们排演好的故事?孩子本应有的成长被人为地消遣,对孩子成长而言绝不是好事,个种案例不是没有。孩子成长需要安安静静的环境,教育的样子就应该是这样:让孩子安静地找到属于他的位置。</h3><h3> 成长,是一个慢慢长大的过程,教育的样子应该是孩子慢慢长大的样子。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简单的招式练到极致就是绝招,教育不需要太多的口号,教育不需要眼花缭乱的招式,教育需要的是静心,需要的是持久的执着,在简单的招式中,全力舞出“育人”的剑气,这是教育人的应然。教育的创新,需要点子,但也绝不是点子越多越好,什么样的点子需要,什么样的点子不需要,沉静中方能明白。</h3><h3> 昨天去新青果巷,想一睹常州名人第一巷,伴随人流缓缓前移,除了听到纷杂的声音,看到众多的人头,真的难以有沉静的细品。我内心荡起了重重的渴望,多么渴望在宁静中好好的回味青果之梦,好好的追寻新的青果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