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英雄人物之蔡元培

佩小琪

<h3></h3><h3> 在那苍黄翻覆、陵谷变迁的时代,在那风云变幻、波澜壮阔的岁月里,历史的浪潮将有志于民族振兴的贤良才俊推上了风口浪尖,而蔡元培就是其中之一。他在改变中国命运的同时也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h3><h3> 蔡元培生于乱世,少年丧父的他不忘其父殷切教导,自幼苦读诗书,十七岁便考取进士,后一路考取进士。<br></h3><h3> 进入20世纪,随着列强不断入侵,蔡元培怀着对清政府的强烈不满加入了光复会,成为万千致力于挽救民族危亡的爱国人士之一。蔡元培思想先进,曾赴德国留学并获得学位。1916年回国,次年临危受命,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一职。</h3><h3></h3> <h3>  蔡元培携教育救国大计走入北大之时,北大校风校纪混乱、学风腐败不严谨校长频频更换几轮,都没能正校风。“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我有责任去承担风险”就是这样一句话,蔡元培带着坚定的信念义无反顾地步入了北大的校门。</h3><h3> 在北大期间,蔡元培积极实行改革。他主张文理两科必须设各种研究所并主张学与术分校他帮助学生建立社团,支持学术自由,一时间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除此之外,他还为北大聘来了多位优秀的教师包括李大钊、鲁迅、陈独秀等人。蔡元培就职期间,被称为北大最辉煌的时代,学风质朴严谨、校风积极向上,是北大“群星闪耀的时代”。</h3><h3> </h3> <h3>  1919年5月4日,因为反对北洋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北大学子集体上街游行,这就是后世所说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有一定联系,但五四运动本质不是新文化运动,而是一场政治运动。这场政治运动从政治上讲,学生取得了完全胜利</h3> <h3>  蔡元培在五四运动前夕频繁地给学生们传达巴黎和会的消息,对北大学子的爱国运动起了一个引导的作用。但在五四运动爆发之际,蔡元培却悄悄离开了北大,取道天津、上海、到杭州。临行前,他在《北京大学日刊》上发表了《辞北大校长职出京启事》。该文中说道:“我倦矣”“杀君马者道旁儿”“民亦劳止,汔可小休”“我欲小休矣”。</h3> <h3></h3><h3> 为了消除学生的误解,表明自己同情和支持学生爱国运动的心迹,5月10日,蔡元培在南下途中特地给学生写了一封信。信中说道“仆深信诸君本月四日之举,纯出于爱国之热诚,仆亦国民之一,岂有不满于诸君之理。惟在校言校,为国立大学校长者,当然引咎辞职。仆所以不于五日即提出辞呈者,以有少数学生被拘警署,不得不立于校长之地位以为之尽力也……惟恐诸君或不见谅,以仆之去职,为有不满于诸君之意,故特在途中匆促书此,以求谅于诸君。”</h3><h3> 对蔡元培这一启事的上述不同解释,即便蔡元培本人的解释连同其后来给学生写的信,似乎都没有真实地反映出蔡元培对于学生运动的复杂心态。其时,与蔡元培过从甚密的蒋梦麟对于当时蔡元培的心情很是了解。他说,蔡元培预见到五四之后的北京大学已经难于走上“研究高深学问”的道路了:“他从来无意鼓励学生闹潮,但是学生们示威游行,反对接受凡尔赛和约有关山东问题的条款,那是出于爱国热情,实在无可厚非。至于北京大学,他认为今后将不易维持纪律,因为学生们很可能为胜利而陶醉。他们既然尝到权力的滋味,以后他们的欲望恐怕就难以满足。”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蔡元培对于学生运动是有一种难言之隐,既同情,也不满。 </h3><h3> 其实,蔡元培本人对于学生运动是“有成见”的。他在后来回忆自己在北京大学的经历时,曾这样说道:“我对于学生运动,素有一种成见,以为学生在学校里面,应以求学为最大目的,不应有何等之政治组织……所以民国七年夏间,北京各校学生,曾为外交问题,结队游行,向总统府请愿;当北大学生出发时,我曾力阻他们,他们一定要参与;我因此引咎辞职。经慰留而罢。”这表明,蔡元培的出走既有政府方面的原因,也有他对当时学生运动的“成见”。而他之所以对于学生有“成见”,就是因为学生在“五四”及其以后的一段时期内,不能够持守“研究高深学问”的正业。</h3><h3> 在蔡元培看来,五四运动的胜利已经使学生不能够抱定“为学问而学问”的宗旨,作为校长,蔡元培“为学问而学问”的理念遭到了无情的打击。在他看来,从事爱国运动,必然会“牺牲研究神圣学术之光阴”。学生的重任就是研究神圣之学问。</h3> 他认为,参加大多数国民政治运动也无可厚非。但要知道,要永久地唤醒国民,“则非有以扩充其知识,高尚其知趣,纯洁其品性,必难幸致”。 蔡元培点明学生的第一重任就是研究学问。经过五四运动之后的学生们也清醒地意识到“力学报国”的重要。在其敦促蔡元培回校的电报中,学生们也表露了“力学报国”的壮志和意愿,这深深地感动了蔡元培。于是他说道:“读诸君十日三电,均以‘力学报国’为言,勤勤恳恳,实获我心。”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然而这两者如果从蔡元培大学的理念来审视,那么对于学生而言,读书与救国并不是并列的,而是有先后轻重缓急之区分。他认为,对学生而言,读书是救亡的基础,也是建设国家的永久性的基础。 <h3> </h3><h3></h3> <h3>  1940年3月5日,蔡元培先生在香港逝世。一代教育大师陨落,众多名流人士吊唁。</h3> <h3>  今天,是五四运动爆发100周年纪念日。</h3><h3> 一个世纪的岁月里,中国富强了、北京大学日渐壮大,而中国的青年,也从未放弃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信念。</h3><h3> 当我们怀揣梦想在教室中奋斗时,不应忘记百年前一位大师在北大播下的爱的种子,更不应忘记那些为民族独立而斗争的北大青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