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时在中春,阳和方起。在这个孕育希望的季节,我们一行4人带着期待来到金陵古都南京共赴一场盛宴----全国第八届语文教师素养比赛,全程观摩完这些比赛,忍不住想说:“这些老师真牛!”还想说的是:“语文教学,爱你真不易,为你如痴如醉。”</h3> <h3> 此次大赛分朗读展示、书写展示、才艺表演、课堂教学展示及知识素养现场答题五项比赛。每项比赛都可谓精彩纷呈:朗读比赛声情并茂,选手们时而激动、时而平缓、时而深沉、时而清脆,就在这样的朗读声中,一幅幅画面油然而生,令人不禁感叹朗读的艺术魅力之美;书写展示令人惊艳,书写作品有的潇洒飘逸,有的端庄隽美,有的遒劲有力,令人不得不大赞我中华汉字之美;才艺表演异彩纷呈,选手们尽展才华,他们或歌或舞,或书或画,或茶艺或武术,或配音或快板,真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令人不禁艳羡他们的才艺之精之广之美;知识素养答题博古通今,选手们广博的知识储备、机敏快速的现场反应,令人不禁感叹“腹有诗书气自华”呀。<br></h3><h3> </h3> <h3> 课堂教学展示环节更是吸引了无数眼球。纵观十五节课,干净、纯净。课堂中没有五彩缤纷的课件,没有花哨的导入语,没有故弄噱头的教法,只有朗朗的读书声、恰当好处的评价声和师生、生生间的思维碰撞声。要说其中的最精彩,当数新疆选手姜锋老师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的教学,短短的三十分钟,姜老师挥洒自如,游刃有余,一堂课听下来让会场老师都酣畅淋漓,直呼:男神呀!姜老师本节课讲的最多的一句话便是:不懂吧?读书去,慢慢想你就会了。整堂课姜老师从《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小”字入手,让学生谈“这是个怎样的小姑娘”之后通过用冷暖来定义以及设想拍电影等方式指导学生在充分朗读“小小的脚、小小的手、小小的尸体”三个句子的基础上再谈这是个怎样的小姑娘,接着老师抓住看似矛盾点的最后一段中的“幸福”一词,故意为难学生,通过你会帮她选择哪种幸福、这几种幸福为何如此排序、你愿舍去哪种幸福这三个难解之问,开启学生质疑生慧、比较思辨之路。同时以作者写悲剧故事竟以“幸福”字眼结尾的独特视角,追问学生:此时她还是你心中的那个小女孩吗?整个教学过程朗读方法、阅读方法自然渗透其中,全课人文主题线、语文要素线相融相生。</h3> <h3>男神姜锋老师风采。</h3> <h3>南昌师范附小黄茜老师风采</h3> <h3>书卷气特浓的南京参赛教师魏斯华</h3> <h3>特等奖获得者湖北省参赛选手夏芳老师</h3> <h3> 选手们的精彩令人赞叹不己,专家们的点评和示范更是精妙绝伦,闪亮了全体观摩老师的眼。特别是中国社科院佟乐泉教授的点评,让人如沐春风。他的点评,风趣幽默,旁征博引,让人犹如在知识的殿堂中徜徉,乐而忘返,回味无穷。<br></h3><h3><br></h3><h3></h3> <h3>知识素养现场答题点评专家:佟乐泉教授</h3> <h3>书法点评专家:华中师范大学雷实教授</h3> <h3>课堂教学点评专家: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陆志平教授</h3> <h3> 另一位令人难忘的点评专家是中国人民广播电台著名播音员佟雅坤老师,她从两个方面告诉我们应如何朗诵:第一、理解。要理解内容,理解文章的结构,最主要的是把书面上平面上的文字立体化,要让文字活起来,说的内容要连贯,要读出层次;第二、表达。要读出意思,读出形象,要绘声绘色地读,要读出节奏,要注意语气。另外标点符号不是停连的标志,要随感情、内容的发展处理,重音不要刻意去找,把自己想说的意思说清楚了,重音就自然出来了。</h3> <h3> 本次观摩最幸运的是欣赏了两位大咖----上海电影译制厂著名配音演员丁建华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播音员佟雅坤两位老师分别朗诵的《关于爱》和《天上的街市》两首诗,两位大师用他们感情激越、声情并茂的朗诵告诉了我们:朗诵的最高境界应是“有声无痕”的自然美,应该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蓦然回首,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的返璞归真之美。。<br></h3> <h3> 两天半的时间,我们处于一个又一个激动之中,激动之余,更觉要当好一名老师不易,要当好一名好的语文老师更不易。要让自己的语文教学天地更加缤纷,就须"不待扬鞭自奋蹄",就应“腹有诗书气自华”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变得“七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