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前 言</b></h1><h3><b><br></b></h3><h1> 笔者1984年开始萌生文学爱好,从1990年十八岁时创作《陈蕃》,1991~99年创作《直躬、素琴、夔一足、弹歌、鸡鸣、落英、剑器、唧唧、乌衣、鱼书、毕月、华表、干羽》等以来,2000年创作《文塔遐思》言志文、《论特殊人才的识拔》论学文,2001年作《状元王容》《稀姓考》,2003作《虚云讚》,2008年作《镇湘楼、湘乡人创国宝、黄庭坚云门寺诗、许遁翁考、湘乡小景图》等地方文史文,2011年创作《镇湘楼赋》等辞赋文,2018年创作《中华国学歌、湘乡精神赞、湘潭联群记、伯万文史订正、话诗钟》等,至今共150篇(丛稿目录已公开)。行文涉猎博赡,考证严谨,风格独到,这种治学文章罕有同题创作的。今将三十余年来之治学心得予以整理,拟辑为《涵芬楼治学丛稿》,其中部分治学文章选入此篇。<br></h1><h1> 2017、2018年曾编辑《争鸣、凤鸣、鲤跃、骥驰篇》,此篇名为《豹变篇》,文以豹变、豹变文章扫俗氛之意。</h1><h3><br></h3><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感</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谢</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书</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画</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家</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许</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仁</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龙</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周</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易</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杨</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灿</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华</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支持大画。</span></h1>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素</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琴</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考</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辩</span></b></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span style="font-size: 20px;"><br></span></b></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font-size: 20px;"><b> </b></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唐代名篇《陋室铭》中句云“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span></div> 上句中“素琴”一词,诸书注释不一,如江西师院刘世南、唐满先《白话译注古文观止》上译注为“朴素无华的琴”;岳麓书院1987一版、1997再版的《古文观止》均译注为“清雅的古琴”;初中语文课本中《陋室铭》文页下注为:“不加装饰的琴”。此外还有“未加漆饰的琴”、“不加雕绘装饰的琴”、“白木琴”等注释。<br> 而文中句云“可以调素琴”,下句又云“无丝竹之乱耳”,颇令人费解。于是此数句之意众说纷纭,为文史学界久悬未决的公案之一。<br> 多年来笔者留心探考,兹试作辩明——<br> 关于“素琴”,典籍有记载,如梁.萧统《陶渊明记》:“渊明不解音律, 而蓄素琴一张…”《宋书.陶潜传》:“潜不解音声,而蓄素琴一张,无弦,有酒 适辄抚寄其意 ”;《 陶潜传》:“ 性不解音,而蓄素琴一张,弦徽不具, 每朋酒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查阅《全唐诗》,中有多例,如李白诗《赠临洺县令》:”陶令去彭泽,茫然太古心。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戏赠郑栗阳》:“素琴本无弦”;《赠崔秋浦》:“崔令学陶令,北窗常昼眠。抱琴时弄月,取意任无弦”。白居易诗《访陶公旧宅》:“不慕樽有酒,不慕琴无弦。慕君遗名利,老死此丘园”。 《丘中有一士》:“行披带索衣,坐拍无弦琴”;《清夜琴兴》:“是时心境闲,可以弹素琴”;《咏慵》:“有琴慵不弹,亦与无弦同”;《十六韵》:“谁伴寂寥身,无线弦琴在左”;《池上幽境》:“石上一素琴”;《自嘲》:“陶琴不上弦”。陆龟蒙《奉和袭美》:“琴上无弦靖节家”。王建诗《送于丹移家洺州》:”素琴苦无徽,安得宫商全“;《送杨亿诗》:“彭泽横琴岂要弦”。苏轼诗:”无弦且寄陶令意“。<br> 古有佚名作《琴赋》,就写到这一种无弦琴,句曰: “昭文曾不鼓,靖节每无弦”(见《诗韵合璧》)。清代黄祖耑《叙别本千文》:“陶琴无弦”。又唐.张随《无弦琴赋》:”酒兮无量,琴也无弦。灿星徽于日下,陈凤轸于风前。振素手以挥拍,循良质而周旋。幽兰无声,媚庭际之芬馥,绿水不奏,流舍后之潺湲。……“。又佚名《无弦琴赋》:”凭谁能记曲?即此足称情。玉轸空留迹,金徽未具名。手挥原寂寂,耳听讵暗暗。真人原有德,至乐本无音”。《皇朝文鑑》载有宋人《素琴》文(待录)。明代张宗子《丝社小启》:“但识琴中,无劳弦上。元亮辈正堪佳侣”。明.洪应明《菜根谭》:“知弹有弦琴,不知弹无弦琴,以迹用不如神用,何以得琴书佳趣?”;又云:”笛以无腔为适,琴以无弦为高,纵难遇羲皇之世,亦可匹儔嵇阮”。会心如斯,是真解人矣。<br> 按上可知,古时确有此无弦琴,这素琴无丝弦、琴徽,而高隐之士于此琴情有独钟,每横琴抚之以寄意,无乱耳之音,真得陶情之乐。 《陋室铭》中的”素琴“,即此无弦琴。句”无丝竹之乱耳“也就顺理成章可解了。<br> 想当今万千中学语文教师,教《陋室铭》一课时,又有几人知素琴一词之义?并正确讲解了?几乎都未留意此一词,未仔细推敲上下句意了。<br> 又,笔者曾阅见新出版的一套四卷分册的《琴棋书画》,其中《琴卷》一书上详细记载了很多种古琴,但未记载这种素琴,显然编著者未曾留意到还有此种无弦之琴,以致专著中也阙如,令人遗憾。<br> 笔者特将此 悉心探考所得撰为文字,以作澄清,并就正于诸位方家。</h1><h3><br></h3><h3><br></h3><h1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font-size: 17px; 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 <b>《</b></span><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20px;"> </span><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20px;">弹</span><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20px;"> </span><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20px;">歌</span><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20px;"> </span><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20px;">》</span><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20px;">新</span><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20px;"> </span><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20px;">说</span></span></h1><p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font-size: 17px; 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20px;"><br></span></span></h3><h1> 所有《中国文学史》《古典文学常识》,述及上古歌谣,必述及《弹歌》,凡述《弹歌》必说:写的是原始人的狩猎过程。笔者于不疑处有疑,深入考证,今提出新说,辨明各书久传之谬。这是一有价值的重要考证,纠正《中国文学史》之误。而从原四句也可窥见上古民俗,并发掘出这一有文字记载的中华最早孝道典型。</h1><h3><br></h3><h1><div style="text-align: left;"><b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b><span style="font-size: 20px;">所有《中国文学史》《文艺学概论》《古典文学常识》,都载有一首上古歌谣《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span></div> 所有书中都解述为这样一个诗意: “从它的内容和形式上看,无疑的这是一首比较原始的猎歌,它回忆了几乎全部的狩猎过程,反映了渔猎时代的社会生活”,或解为:“描写了原始狩猎的全过程”。<br> 笔者于无疑处有疑,发人之所未发,提出考证新说,纠正这一所有书上众专家的谬论,指出这是近百年以来所有专家都以讹传讹了,笔者作考辩文曾在2002年刊发,在拙文面世之前,未曾见有人察辩此谬误<br> 这四句八字,可谓文学史上一公案。诸书凡记述上古歌谣必记及这四句,凡记这四句都说是:”反映的是原始人的狩猎生活,把准备狩猎和狩猎情况形象地叙述了出来”。此说因袭至今,实际这都误解了原诗之义。 <br> 1986年笔者阅读到此文,当时即起疑:此 逐宍的逐,应是驱逐,而不是猎捕。笔者便对这“原始的猎歌”持有了疑问。 1990年 因而搜集查考原始文献记载,发现《中国文学史》确误会了,这四句并非如各本所说讲的是原始人的狩猎,而是记载的一个最早的孝道典型。<br> 阅有关原始记载古籍,据汉赵晔《吴越春秋——卷九——勾践阴谋外传》载:越王问曰:孤闻子善射,道何所生?(陈)音曰:臣闻“弩生于弓,弓生于弹,弹起古之孝子”。越王曰:孝子弹者奈何?”音曰:“古者人民朴质,饥食鸟兽,渴饮雾露,死则裹以白茅,投于中野。孝子不忍见父母为禽兽所食,故作弹以守之,绝鸟兽之害。故歌曰:断竹,续竹,飞土,逐宍”之谓<br> 据此可知, 实际这四句八字,歌的是古代一孝子不忍见父母为禽兽所害,而用竹弓作弹驱逐野兽以守护父母尸身之事。因为古人岩居穴处,茹毛饮血,人去世也是以白茅裹身,投于野外。孝子不忍心见,而发明弹弓,断竹续竹,飞土逐肉。所以说弹起于古之孝子。<br> 笔者曾获见一本七十年代版的批法家著作,书上也记载了这一孝子守护白茅裹身的父母的事。<br> 这四言八字,从侧面记载到白茅包裹这一上古的民俗,从孝子作弹逐宍也可见原始人也认知父母爱护父母,并非无父无母。<br> 《文心雕龙》云:”黄歌断竹,质之至也”。又笔者见清代成书的《康熙字典》载:“《吴越春秋》载《古孝子弹歌》”,可知弹歌题应称为:“《古孝子弹歌》",亦佐证是写古一孝子作弹,而非原始人狩猎。<br> 今人断章取义,且以讹传讹,误断其为狩猎之歌,实有违原诗之义,有悖治学之道。<br> 治学 之要,在于以沉潜考索之功,成就独到专门之学,不唯书不唯上,疑人之所不疑, 发人之所未发。 既有此新颖可喜之考证,不敢私藏,为存一真知灼见,因撰此文,纠正这一沿袭已久的望文生义造成的错误。 </h1>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夔</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一</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足</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新</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考</span></b></div> <br> 所有《古代汉语》句读一章都述及夔一足,都认为“夔,一足”应读为"夔一,足”。拙文考证辨析其谬,指出《古代汉语》之误、圣人孔子之误,及语言文字学家杨树达专著之误。湘乡王子泉先生是专钻古文字的方家,偶有疏忽,也对“夔一足”误释(见1990湘乡《史志之友》),其新著《形声字音义》中无夔字之注。</h1><h1><br> 中国语言文字学家杨树达(1885~1956,长沙人)著有专著 《古书句读释例》,其中 《叙论》中载:“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载:“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孔子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 一足也”。<br> 杨树达先生还加了按语:“如孔子所言,则”夔有一足“四字,本当作二句读,夔有一,为一读也,足字一字,为一读也。而鲁哀公之所问,则直读四字为一句。故疑为夔只有一只足之意。句读之关系于文义者若此”。<br> 这里 杨树达先生弄错了,当然他是沿袭孔子的解释,实际孔子圣人也解错了。<br> 上一则古文,在各种版本的 《古代汉语》 中,常被引用作 “不察句读,误断文句”的典例。文中说的是:<br> 鲁哀公问孔子说:“我听说 夔一只足,确实是吗?“ 孔子回答说:”夔是人,怎么会是一只足呢?他没有什么不同常人处,只是精通音乐。尧帝说“有夔一个就足够了”,任他为乐正。所以君子说“夔有一,足”。并非说 ”夔,一足” 。 <br> 笔者广泛稽考典籍,对 此“夔一足” 考证多年,今提出新说——<br> 鲁哀公听说的 “夔一足”,是有来由的。而孔子不语“怪力乱神”,以为古尧舜时候的乐正夔是个人不可能是一只足,就自圆其说臆造出尧帝说”夔一,足”的话来。事实上,尧帝此话也不见经传,后来的孔子岂能听到上古尧帝说此话?且尧帝时候说的语言是“都俞吁弗”之类,也不可能说出“夔一而足矣”这样浅近的话语来。<br> 夔这个人物,古文献中多有记载,他是尧舜时候的乐官,如 《尚书.尧典》:“帝曰 夔,命汝典乐……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列子.黄帝第二》载:“尧使夔典乐,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史记.五帝本纪》等也有记载。<br> 经广阅文献予以考证,笔者发现 , 夔 并非 如孔子所言“非一足”,而确实是一只足。鲁哀公听说的 “夔一足”是信而有征的。<br> 如 《庄子.秋水》:”夔谓 虫玄 曰:”吾以一足趻踔而行,予无如也,今子之使万足,独奈何?“; 《山海经.大荒东经》:”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无角,一足,出入水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名曰夔”。 《说文》:"夔,神魖也,如龙,一足";《段注说文》 ”夔“字下引广韵“山魈出汀州,独足鬼也”; 《国语.鲁语》:“夔,一足,越人谓之魈,人面猴身,能言”; 《风俗通义》:”俗云夔一足而精专,故能调畅音律“; 《钱谦益注杜诗》:’山鬼独一脚”句注曰:“木石之怪曰夔、魍魉,木石谓山也,或云夔一足,越人谓之山魈“; 《礼文汇》载 《遣山魈文》: ”夔之在山巅也,独足,向后庄周谓之山夔,屈平谓之山鬼“。 又《时古对类》中有'一足夔"句。 今出土的商周青铜器物上常有夔的纹饰,为一只足,夔龙纹禁上十夔为十足。<br> 夔一只足,在前人的著述中也有记载。如笔者曾阅见 近人钟毓龙 《上古神话演义》,卷三第101回记载:<br> “文命向堂中望去,只见四壁满布金石丝竹等乐器,却先有一个形容古怪的人,坐在里面的主席上……那人从席上蹶起,…… 跳过来,伯夷就向文命介绍说:'这位是敝友夔兄",文命仔细一看,原来他下面只生了一只足,不仅诧异…… 夔曰“某生不幸,身体不全”。第145回也记载夔一只足跳跃行走貌。<br> 又曾见记载 明代蒋应镐著有 《山海经图汇全像》一书,惜笔者尚未及阅,想其中或有夔一只足 的 图像。近前笔者阅到一本《中国古代神话词典》,内载夔绘图即一足。<br> 这一只足的夔,也就是神话中的山魈夔、雷神夔,三位皆一体。中国古史专家顾颉刚说 “中国古史是层累地造成的,古人对于神与人原没有界限,所谓历史,差不多是神话。神话中的的古神、古人,都神化了”。<br> 夔一足,本是古代一 神话形象,这一形象以 半人半兽的姿态出现。但经孔子自圆其说,就失去其 神话原貌了。而当今语文学界的众多著作中(包括各种版本的 《古代汉语》),也都无一例外认为 “夔一足”不能读为 “夔,一足”,却不知 夔本来 就是一只足。自孔子以来,数千年以讹传讹。1993年出版的《湘乡县志》,卷末中(王子泉先生文,另登《史志之友》)述及方志误标点时,也沿袭这一误说。<br> 今笔者以数十年钻研所积素材,成此专文论述,以澄清其事。更期待学界从此改正这一 两千年以来沿袭的谬误,还原其真实。</h1>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直 躬” 释 义 </b><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div> 《论语.子路》载:“叶公语孔子云:“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br> 上句中“直躬”一词,各家注释不一,如宋代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上注为:“直身而行者”;《辞源》上注为:“以直道立身”;《辞海》注为:”直道而行者“。在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获见”谒“字条附注为:”直躬,正直的人“;《古汉语大字典》上注为:”行事直率“。今学者杨伯峻 《白话四书》上注为”坦白直率的人“;湖南教育学院中文系汉语教研室编《古代汉语复习资料》第28页上刘礼吾注为:“坦白直率”;第156页周启模、陈明玉注为:“直身而行的人,这里指正直的人”。<br> 笔者认为,以上宋朱熹、今杨伯峻等,及各词书上的注释都误,直躬,应是古代一人名。<br> 直躬证父窃羊,《吕氏春秋.仲冬纪》记载详细:”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谒之上。上执而诛之,直躬请代之。将诛矣,(直躬)告吏曰:”父窃羊而谒之,不亦信乎?父诛而代之,不亦孝乎?信且孝而诛之,国将有不诛者乎?”荆王闻之,乃不诛也。孔子闻之,曰:“异哉!直躬之为信也,一父而载取名焉“。又 《韩非子。五蠹》载:”楚之有直躬,其父攘羊,而谒之吏“;《庄子.盗跖》载:”直躬证父,尾生溺死,信之患也‘;《新论》载:“直躬证父,苍吾让兄,信让悖也”。以上各书中的“直躬”均是作人名来提的。<br> 又笔者1988阅读到明代萧良有《龙文鞭影》,卷中记载了汉代直不疑典故,其中记载一句:“直不疑,系楚人直躬之后”,这佐证了直躬乃是人名,直不疑还是直躬之后。<br> 按上可知:直躬实为一古人名,是楚国的一个立身行事 讲求忠孝信义 并笃行之者。《汉书》上记载的汉南阳人、御史大夫直不疑,即直躬的后代。<br> 这里附带说一事。 笔者中学读书时候,有某语文教师 D 老师在课堂上讲解试卷,竟然将此“楚有直躬者”一句解释为:“楚国有一个直着身子走路的人 ”,当时笔者一听,觉得此注释实在不通,便直言不讳:“难道古人还弯着身子走路吗?直躬应作人名翻译”。而该教师 不反躬自问,却说:’哪里还有姓直的?“ 笔者心直口快直抒己见:“是有姓直的,汉代就有直不疑,《百家姓》有记载,《汉书》有传,《辞源》也有记载”。但是,该教师语塞后,顾左右而言它。其他同学不能做评判,他们不留心这些。当时我还幽了一默:“楚国有个人直着身子走路,难道人本是弯着身子的?难怪1949年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讲: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啦,1949年起中国人才由弯身子变成了直着身子”。<br> 直躬作何解?乃是文坛一公案。 笔者特作此”直躬”个案的解析,陈一家之言,并求证于各位方家。<br> 上一段古文随作 翻译 ,以方便参阅:<br> 楚国有一个名叫直躬的人,他的父亲偷人家的羊,于是直躬谒见掌管当地者。捕捉到其父,欲诛杀,直躬请以身代之受罪。将要行刑,直躬告吏说:”我父亲窃羊,我来告发,这不是信吗?父亲将被诛而我以身代之,这不是孝吗?信且孝的人而遭诛,国中还能有不诛的人吗?”荆王闻听其事,于是令不受诛。<br> 《吕氏春秋》中本身就是做人名提的; 《论语》中叶公 也是做人名提的; 这两种未错 。错的是,今天的 《词典》及翻译的,不知直躬原是做人名。<br> 我发现 《龙文鞭影》等书中有此直躬人名记载,是 “发人之所未发”, 所以建议纠正。<br> 也可以就 “直躬”的“直”字来这样说:<br> 作 “直道而行” 来解释, 这字义, 今天的学者已经提出了, 我也经过了这番思考。然后,我考证到新的证据:人名,就提出新颖解释。<br> 还得指出, 若叶公对孔子是作 “直率”来说 的话,则他会说:“吾党有直者,……”,就如对话的孔子说 :“吾党之直者…”。 当时说 “直率”是用“直”一字即可,如 《论语》“直哉史鱼。 古人的语言很精炼。<br> 又,当时的 “躬”,指 身体、亲自(如:躬耕、躬自); 弯曲 (如 躬身)。如用来说明 “直率”,不会用 “躬”。 躬,弯曲,与 “直”相反。</h1> <h1> <b>“ 落 英 ” 析 疑</b></h1><h1><b><br> </b> 屈原《离骚》句云:“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句中”落英“一词,查阅各书,一注释为”落花“,一注为”初开的花”。曾见报载湖南科大吴广平先生译释此句为:“傍晚吃秋菊掉下的花朵”。落英一词究竟何义?成为语文学界一直疑难莫决的公案。<br> 笔者认为,此”落英“当解作”初开的花“。在古文中,”落“本有”初始“之意,如《尔雅.释诂》载:”初、哉、首、基、肇、祖、元、胎、落、权、舆,始也“;《辞源》载:“落,初始也,《诗.周颂》:”访予落止,率时昭考。《传》云:“访谋;落,始”。<br> “夕餐秋菊之落英”句的下文,有”贯薜荔之落蕊“一句,此落亦取始之义,落蕊即刚开的花蕊。<br> 笔者好阅 古笔记,曾阅费衮撰的《梁溪漫志.卷六》载:”楚辞之意,乃谓采撷菊之始英者尔。东坡诗云:漫绕东篱嗅落英,”落英“其义亦然”,可见古人也曾这样正解。<br> “落英”若解为“枯萎而落的菊花”,也不合实际,因为秋菊是不落瓣的。深秋九月,百花凋谢,而菊花始开,其性属火,久日经霜傲寒而花蕊不落(即黄州菊花也并非“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一地金”)。故菊花有“霜下杰”之称。又咏菊诗句有云:“宁可枝头抱香死,不随落叶舞西风”、”黄花犹有晚节香“、”菊花残犹有傲霜枝”、”秋英不比春花落”、“常羡黄花不落英“、”凡卉萎霜露,黄花孤节荣“、”秋菊能傲霜“等诗文句。《本草纲目》也记载:“饱经霜露,叶枯不落,花槁不零”。成语“黄花晚节”即比喻志节不坠。<br> 再则秋菊作餐(或酿酒)也不会 舍 枝上朵不摘,而去捡拾坠落于地的菊瓣。晋陶渊明《饮酒》:”秋菊有佳色,浥露摘其英“、”采菊东篱下”、“和露摘黄花”等,都是写采摘枝上菊花。又元王翰《题菊》:“归来去南山,餐英生空谷”,此“餐英”即称指开放的菊花。<br> 曾阅 《郭沫若全集》第五卷,上有郭老注释“朝饮木兰之坠露”为:“我在春天饮用着木兰花上的清露,我在秋天餐食着菊花瓣上的红霜”,郭老把“落英”释为“红霜”,悖离了原义。<br> 又陶渊明《桃花源记》句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各家注译中,有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徐鹏《中华活页文选》等书上注为“落英,落花”,均未审之言。此“落英”亦当释为“初开的花”,该句写的是“初开的桃花茂盛一片,烁烁其华的美景”。<br> 笔者业师大瑜先生多年前曰:“疑人所未疑,发人所未发,方见奇才巧思,方是真学问”,笔者深蒙教诲,因致力沉潜考证之学,今撰此文,并求证于方家。<br> </h1><h1> <b> “ 剑 器 ” 辩 疑</b></h1><h1><b><br> </b> 唐杜甫有《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一篇,诗云:“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br> 其中“舞剑器”一词,在各种唐诗译注本上均注为”执剑而舞”,这一注释值得商榷。<br> 笔者广泛考诸典籍文献,认为此“舞剑器”并非“执剑而舞”。<br> 查阅《钱注杜诗》引《历代名画记》载:“有公孙大娘亦善舞《西河剑器》、《浑脱》,张旭见之,因为之草书,杜甫歌行述其事”。<br></h1><h1> 查阅元马端临《文献通考》,中《乐考》载:“剑器,古武舞之曲名,其舞用女伎雄装,空手而舞。或以剑器为刀剑,误也”。明张自烈《正字通》:”剑器,武舞,用女伎雄妆,空手而舞”。清王士祯《居易录》“乐府诸曲,自古不用犯声,唐自则天末年,剑器入浑脱,为犯声之始,剑器宫调,浑脱商调”。<br> 明萧良有《龙文鞭影》“张旭尝见公孙大娘舞剑器,更得其神。剑器,空手舞也”。又清浦起龙《读杜心解》中亦持空手舞之说。<br> 按上可知,剑器实为古武曲名,其舞为女伎雄妆,空手而舞,而非执剑而舞。<br> 舞剑器,是健舞曲名,这在杜甫原诗中就可看出。其序中曰:“见临颖李十二娘舞剑器”、”公孙氏舞剑器、浑脱,浏漓顿挫”,其诗中句曰:“临颖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诗中的剑器,即是作舞曲提的。又唐司空图《剑器》:“楼下公孙昔擅场,空教女子爱军装”。<br> 据清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引载郧峰《真隐漫录》卷四六:“舞剑器、曲破二段,作龙蛇蜿蜒曼舞之势,两人唐装者起,二舞者一男一女对舞,结《剑器》”,所录宋时舞曲,与唐剑器舞相类。<br> 在此附带指出,《辞海—艺术分册》释剑器为”执剑而舞”。上海辞书出版社《体育词典》释为:“剑器舞,唐舞蹈,一般认为系女子独舞,所执舞器众说不一,或认为执单剑,也有执单刀、双刀、绸带以及雄妆徒手诸说。据今欧阳予倩考证,确认为双剑”。此词典二说皆误。笔者所考多种古籍均记载为空手舞,不知欧阳予倩如何考证为双剑舞的<br> 又《语文学习》86.3封二登名画家刘旦宅绘《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行》诗意图,其画中为一戎装女子手执双剑,翩然起舞,实误会了舞剑器的原义,贻笑大方。</h1><h1><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女</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曰</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鸡</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鸣</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新</span></b><span style="font-size: 20px;"><b>释</b> </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div> 《诗经.郑风》中有诗云:<br>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br> 子兴视夜,明星有烂”<br> 余冠英《诗经选》译曰: <br>“女说耳听鸡叫唤,<br>男说天亮才一半。<br> 你且下床看看天,<br>启明星儿光闪闪。”<br> 又 《郭沫若全集》第五卷中前二句翻译为:<br>“女的说鸡怕快要叫了吧,<br>猎人说天怕还没有亮呢。”<br> 按以上余、郭之译意,是男子认为女子估时间迟,他说为时尚早。然而, “鸡鸣、 昧旦” 是古时段名, “昧旦' 时是在 "鸡鸣"之后,若望文生义“鸡鸣”译为: “鸡叫唤”,雄鸡报晓,亦 “昧旦”之时,则后二句 男子所说之话,与之语意不相衔接连贯。<br> 笔者阅此,“于不疑处有疑”,乃予以考辩,在此陈一家之言,以申一得之见。<br> “鸡鸣 、昧旦”,作为时间名称,在战国至秦汉成书的 《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中已有记载: “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古时候把一日 划分为 :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共十二个时段,“鸡鸣 ”相当于丑时(即夜里一至三点)。“平旦”又名 “昧旦”,相当于寅时(即凌晨三至五点)。昧旦时,天将明未明,正是启明星亮之时。 <br> “女曰鸡鸣 ,士曰昧旦”句中,“鸡鸣”与 “昧旦”作为时间名称, 形成对文。<br> 又考 清代训诂学家陈奂 《毛诗传疏》,中解此诗曰: “旦,明也,昧旦,未全明也,昧旦后于鸡鸣时”。<br> 可见,《诗经》“女曰鸡鸣”一诗,现今许多专家望文生义翻译出误了。<br> 笔者认为, 此“女曰鸡鸣……”,本是写的一对夫妇的对话,男子认为女子说“鸡鸣”时间估早了,他反驳说应该已是“昧旦”时,并让女子看天为证:你且看夜空,东方启明星正闪闪发光亮哩。<br> 因此, “女曰鸡鸣……”一诗, 笔者乃作纠正,翻译为:“ 女说时辰是 鸡鸣,男说时已是 昧旦,(男)你且起来看看天,启明星儿光灿灿”'<br> 汉名儒郑玄《毛诗笺》注曰:“此夫妇相警以夙兴”。郑注之意,也是说 这首古诗写的是一对勤劳的夫妻相互勉励以早起。而按余冠英、郭沫若译意,说夫还不愿早起, 则诗中的 “士”成了惰者,有悖原诗之旨。且今之注诗者岂能不顾汉儒郑玄之笺注呢?<br> 又,卿姓谱有《传家宝》歌:“传家何事宝,只在一生勤。戒旦风人美,舞鸡壮士闻…”,这”戒旦风人美”一句,就是“戒之已昧旦,郑风之美德”之意,正是由“女曰鸡鸣,士曰昧旦”诗而来。<br> “前修未密,后出转精”,治学之道,贵在博学慎思,勤下“沉潜考索之功”,成就“独到专门之学”,而不能 “唯书、唯上”,迷信盲从。须知名家权威亦自有学问未逮或”百密一疏”之处。<br> 中国学界有不少文坛公案,笔者以多年沉潜考索,成此独到专门之说,兹陈拙作一篇,以述一家之言,并求正于众方家。</h1>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唧 唧 ” 考释</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br></b></div> 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辞》,前四句云:“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句中“唧唧”一词,各书多释为“织机声”。<br> 笔者1986年在清水学校读初二时学习到这篇课文,当时对注释心存疑问:若“唧唧”解为“织机声”,怎么下文又说“不闻机杼声”?又想是否即指草虫啼鸣声呢?当时也觉有理,《诗》云“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且蟋蟀不是又名促织?<br> 而后多年,笔者留心考证,认为此诗中的“唧唧”并非指织机声,而是指叹息声。<br> “唧唧”解作叹息声,是信而有征的,古诗文中即有多例。如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观其廊庑绮丽,无不叹息,入其后园,见沟读蹇产,石磴嶕峣,咸皆唧唧”;查阅《全唐诗》,中有多首唧唧解作叹息,如唐白居易《琵琶行》:“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五弦弹》“唧唧咨咨声不已,自叹今朝初得闻”;元稹《长庆历》“年年岂无叹,此叹何唧唧”;张祜《捉搦歌》“窗中女子声唧唧”。<br> 又笔者阅到金王若虚《滹南诗话》,书中更是说得明白:“夫笑而呵呵,叹而唧唧,皆出天籁也”。<br> 按此,《木兰诗》前四句是说:“木兰女当窗坐在织机旁,但未闻其札札弄机杼之声,只闻得她一声又一声地唧唧叹息”。这样“不闻机杼声”也就顺理可解了。<br> 笔者在查考诸书时也获见一书上注为:“唧唧,织机声,一说叹息声”,然注文未详加说明何以解为叹息声,人读之以为其模棱两可。笔者在此作详细考证,正可作为“一作叹息声”的详注正解。特撰此文,以纠正各书之误。</h1><h1><br> <b>乌 衣 巷 新 考</b></h1><h1><b></b><br>朱雀桥边野草花,<br>乌衣巷口夕阳斜。<br>旧时王谢堂前燕,<br>飞入寻常百姓家。 <br>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诗,写秦淮河畔的乌衣巷。其中乌衣巷一词注解不一。 <br> 如《唐诗三百首》注:“晋王导、谢安居此,其子弟皆乌衣,故名”。《世说.注》:“三国吴时于此作营,以士兵著乌衣而名”。《大明一统志》卷六:“在应天府南,晋王导、谢安居此巷,其子弟皆乌衣,因名。巷口有朱雀桥……”<br></h1><h1> 按此,说乌衣巷是因 王谢子弟穿乌衣 或吴士兵着乌衣而得名。只是,王、谢既为盛族,怎么皆穿乌衣?令人生疑。<br> 笔者广泛阅考其他典籍,在宋代张敦颐《六朝事迹编类》中获见一相关记载,其卷下载曰: <br> 乌衣巷 ,王榭,金陵人,世以航海为业。一日海中失船,泛一木登岸,见一翁一妪,皆衣皂。引榭至所居,乃乌衣国也。以女妻之。既久,榭思归,复乘云轩泛海,至其家,有二燕栖于梁上。榭以手招之,即飞来臂上,榭取片纸,书小诗系于燕尾,曰:<br>“误到华胥国里来,<br>玉人终日苦怜才。<br>云轩飘出无消息,<br>洒泪临风几百回”。 <br> 来春,燕又飞来榭身上,有诗云:<br>“昔日相逢冥数合,<br>如今睽远是生离。<br>来春纵有相思字,<br>三月天南无雁飞”。<br> 至今岁竟不至。因目榭所居为乌衣巷”。<br> 按此,则乌衣巷并非因王、谢子弟皆乌衣而得名,而是因王榭、乌衣国而名,燕子有乌衣公子之称,而后称此巷居为乌衣巷。是先有乌衣巷,后来王、谢两姓子弟正好聚居在此巷,又是六朝时的世家盛族,所以人称“乌衣子弟”。如《幼学琼林》卷二中载曰:“乌衣诸郎君,江东称王谢之子弟”。<br> 今笔者特撰此文,指出新证“王谢”原本作“王榭”,乌衣是因王榭、乌衣国典而来。</h1><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span style="font-size: 20px;"><br></span></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毕</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月</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乌</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考</span></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span style="font-size: 20px;"><br></span></b></div> 元代雎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中有句:" 一面旗,白胡阑 套住个 迎霜兔; 一面旗, 红曲连 打着个 毕月乌”。<br> 曾阅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 编写的《文学作品选读》书上,注释该句的”毕月乌”为 :<br> ”毕月乌, 二十八宿之 一的毕宿,其形象是乌鸦”。<br> 此注大谬。句中”毕月乌“,并非指 毕宿,且毕宿形状也不像乌鸦。毕宿 状如长柄网杈,因名”毕“。 古代打猎用的长柄网 称”毕“,<br> 如《庄子》:”夫弓弩毕弋机变之知多”,《诗经》:”毕之罗之“。 <br> 此《高祖还乡》句中的”毕月乌”, 落着在”乌”。"毕月乌"之称 ,是因古人把二十八宿、七曜 及二十八种动物 相配,兹列如下:<br>东方青龙七宿 : <br> 角亢氐房心尾箕<br> 木金土日月火水<br> 蛟龙貉狐兔虎豹<br>北方玄武七宿:<br> 斗牛女虚危室壁<br> 木金土日月火水<br> 獬牛蝠鼠燕猪狳<br>南方朱雀七宿:<br> 井鬼柳星张翼轸<br> 木金土日月火水<br> 犴羊獐马鹿蛇蚓<br>西方白虎七宿:<br> 奎娄胃昴毕觜参<br> 木金土日月火水<br> 狼狗雉鸡乌猴猿<br> 这“毕月乌” 即 在白虎七宿中。<br> 古时传说 月中有玉兔,因而以兔代月; 日中有三足乌, 因而以乌代日。“白环 套着个 迎霜兔”即指月旗;“红圈 打个 毕月乌” 即指日旗。<br> 又,北京师范学院李景华《语文-古代文学》245页:传说二十八宿中的毕宿是乌鸦,红曲连足指二十八宿旗的毕宿旗”,注释也误。<br> 这一内容是古代文化常识,编辑室的高知们学识尚未涉及此领域, 以致失误。<br> 还补充一句:曾经 我对一些教书的老师说起这事,你道几个怎么讲: “这书还有错啊?人家还是编辑室的啊,专门做语文编辑的啊……” 。现今一些知识界人士,学问欠广博扎实,人教社语文编辑室不是还出了教材《画锦堂》谬误的大笑话<br> 如 这“毕月乌”,本是应有的常识,且《西游记》65章、《水浒传》89回、《封神榜》99回、 金庸《神雕侠侣》39章等, 都有记载。</h1><h3></h3><h3> </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华 表 考 证</b></h1><h1><br> 曾阅《文萃报》转载北京《光明日报》登载一则报道,说“新闻工作者陈一生最近考证提出新说,天安门前的华表 是最早的舆论监督工具……陈氏此论引起国内新闻界史学家和专家教授的普遍关注,并予以高度评价……”。<br> 阅此报所载,笔者颇有感慨: 也许 , 一些人对中国古代文化不熟,以致将古人早已载明的都当做新发现来看,众媒体误以为其考证发现出华表功用,还说引起史学界的关注,难道中华史学界原先连华表是啥用也不知?其实, 陈一生此论并非新创之说。 华表的功用,在古书上原已载明,陈一生只是换用了另一今天的术语说出(古代不称为'舆论监督"词而已)。且真正作为舆论监督工具的华表,也并非设置在天安门前。<br> 华表,在典籍中多有记载,如晋.崔豹《古今注.问答释义》载:“程雅曰”尧设诽谤之木,何也?答曰:今之华表木也,以横木交柱头,状若花也……大路交衢悉设焉,或谓之表木,以表王者纳谏也,亦以表识衢路也……“又《吕氏春秋》载:”舜有诽谤之木“;《大戴礼记》:"有诽谤之木,有敢谏之鼓”;《史记》载:“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所以通治道而来谏者”。《康熙字典》载:“虑政有缺失,使书于木,后代因以为饰,今宫墙桥头四柱木是也”。又阅宋李诫《营造法式 》载:“华表,《 前汉书注》 旧亭传于四角面 百步筑土四方,上有屋,屋上有柱,出高丈余,有大版贯柱四出,名曰桓表。县所治夹两边各一桓,陈宋之俗言“桓声如今人犹谓之和表”,颜师古云“即华表也”。又湘乡谭世瑛《五言鉴》:“诽谤木既立,敢谏鼓复置”<br> 据记载可知,华表在上古尧舜时即已设立,当时称 谤木,有来进谏者则书于木上。后木上设函,有来谏者则投书函内(相当于现在的举报贪官的举报箱)。后来就在宫外立木,以表王者纳谏,又可标识道路,亦可为饰物。《幼学琼林》有句:”肺石风清”,即说的此投函进谏事<br> 到了今天,巍然高耸的华表,又是我中华民族的象征,在影视、图片等许多传媒上,华表常同天安门联在一起,如同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br> 《现代汉语词典》上载:'华表,古代宫殿陵墓等大建筑物前面做装饰用的巨大石柱";《四角号码新词典》上载:“华表,用木或石做成的柱状建筑物,古代用来指路的”,这几种注释 均欠确切。当然,还有更加贻笑大方的,如英国人卡纳《人类的性崇拜》(海南人民出版社 1989)一书上说:“ ……印度的佛塔,中国宫廷的华表……无一不是男势的象征……” 这个不懂中 国古文化的英国佬,竟把我中华的堂堂华表,说作男势的象征,有损我巍巍中华的尊严,必须指谬,以正视听<br> 又,古有”令威华表”一则典故,说的晋丁令威学仙归来集华表柱上,歌曰:有鸟为鸟丁令威,去家千载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后因有“华表归鹤”、“鹤归华表月三更”之语,刘蓉挽曾国藩百首之一曰:他年化鹤还乡国,城郭人民果是耶?”。笔者曾在山枣双陵村水渠石桥旁获见刘锦棠宫保茔前华表柱两根,柱上镌句:“皓月团圆蟾有曜,金风淅沥鹤归来。”此句中也含鹤归华表之意,以喻英雄灵爽有应精魂归来。<br> <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b style="font-size: 20px;"> 两阶干羽 六律宫商</b></div> <br> 蔡东藩《清史通俗演义》中一章有诗句: ”两阶千羽钦虞典,大律宫商奏采薇”。<br> 这一句有二误:千羽,应是干羽之误;大律,当作六律,两阶对仗六律。这是点校出版时错字。<br> 干羽:干盾、羽扇,舞者所执舞具,武舞执干,文舞执羽。《书》:“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礼》:“春夏学干戈,秋冬学羽籥”;古有干舞、羽舞、旄舞等,《诗》:“孑孑干旄,在浚之郊”、“孑子干旌,在浚之城”。又干戚舞,即舞盾、斧,古武舞。唐石倚诗:“干羽能柔远,前阶舞正陈。欲称文德盛,先表乐声新”。清许遁翁《韵史_帝舜像赞》:“干羽两阶,文德诞敷”;《中华全史通俗演义》:“愈修文德,舞干羽于两阶,七旬而有苗来归”。湘乡谭世瑛《新编五言鉴》:“有虞氏纪…两阶舞干羽”。笔者曾阅见《帝鉴图说》一书中有干羽图,估计《三才图会》中也有。<br> 干羽一词古诗多见,用于形容止戈为武修文德四方来朝。又《王阳明全集》(北京燕山出版社版,2135页)诗《谒伏波庙》:“想见虞廷新气象,两阶干羽五云端”。然该书编者译文为:“想象到虞廷新的气象,阶前的旗杆高高插入云端”,干羽、五云译得欠准确。<br> 六律宫商,古有伶伦截管之说,《千字文》:“律吕调阳”,《五言鉴》:“伶伦制竹筒,阴阳调律吕”。律有十二,阳六为律,阴六为吕。又古俗以葭莩灰填律管内,气至则灰散,杜甫诗:“吹葭六琯动浮灰”,即谓此。十二律对应十二月:黄钟、大吕、太簇(正月)、夹钟、姑洗、中吕、蕤宾、林钟、夷则(七月)、南吕、无射、应钟(十月)。宫商,宫、商、角、徵、羽五音,加变宫变徵,为七音。<br> 两阶干羽、六律宫商,喻朝廷雍熙,君臣都俞吁弗,治世之象。<br> 顺说一事,晚清祭孔用古乐,以浏阳古乐最有名,因浏阳乐工邱谷士钻研典籍,精于音律,研制八音古乐,著《律音汇考》。《谭嗣同全集》即载:“幽求钟律,钩索元音,从古乐久废之余,独传候气定律之法…由是吾乡之乐有声天下”。咸丰十一年1862年2月,曾国藩邀邱之子庆籥等六人来安庆,皆承谷士之教。月色如昼之夜,“奏乐,以鼓节之,音节清雅,穆然令人想三代之盛”。莫友芝即有诗纪其事,即《元夕皖江幕府观湘中新至雅乐》:“十载祆荒复汉官,皖江令节酒杯宽。轰传雅乐衡嶷至,便作春镫鼓吹看。阴谷早回温律衍,渔洋犹陋霸才瞒。湘乡取士皆儒术,胜算雍容视羽干 ”。<br> <br> </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陈蕃扫除天下辩</b></h1><h3><b><br></b></h3><h1> 这一篇创作于1990年11月,是我创作的第一篇治学文章。当时笔者 十八岁尚在校读高三。因过早好读书弄文字,其时已开始钻文史,初见端倪。<br> 创作这一篇,是因为《中国青年报》登《扫一屋与扫天下》一文,高中《语文》第五册登东汉有个少年陈蕃一短文,记陈蕃不扫一屋却说要扫天下,使许多人误会历史名人陈蕃,所以我作此翻案文章。原作文稿在后仅补充1996一中学生议论文句及谭觉民文一句。<br> 关于此一文,全国亿万中学生千篇一律人云亦云都是写陈蕃不做小事空有大志,我作独到思辨写陈蕃有志又有事功,短文中薛勤反问语系捏造薛实奇其志而称许蕃。这一独到思想之文,自1983至今全国中学师生亿万人中罕有如此<br><b>1.</b>考证出东汉陈蕃实有功绩,并非空有大志<br><b>2.</b>指出《语文》短文是删了薛勤称颂陈蕃句(勤曰足下有非凡之子、勤益奇之言论终日),而薛勤反驳句“何以扫天下”是今人杜撰<br><b>3.</b>还考证出杜撰薛反驳句的出处。</h1><h1><br> 高中第五册《语文》课本上,有这样一则短文:东汉时有一少年名叫陈蕃,独居一室,而庭院龌龊不堪。他父亲的朋友薛勤见状批评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陈蕃答道:“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薛勤当即反问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课本让学生根据此则短文作文,全国中学生千万人就都是人云亦云千篇一律写陈蕃是不愿干小事空有大志<br> 我初见此则文字,即感吃惊:历史名人陈蕃,东汉平舆人,其芳徽事功各书有载,如唐王勃《滕王阁序》: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明李廷机《《龙文鞭影》:仲举非凡…志欲扫除天下的陈蕃确是掀天揭地干了大事功的历史人物,怎么这课本上却写薛勤反讥他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在广大人民心目中,东汉陈蕃岂不被污成了不肯做小事也担当不了大任者?<br> 这拿陈蕃做靶子是不合史实的,事实上,这位东汉名士陈蕃(?~168),掀天揭地建功立业,其人其事彪炳史册。<br> 陈蕃事迹,古书多有记载,如《世说新语-德行》开篇第一则:“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世说-品藻》载蔡邕评陈蕃:“仲举强于犯上”;《全唐诗-卷八百八十一-蒙求》:“楚元置醴,陈蕃下榻”;明李廷机《五言鉴》:“陈蕃待徐稚,设榻悬中庭”;明萧良有《龙文鞭影》:“仲举非凡”;清邹圣脉《幼学琼林》:“不凡之子,必异其生”;民国谭世瑛《五言鉴》:设榻待徐穉,好士几陈蕃。<br> 《中国人名大辞典》一一O二页载:<br>陈蕃,后汉平舆人,字仲举。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薛勤谓之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勤益奇之。郡举孝廉,再迁为乐安太守。郡人周璆,高洁士也,前后郡守招命,莫肯至,唯蕃能至焉。字之而不名,为特设一榻,去则悬之。累拜太尉。桓帝崩,窦太后临朝,以蕃为太傅,封高阳侯。与后父大将军窦武同心戮力,共参政事,征用名贤。为人方峻疾恶,高洁之士争归之,汉末士大夫因之皆崇尚气节。与武谋诛宦官曹节、王甫等,事泄,节等矫诏害之。<br> 又《后汉书-陈蕃传》、《后汉书-党锢传序》详载陈蕃及其时史事。当时朝廷纲纪颓弛,而司隶校尉李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容接者名为登龙门。时有党锢、清议之风,太学诸生三万,特别推崇李膺、陈蕃之辈,时语云:“天下楷模李元礼,不畏强御陈仲举”,可见李膺、陈蕃是当时的中流砥柱正能量人物。<br> 陈蕃言“当扫除天下”,是表达出少怀大志的他对朝政腐败、宦官专权不满,志欲以澄清天下为己任,而其又高自标持,不妄接俗人。陈蕃以一身荷天下之重,当时窦太后诏曰:“陈蕃忠清直亮”,其以陈蕃为太傅,录尚书事。后又诏:“太傅陈蕃辅弼先帝,出内累年。忠孝之美,德冠本朝;謇愕之操,华首弥固。今封蕃高阳侯,食邑三百户”。《后汉书》范晔评曰:“若陈蕃之徒,咸能树立风声,抗论昏俗…其信义足以携持民心,汉世乱而不亡,百余年间数公之力也”。<br> 陈蕃为时人推重,后世人也加以褒颂旌扬。如明代李贽《藏书续藏书》将陈蕃归列为忠直良臣;《辞源》载有陈蕃简介;《陈氏族谱》“学诗礼于圣门,传家训远;志扫除于天下,悬榻风高”;《从政史鉴》记有一篇《陈蕃志在扫除天下》;《中华姓氏通书-陈姓》记有一篇《忠义老臣陈蕃》;《成语词典》“扫除天下”即说的陈蕃;今河南平與还专建有历史名人陈蕃公塑像。<br> 1983年《中国青年报》所载《扫一屋与扫天下》一文,举陈蕃不扫一屋例,来说明:不肯从小事情做起,是绝对担当不起扫天下之大业的;《中学百校百人百篇精彩议论文》登江西张金《小事情与大事业》一文,也以“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蕃顿时语塞”为例,来阐述:想干大事业,先从小事情做起…这等作文用史事陈蕃为例,皆属不合历史真实,且话不合理。<br> “有所为有所不为”,历史上确有一些心怀大志干成大事者,不屑于琐屑小事。清郑板桥有诗云:“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历史上的陈蕃匡时济世不扫一屋而干出了扫除天下的大事,其不扫一屋芜草不除之风,后世中还有仿效的,如南朝孔稚圭亦草莱不剪,人曰子欲效陈蕃乎?晚清经济时局的左宗棠“会缚湘筠作大帚,扫云扫雾扫尘埃”;一代伟人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也不扫一屋,他说:“一心想治天下的英雄,没有时间打扫房间”(见《毛泽东萧子升行乞记》》;数学家陈景润也杜门却扫,他专心致志于数学研究,做出了“移动群山”的巨大成就。<br> 《语文》课本此一则文,编者本意是说明从小事做起方成大事,但举例设题不当,妄加删改,误导于人,未尊重史实人物,举例不当。薛勤反问“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所有古书上也并无此一句语,古书上记载的是:“(薛)勤造焉,蕃父出迓,勤曰:“足下有非凡之子,吾来候之,非从卿也”。时庭宇荒芜,勤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勤知其有清世志,益奇之,言论终日”。可见薛勤见陈蕃年少而器识非凡,并未反问,而是更加称奇、赞赏陈蕃。今所造作短文中其实删了“足下有非凡之子,非从卿也…勤益奇之,言论终日”,又擅加“薛勤反问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句。惜此一则讹传伪造之文从未见有人撰文澄清,人云亦云沿袭至今。<br> 这臆造反问一句,古书上绝无记载,那又是何时何人臆造附加的?据笔者查阅资料,与两个湘乡人有关。一是清代湘乡人刘蓉《习惯说》中记载:蓉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父来室中,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又1915《教育杂志》载湘乡谭觉民一篇文,中有句:”洒扫抹洗、启闭窗户等事,皆宜令学生躬自为之,某谓陈蕃不扫一室安能扫天下?”杜撰薛勤反问一句或出于此。<br> 今 撰此文辩明,《语文》课本举例失当误导天下,陈蕃实是不扫一屋而志在扫除天下且建立大事功的,薛勤反驳句是后世人附会上去。特为历史名人陈蕃作此翻案文章,恢复名誉还其历史本原。</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论特殊人才的识拔</b></h1><h3><b><br></b></h3><h1> 2000年,笔者正当乡下教书,条件艰苦又当地无师友无书无电视更无电脑手机,奔波萦累,感才无处展志不得伸,日间但有壁间蛛蚁为伴,夜间但闻山风打门,孤处荒村,躺秆铺上常睁眼含泪不敢睡,在墙上写下:“升沉未定休嗟命,忧乐遍经足养才”,又感于自身如虞坂之骥负重难行境况偃蹇,写下了《千里马的嘶鸣》一文<br> 后2001~2005,因幸遇碧玉箫先生等几位好心爱才领导,承蒙厚望,得以发展,进得市城,方一驰骥足。因将此文改为《论特殊人才的识拔》,又题为《从碧玉箫先生爱才说起》。</h1><h1><br> 社会上,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世之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一个人才未得其位如蔸草,适得其所是个宝,就如千里马,负于盐车则偃蹇于途,得放骥足则疾驰 <br></h1><h1> 《胡杨泪》主人公湘乡人钱宗仁,因家庭出身高考落榜,而后二十年历尽坎坷,及逢伯乐爱才,调入人民日报社,惜因久已积劳成疾,赍志而殁。 天半才星殒,人间意念伤!素性爱才的 著名诗家 碧玉箫先生挝铁鼓响铜琶,为作七绝诗以挽:<br>昔读胡杨感慨多, <br>也曾惋惜也曾呼。<br>腰间未挂黄金印,<br>徒向人前唤奈何。<br>共说人才贵比金,<br>有人糟蹋有人寻。<br>都缘一掬胡杨泪,<br>识得其中五色心。<br> 又作一律:<br>捧读君诗感慨多,<br>苍梧一叶早惊秋。<br>丈夫肝胆难中见,<br>尘世艰危死后休。<br>沙海胡杨千岁泪,<br>湘乡父老五更愁。<br>才人自古多磨折,<br>磨折如君又最稠。<br>其惜才之心沛然肺腑间流露。<br> 本人也曾蒙碧玉箫先生厚望,恰值机云入洛之年发表处女作《文塔遐思》一文,蒙碧玉箫先生提携,口角春风吁植惠我,乃有两常委到访,致有后来调入市城转行对口工作的佳话(参阅《忆与碧玉箫先生的往来交流》一文)。<br> 由碧玉箫先生的爱才惜才,我想到了当今的现状, 也想到了当年,不少学界名贤,因得破格识拔录用,而尽展长才,成就独到专门之学,且述数例:<br> 鲁连黄鹞绩溪胡,独为神州惜大儒,说的 1924年,胡适荐王国维为清华研究院导师一段佳话。<br> 陈寅恪,无学位无著作,梁启超荐其入清华大学,校长问陈是哪一国博士?梁答不是,又问有何著作?答无著作,校长感为难,梁说:我著作等身,加起来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于是录用。<br> 钱穆,在小学任教,长期自学,治学作品投稿《学灯》,施之敏读到,觉其文体独异,乃荐其到中学任教。钱基博又荐到无锡省立师范,钱穆在此开始撰著成名杰作《先秦诸子系年》,顾颉刚阅之大为赞赏,因荐入燕京大学。<br> 岑仲勉,任小职员,远离高校、学术机构,然其酷爱文史,致力朴学。1921年年近四旬以来,发表数十篇治学文章,经陈垣推荐,入中央历史语言研究所,之后创作喷发。<br> 梁漱溟,中学毕业,至24岁撰出《究元决疑论》,蔡元培读到,看出了梁的才华,马上请其到北大任教。<br> 童书业,自学成名,发表论文,顾颉刚请童到北平,协助编《禹贡》。<br> 陈垣 慧眼识 启功。陈垣,史学家,启功,古典文献专家、书画家。1933年,启功以文、画拜见陈垣,陈认为其写作俱佳,安排启功在辅仁中学任教,而学院认为启功中学未毕业,予以解聘。陈垣又召回,安排其到辅仁大学美术系担任助教。学院又以其学历不够而辞退。1938陈垣再施援手,让启功回校教国文,于是启功当上大学教师。后辅仁并入北师大,陈垣为校长,启功被邀组建画院,这样启功北师大、画院两头跑,1971年后启功又调到中华书局,参加清史稿校注工作。启功说:陈垣先生知遇之恩,我一辈子也报答不尽。 1971年陈垣逝世,启功作联:依函丈卅九年,信有师生同父子;刊习作二三册,痛余文字答陶甄。<br> 徐悲鸿慧眼识抱石。傅抱石、齐白石,并称为画坛南北二石。1931年,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徐悲鸿,到庐山写生,归途经南昌,时傅抱石小学代课失业在家,带画作去见徐。徐看画,大为赞赏,欲荐傅抱石去法国,找江西省主席熊式辉解决留学费,徐以画作代价换得一笔款,却不够赴法。后傅抱石去日本,中途生活困难,求助徐,徐以卖作品筹得钱资助傅抱石,归国后,徐、傅同在重庆中央大学任教,后傅抱石成为山水画大师。 <br> 熊庆来慧目识罗庚。华罗庚初中毕业,辍学到金坛中学担任庶务员,又患伤寒,左腿瘫痪,他发奋自学,二十岁那年,一次发现苏家驹教授一篇论文有误,于是写成稿寄上海《科学》。这一篇论文,改变了华罗庚人生。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看到,大为赞赏,打听到华罗庚只是初中毕业,竟能写出如此高深的数学论文,惊为奇才,决定将他请到清华。于是华罗庚拄着拐杖走进了清华园,”这是一匹典型的千里马”,熊庆来很快做出了结论,华罗庚成为清华大学数学系助理员。之后他如鱼得水,论文陆续出来。后保送英剑桥大学,华罗庚不愿攻读博士学位,他说:我是为了求学问,不是为了得学位。在剑桥两年,因无学位系累,他专心写出了20篇论文,论水平,每一篇都可拿到博士学位。后华罗庚回国,成为国中数学家。<br> 华罗庚慧眼识景润。陈景润,高中时听到哥德巴赫猜想,后入厦大,毕业后到中学任教师,身体差常住院,仍钻研数学,遭中学嫌弃。厦大校长王亚南懂得人才的价值,让陈景润回校,在图书馆当管理,却不让管理图书,只让其专心钻研数学。很快陈景润写出一篇论文,指出华罗庚著作堆垒素数中一个问题,寄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时华罗庚收到来信,看出这位青年的奇光异采,把陈景润请到中国科学院。时中国科学院人才济济,人人握珠怀瑜,风靡云蒸,华罗庚作出部署侧重于应用数学,并向哥德巴赫猜想挺进。后来中国就出来一位”移动了群山”的著名数学家。<br> 岳州奇才何光岳,农技站职员,自学不辍,于炎黄源流史、洞庭湖变迁等史学领域颇多造诣,1978年破格录入湖南省社科院,之后益加勤读,求古寻论,著述丛出,成为史学专家。<br> …… <br> 钱学森有著名一问:当今大学为何出不了大师?有人甚至说当今大学培养的多是庸才,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学有专长的不少人才,尚埋没在民间,拦在了学府门槛之外,未获深造机会。其实这许多偏才专才怪才奇才,经过历炼,矢志不移,艰难玉成,深有造诣,学有专门,趋于成熟定型,若得平台施展,定然才美外现。<br> 要为神州惜大儒,若国家从爱惜人才着想,开辟绿色通道,出一特招政策,从空伸出拏云手,将这些人中麟凤超逸之才破格擢拔,为其提供土壤空气,让其发挥天性特长,那定然如良骥脱却羁绊,万马奔腾,何愁大师不出?何愁学术不兴?<br> 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凤鸣朝阳,人才得其时而兴矣,人才之兴,至关重要,常格不破,大才难得。<br> 民国间多有破格用才之佳话,而当今又还有多少好官能如碧玉箫先生一般爱才惜才乐为伯乐?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耳畔犹然响起前贤的呼喊:<br> 九州生气恃风雷,<br> 万马齐喑究可哀。<br> 我劝天公重抖擞,<br> 不拘一格降人才。</h1> <h1>简介:<br> 陈湘魁,1972年出生,中学时爱好文学,1990年开始创作《直躬、陈蕃、弹歌、素琴、夔一足》等文史考辨文章,2000年发表处女作《文塔遐思》。曾教书十二年,2005年入湘乡市志办,2008年调入市图书馆工作。读书、校书、著书,已创作有古典文学考辨、地方文史、赋记序赞、勘误等类文章150篇,风格独到,将结集为《涵芬楼治学丛稿》</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