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前 言</h1><h3 style="text-align: left;"> 一所薄弱的乡镇农村中学在四个月的时间里脱胎换骨,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实现从薄弱到优质的跨越。仅仅四个月,80多名外出就读的学生回流了;连续19年倒数第一的成绩,一跃成为全市第四名;满意度测评率由93%提升到99.85%,真的是奇迹,奇迹的发生缘于一位新来的优秀校长---姜勇。姜校长是全国德育优秀校长、全国家庭教育名师、山东省家庭教育理事、潍坊市教育功勋人物、潍坊市家庭教育16年业“十大功勋人物”、2018年潍坊市教育年度魅力校长,有家长”为了等姜校长,宁愿晚生一年孩子“;以前经常告校长状的老师,在教育局局长视察时竟当场递上了两封赞扬姜校长的信;就连潍坊市教育局徐局长到校视察后都给予高度的评价,并为其宣传推誉……真的是神人。四个月的时间里石埠初中各项工作全面开花,充分体现了姜勇校长治校育人能力的独到之处,到底有何独到之处,让我们共同进入石埠中学实地探寻--------</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r></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h3> <h3> 为扎实落实市教育和体育局工作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4月30日下午,密水街道中心学校组织密水街道中小学校长、副校长及部分骨干班主任五十多人,在密水街道中心学校党总支书记、密水街道中心学校主任蔡琳同志的带领下到昌邑市石埠经济发展区石埠初中考察参观,对标先进,学习经验。</h3> <h3> </h3> <h3> 姜校长早早地就在学校门口等候,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在姜校长的引领下,我们首先参观了创客教室----朴素实用的创客教室真是接地气,除了常用的木工工具和自己挖来的树根外,没有一点豪华高级的摆设。姜校长指着那个初具成型的艺术根雕介绍:树根是免费淘来的,我们经过清洗去皮、脱水干燥、抠残、修光、打磨、上漆等一系列流程把它做成了艺术品。观赏者对此赞叹不已,真的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h3> <h3> 接着我们来到了农耕文化室。姜校长真是个有心人,在面积50左右平方米的农耕文化室内收集了上百件承载着农耕文化的记忆,浸润着历代先辈的血汗和智慧的“农家宝”,你能叫出多少宝贝的名字呢-----木推车、木播种机、地盘车、木犁 、 铁犁、 风箱、畚箕、提篮、筛子、谷碾、扁担、罩子灯、马灯、煤油灯、蜡台、草帽、斗笠、蓑衣、镰刀 、铲刀 锄子、大镢、 羊镐、铲子、铁锨、耙钗、锥、 锉、木钻、木锯、木刨、耙子、老式收音机、上弦挂钟等等,他是想让孩子们了解农村乡耕文化,懂得祖辈父辈“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艰辛,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h3> <h3> 这是学校的教师活动室。跑步机、仰卧起座健身器、动感单车、综合训练器一应具全,劳逸结合,松驰有度,体现对教师的关爱之情。</h3> <h3> 这是姜勇校长的名师工作室,也是学校的师生谈心室。墙上那醒目的“用初恋般的情怀做教育”和“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是姜勇校长对待教育事业的诠释。墙上挂满了和学生的谈心记录本,满屋里洋溢着对学生的期望和希冀以及学生的向往和憧憬。</h3> <h3> 如果把学校教育比作手推车的一个轮子,那么,家庭教育就是另一个轮子。只有双轮驱动,才能将孩子平稳地推向未来,于是,姜校长倡导的家长夜校应运而生。夜校是为方便那些白天上班没时间参加家长会或家长课程的家长们,为了那些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家长们,也为了关爱孩子愿意和孩子一起进步的家长们......。</h3><h3> 学校制定了夜校开课主题配档表,每次一个主题,姜校长亲自向家长讲授教育学、心理学、家庭伦理学知识。除了夜校,自2018年9月份以来,姜校长已召开了15次“父母大讲堂”,有效实现了家校沟通面对面、零距离,拉近了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姜校长曾经把家长课程开到家长的农家小院里、开到了家长的炕头上、开到了村委大院里、开到了社区广场上......。</h3><h3><br></h3><h3><br></h3> <h3> 姜校长还注重开展了“母亲素质提升工程”,强调“父母成长的脚步必须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母亲是家庭幸福的源泉”,要求每位家长每天或每周写一篇日记,每周末亲子一个讨论主题,同时姜校长发布一篇亲子主题的简书。为此学校建了六个日记群,姜校长亲自主持。学校还开展了家长会每周一次进农家院活动,他真的“把家长当兄弟姐妹”。</h3> <h3> 姜校长说过:家校合作的核心是亲师协同,亲师协同就是学生的父母与老师配合工作。家长与教师将教育资源结合在一起,进行互补,孩子的成长会更健全,学习效果会更好。</h3><h3> 家庭、学校和学生的关系,可以用等腰三角形作比喻:学生是顶点,家庭和学校是底边的两个点。命题是:底边越长,顶点越低;底边越短,顶点越高。结论是:家庭和学校距离越远,学生的发展越低;家庭和学校的距离越近,学生的发展越高。事实上,一个孩子走进学校之后,家庭和学校就成了同盟军,把孩子培养成人、塑造成材是双方的共同目标,这使他们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同育。这种共同的愿景构成家校合作、亲师协同的基础。</h3> <h3> 最后我们来到了多媒体教室,在这间朴素的教室里我们聆听了姜校长《用初恋般的情怀做教育》的精彩报告。一个半小时的报告,内容丰富全面而引人深思,语言质朴生动而诙谐幽默,事例感人肺腑而催人奋进,时而令人笑声不断,时而令人泪流满面,让我们沉醉不知归路……</h3><h3> 姜校长亲自陪餐身体缺陷、智力障碍的孩子,他真的把学生当自己孩子;姜校长能记住全校500多个孩子的名字;姜校长每天一篇简书,风雨无阻,一年坚持写了400篇,近50万字;姜校长每周一次家长会开到农家园;姜校长陪多动症孩子“躲猫猫,你藏一次我找一次”;姜校长因特殊学生的关注而落泪;学校实行扁平化管理,三个副校长既兼着级部主任又任班主任,姜校长外出一周却没有一个学校的电话打扰他,学校工作如常......。姜校长说,看一个学校,不要看它外表是否高大上,而是要看这所学校的管理,看是否在用心做教育。什么是好的学校,适合孩子的学校就是最好的学校。不要抱怨学校基础有多么差,只要用心做,都能做好。在我看来,姜校长的独到之处就在于:再差的学校,他都能变好。因为,他不只是用初恋般的情怀做教育,而是用生命做教育,达到近乎“忘我”的境界。</h3><h3> 姜校长身处困境毫不抱怨而秉怀感恩之心、对教育事业无比热爱和奉献的纯粹之心、对每个孩子公平对待而又关注特殊孩子的仁爱之心、对家庭教育坚持不懈的恒心和持之以恒的耐心、对母亲质素提升的热心和诚心......正是姜校长的艰辛用心使他成就非凡、创造奇迹。</h3><h3> </h3> <h3> 报告结束后,前来学习的学校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现场和姜校长进行了互动交流。姜校长从学生管理、习惯养成、教师培训、课堂改革、教师队伍建设、干部团队建设、学生素质评价、学校细节管理等方面,阐述了如何一点点改变、一步步深入、一层层突破的路径和方法,为交流者提供了实用而有效的妙招。</h3><h3> </h3> <h3> 最后,学习交流人员和姜校长在教学楼前合影留念,衷心祝愿石埠初中在姜校长的引领下越来越好、永创辉煌。</h3><h3> 我们依依不舍地坐上了返程的大巴。在大巴车上,前来学习的人员热情高涨,对姜校长面对学校困境所表现的主动担当、真抓实干、敢于突破的勇气和执着所感动。特别在家校共育方面的创新举措,对学校发展有极大的借鉴学习价值。</h3><h3> 蔡主任强调,密水街道各校要以此次学习为契机,找准学校突破口或切入点,大力提升校长治校育人能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h3><h3> 千帆竞发东风劲,百舸争流奋辑先。相信我们在蔡主任的扎实领导和各校校长的用心引领下,密水教育定会豪迈向前,光彩夺目。</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