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店的故事(五)

贝壳

<p class="ql-block">儿时最快乐的时光除了过年,就要数赶集了。向阳店当地话叫过会或赶会,现在写的这个会也不知是不是这个字,反正是这个音。向阳店一年有二次会,一次是在阴历的三月二十八,另一次是在九月十六。听老辈人讲,农历三月廿八的会叫泰山庙会,所以,有时也把赶会称为赶庙会。九月十六的会叫骡马大会,主要是骡马牲畜的交易会,当然现在不这么细分了。每次快到过会的时候就盼着、数着,盼望那一天早点到来。 </p> <p>泰山庙,亦名东岳庙、天齐庙,位于太原市草坪区向阳店正大街粮站院内,距我家不到一百米。现仅存献殿、正殿、东西厢房、西廊房等建筑,泰山庙坐北向南,二进院落,以献殿为分界线,献殿属二进院中建筑。中轴线两翼:第一进牌楼两侧翼分设钟、鼓楼;第二进院落分设廊房,献殿两侧翼分设东、西厢房;正殿两边设耳房;牌楼对面设戏台。现存建筑原属二进院。泰山庙献殿(散棚)建筑形式为十字歇山顶,具有元代风格,为明代早期的建筑。原来献殿顶中央有小神阁,阁内有黄飞虎神像,四角塑有其它四岳小神像,献殿前挂一竖牌,九龙图案,横匾上写"五岳之宗",内有两个大鼓,为拜神祭祀所设,现存正殿与献殿主体建筑。相传,农历三月廿八向阳店的传统古庙会是为泰山庙中供奉泰山爷黄飞虎的生日,庙内举行祭祀仪式,道士们建法坛,四方道友做法事,庙内遍插经幡,演奏道教音乐,戏班为泰山爷唱戏3天,当地百姓前来还愿,络绎不绝。</p> <p>俗话说,"驮不完的西八县,填不满的向阳店"。草坪区向阳店(镇)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过去是太原北部的一处非常重要的物流集散地,街道两侧商铺林立,人们在这里可以以物换物,进行物资买卖和交换。时间久了,这里便形成了商业中心,是北上商道和官道的必经之路,也就成了商家和赶路之人休息住店的地方,向阳店"的名字也由此而来。</p> <p class="ql-block">那时候平时吃的都是粗茶淡饭 ,很少能吃到白面,更别说大肉了。但是到了过会的时候,家家都会准备些白面大米,再割上几斤猪肉,准备招待来访的亲戚。实际上家家都是勒紧裤腰带准备这些的,大人们每到过会时都会发愁,小孩子哪里懂的这些,家里来了亲戚和客人,不仅热闹,还能吃上好吃的,如果来的亲戚中带有一二个同龄的玩伴就更高兴了。</p> <p class="ql-block">高兴的不仅是能吃上好吃的,还能买上一些平时买不到的穿的或用的。那时的商品不像现在这样品种繁多,也不如现在这样购买方便。每次过会的前几天,就会有许多供销社的工作人员在大街的两边搭上一个个的棚子,有卖衣服布料的,有卖文具的,有卖食品的,也有卖日常用品的,反正家里用的、大人小孩用的应有尽有。我们三个一群二个一伙跑前跑后地跟着看人家打桩、搭棚、摆货。然后回家问爸爸妈妈要上几分钱买个铅笔或橡皮,又或买个冰棍或一小包山楂面,家境好点的或许能买上一个书包或球鞋等。</p> <p class="ql-block">最吸引人的是看戏了,这也是当地过会必不可少的一个节目,客人们来了后除了逛街,主要就是看戏。一般演的都是地方戏,包括王爱爱、丁果仙等名角的戏,小孩子根本看不懂,但都喜欢参合,在戏园里追逐打闹,好不开心。</p> <p class="ql-block">电影才是孩子们的最爱,那时侯没什么电影院,在街上挂个银幕,银幕的两边挤满了观看的人群。这种露天电影在当时应该算是村里人的一顿文化大餐了。孩子们听到放电影的消息后,就拿上家里的凳子提前到场地,给自己和家里人或小朋友占据一些靠前的位置(也叫占空空)。有时候一部电影同时在两个村里播放,还需要把电影胶片来回传递着看,我们称为跑片子。</p><p class="ql-block">有时候也在戏院里放电影,由于生活条件不好,多数人买不起电影票和戏票。一些人就等在大门口等着,演出快结束时,大门放开,没票也能进去,我们称这种方式为“解放”。为了看这样的“解放”电影,许多人一直等在门口,看完之后心里还美滋滋的。偶然也有不要票的电影,称为“公演”。</p> <h3>地雷战、地道站和样板戏在当时是百看不厌。许多唱段和台词至今都记忆犹新。</h3> <p class="ql-block">到了真正赶会那一天,除了附近邻村的人都来外,还有市里远道而来的。我理解赶会就是人们放下家里的事情赶着来过这个会的。本地有亲戚的就带些糕点类的礼品去亲戚家,没有亲戚的就在街上随便吃点。</p> <h3>大街上走道的两边都被卖东西的占了个满满当当,有的是搭的棚子,有的是摆的地摊,地摊上卖的东西也不少,各种各样,玲琅满目。有各种农具,还有羊、鸡和猪等等动物。街上的人挤的是水泄不通。</h3> <p class="ql-block">孩子们当然是最快乐的,在人群中挤来挤去,一会儿到这个地摊上看看,一会儿到那个柜台瞅瞅。虽然什么都不买,但看大人们挑选和买东西的过程也非常的快乐。</p> <h3>卖东西的摊位和赶会的人群把公路和公交车站都占了,公共汽车只能在前面的下温村站停靠。</h3><h3> 那时的人们出门主要靠自行车,记得家里除了亲戚外,还有一些外村的熟人把自行车存放在我家的院子里,赶完会后再取走。</h3> <p class="ql-block">在正大街老修配厂对面,住着以编席手艺闻名的老乔家,乔家从事编席子多年,每到赶会时会有许多人来购买席子。</p> <p class="ql-block">在过去,为了防湿、防潮,人们用芦苇或者秫秸(高粱收获后的秸秆)编织成与炕大小一致的毯式生活用品,覆盖于土炕上,因能在上面席地而坐,故称为“席”,其过程称之为“编席”。</p> <p class="ql-block">编席是一门古老的手工技艺,其工序复杂,用料讲究,要先选取优质的原材料,主要经过剖、轧、敲、刮等工序制作而成。</p> <p class="ql-block">现代的席梦思床已进入千家万户,炕席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编席这门技艺将面临失传。</p> <p class="ql-block">除了编席子外,<span style="font-size:18px;">当时在村南边还有一个皮革厂(社),它的主要业务是</span>熟皮子,就是把动物身上的皮(生皮)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包括一洗,二产,然后在缸里下料,呆上3-5天,方成熟皮。在此基础上才能生产出我们熟知的皮鞋和皮衣。向阳店的熟皮技术首推西门外王家。</p> <p class="ql-block">老邮电局东面是给马钉掌的地方。为什么要给马钉马掌呢?当时,马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基本上每天要走很多路。马的脚掌因长期的大量运动,在长期奔跑过程中马蹄的角质层会受到地面摩擦和雨水浸泡,容易加速磨损和脱落,甚至会被磨损得血肉模糊。所以,人们为了不让这种情况发生,就给马钉了马蹄铁,<span style="font-size:18px;">主要是为了延缓马蹄磨损。人类给马钉上马蹄铁,相当于给马穿上了鞋子,为的是保护马蹄,让马可以更长距离地负重行走。</span>不仅如此,马蹄铁还能增大对地面的抓地力,对人们控制马也是一种不错的方式。此外,钉上马蹄铁之后角质层依然会继续缓慢生长,因此需要定期修剪和重新钉马蹄铁。</p> <p class="ql-block">师傅把马拴在一个桩上,然后熟练地把马蹄放在凳子上,马似乎也知道要给它换个新鞋,非常听话地配合着师傅的动作。师傅首先卸掉马脚上的旧马蹄铁,用刀把马蹄底的老皮铲掉,然后再钉上一个新的马蹄铁。小时候看师傅给马钉掌时,还担心马掌会不会疼。</p> <p class="ql-block">那时候,为了省钱,人们有个头疼脑热一般都不看医生,身体好的自己抗一下就好了。遇上赶会或病情较严重时才会到医院看看。位于正大街的向阳医院在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都是方园数十里的医疗中心,小小的镇医院可以拍X光片子(戴眼镜的关大夫),有住院部和食堂,有自己的药房、化验室、财务室、挂号室等。当时名老中医集结了好几位,老点的有段亮、高富,中年的有小牛、河牛,此外还有小李大夫,小玉英、毛桃、二变、莲子等主治医生,食堂有二师傅,药房有李铸、拴弟子,化验室有二棉、财务有希禹、云花,挂号有丽芳(这里,请原谅我直呼几位先辈的名字,有的名字可能写的不准,是同音字代替。因为有些人我不知道他们的大名,儿时听我父亲这样叫他们的名字)。最老的中医要数班先生了。</p> <p class="ql-block">最忙碌的是家里的女主人,赶会前几天就开始准备各种吃的、用的,收拾房间,打扫院落。到了赶会的那天,早饭一过就准备午饭了,拌上几个凉菜,切上一盘猪头肉,再弄个花生米;炖上一锅鸡肉,炒上一盘过油肉,再配上几个素菜,还要包上几篦子饺子。就等着客人上门了。</p><p class="ql-block">上午10点左右,亲戚和客人们陆陆续续就到了,一般都是简单打个招呼就出去赶会了,中午回来吃饭。男的坐在饭桌上喝酒,聊天,那时的饭桌多是一个矮桌子,放在炕上。坐在炕上吃饭需要盘腿才行,那是需要点真功夫的;女的在厨房里忙来忙去。上菜时还不时地叮嘱客人要吃好喝好。</p> <p class="ql-block">那时候谁家来的亲戚客人多,说明主家家大业大,人缘好。反之,如果谁家没有客人来,则会被人笑话。</p> <p class="ql-block">最好吃的是亲戚带来的糕点、饼干和水果糖。还有家里待客准备的葵花籽,出去玩耍时衣服兜里总是装着一些瓜子和糖果。中午和亲戚一起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顿猪肉白面。</p><p class="ql-block"> 每次赶会都要持续几天,我们每天都开心快乐,吃的好,玩的好,没有忧虑,没有烦恼。</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在的生活比那时不知好了多少倍,家乡赶集的风俗也一直沿用至今。但现在的会和儿时的会相比,总觉的少了些什么,也无法体会那时的快乐了。</p><p class="ql-block">更新于2022年10月13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