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近期做了两例髋关节翻修手术,都相对年轻,初次置换手术不久,不是松动、感染的常见原因,却被迫再次翻修。</h3><h3>第一例68岁,5年前股骨颈骨折当地医院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疼痛,现在已无法行走。</h3> <h3>炎性指标均正常,无静息痛。CT显示髋关节间隙近消失。术中见髋臼关节软骨几乎完全磨损、剥脱;而股骨炳无松动。</h3><h3>行全髋翻修。</h3><h3>启示:半髋关节置换应严格把握手术指征!除年龄外,身体状况良好即使75、80岁以上也应考虑全髋置换。半髋置换可以考虑预期寿命在5年内的患者或其他特殊情况。</h3> <h3>第二例病人61岁,3年前股骨颈骨折当地医院行全髋置换,行走无疼痛,3年来反复脱位,近期一月前脱位后在野地里躺了十个小时,十分恐惧。来我院就诊,强烈要求关节翻修。</h3><h3>术中髋臼及股骨炳牢固生物愈合,无松动,取出十分困难,髋臼位置不良,明显外翻后倾。</h3><h3>取出假体后按正常位置重新放置髋臼假体,原股骨炳严重不匹配,松弛脱位;又进一步更换股骨炳。术中检查关节稳定!</h3><h3>启示:初次置换的假体位置十分重要,术中应反复检查。关系到假体使用寿命和关节稳定!严重不稳定只能再次翻修,由于假体无松动,取出假体十分困难,甚至造成医源性骨缺损,增加翻修难度!</h3> <h3>取出假体后的髋臼,无医源性骨缺损</h3> <h3>牢固愈合无松动的髋臼假体</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