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中学84届校友、浙江大学校长吳朝晖院士访问母校》

吴方胜→

<h3>浙江大学校长吳朝暉院士 温州鹿城区人,先后就读于温州培红小学(石坦巷小学前身)、温州一中初中部、温州一中高中部。1984年高中毕业后,保送浙江大学,就读于浙江大学混合班(竺可桢学院前身)。毕业于浙江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研究生学历,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15年起任浙江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员,浙江省特级专家以及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会议上当选为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研究领域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复杂服务计算和脑机融合的混合智能(Cyborg Intelligence)等代表性方向取得了系统的创造性的科技<br>成果。吳朝晖院士作为第一完成人,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5项,2011年荣获何梁何利科技创新奖,研究成果入选2016年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h3> <h3>4月30日吳朝晖院士冒雨访问母校温州中学,温州中学正式成为:“浙江大学新时代人才培养战略伙伴中学“</h3> <h3>一、浙江大学校长吳朝晖院士和温州市教育局郑建海局长会面。<br>  吴朝晖校长在会见时表示,温州在社会经济发展、创新创业等领域具有较大的先发优势。随着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之间的协同性大大增强。<br> 目前,浙江大学正积极与省内各中学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支持中学学科建设、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不断增强与同学们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中学共同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此次来到温州中学,希望能够进一步加强双方沟通,并推动重点合作项目,通过教育领域的合作,推动社会发展。</h3> <h3>郑建海局长表示,浙江大学培养出了许多优秀学生,他们对温州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将进一步引导学生报考浙大,对接学校发展要求,让双方联动更加紧密;<br>  我们还将密切关注同学们进入大学后的发展,努力让大学的通识教育与中学素质教育相融合。</h3> <h3>从左→右<br>郑建海(局长)、吳方胜、吳朝晖、徐坚(校长)合影</h3> <h3>从左→右<br>吳方胜、吴朝晖、徐坚合影</h3> <h3>吳朝晖和班主任合影,吳方胜是吳朝暉37年前温州一中的高中班主任,化学老师。</h3> <h3>二、在四楼会议室徐坚校长汇报温中近年发展情况</h3> <h3>徐坚校长指出:“大格局,小清新,诚其意,匡国志”是温中学子的核心素养。近年来温州中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领导力,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创客教育”以及“创新学习力”等方面开设了别具特色的领导力课程群和以此为载体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放眼世界。在一系列领导力课程的影响下,温中学子的核心素养显著提升,一批精英学子开始在世界舞台崭露头角。</h3> <h3>在座谈会上吳朝晖院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发言,深情地回顾了自己在温州中学学习的经历、他说母校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有着一大批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勤奋好学的同学,一批卓越人才从这里走向世界。吳朝晖感谢母校老师对他的辛勤的培育。</h3> <h3>徐坚校长用视屏展示吴朝晖校友在温州中学期间珍贵的影像资料</h3> <h3>班主任吳方胜代表84届高三(5)师生、代表温中退离休老师欢迎吴朝晖院士回母校访问。并代表84届学生邀请他参加今年八月三日举行的温州中学84届全年级段高中毕业35周年同学聚会。</h3> <h3>吳方胜向吴朝晖赠送了纪念相册,回顾了俩人37年的师生情谊。</h3> <h3>浙江大学授于温州中学为新时代培养人才战略伙伴中学</h3> <h3>三、吳朝晖院士一行在郑建海局长、徐坚校长陪同下冒雨游览了温州中学校园。</h3> <h3>集体合影</h3> <h3>四、吳朝晖院士为母校学子作《追求卓越 共筑未来》讲座</h3> <h3>吳朝晖和吳方胜在报告会会场</h3> <h3>报告会上温州中学徐坚校长致欢迎词</h3> <h3>温中女学生向吴朝晖院士献花</h3> <h3>吳朝晖院士用丰富的史实资料、详实的数据向温中学子介绍了浙江大学122年的发展历程、办学实力、办学愿景和战略定位等内容。</h3> <h3> 吳朝晖指出浙大一直着力推动四课程实质性融通:学生可以在第一课堂聆听名师授课,在第二课堂从事科研创新,在第三课堂投身社会实践,在第四课堂参与国际交流。同学们在浙大可以从传统学习者转变为创新学习者,构建起惠及终生的自主学习能力。<br>  吳朝晖表示对照大学可以反观高中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从被动性学习转向“自主性学习”</h3> <h3>在专题报告中,吳朝晖强调,如今的浙大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领导者。面向未来,浙江大学将在学生培养、教学生态构建、学科体系发展、全面对外开放、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进一步立足浙江、面向全国、走向世界。<br><br><br><br></h3> <h3>吳朝晖院士向吳方胜老师赠送鲜花</h3> <h3>在报告会现场吳方胜和他的温中学生、吳朝晖校长随行人员87届学生谢新宇博士(左,浙大建筑工程学院)、95届学生郑国轴博士(右,浙大信息技术学院)在吴朝晖博士视屏前合影祝贺吳校长回访母校。</h3> <h3>吳方胜和昔日3位学生(现在浙大工作)在科技楼门厅合影。左1为98届学生施晨輝博士(浙大教育学院)</h3> <h3>吳方胜和浙大招生办公室的元老李五一老师(温藉)亲切合影</h3> <h3>五、吴朝晖和高三优秀学生进行互动生涯座谈</h3> <h3>浙大的文化生活,转专业政策,就业前景,国际交流项目,社会实践等内容成为学生提问的焦点。</h3> <h3>浙大竺可桢学院的两年大类培养制度,微辅修,特色辅修,双学位班制度,本科生交流近75%,与国际接轨的浙江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校区联合学院和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等引起温中学生的关注。</h3> <h3>吴朝晖说“我其实很喜欢和同学们面对面交流”。他从自己的经历出发,鼓励同学们在本科阶段打好基础,培养兴趣爱好,拓宽国际视野。</h3> <h3>六、参观温中校史馆<br> 温州中学由被章太炎赞誉为“三百年绝等双”的国学大师孙诒让先生1902年创办,建校已有117年。<br>  在浓厚的学校文化中走出了苏步青、徐贤修、杨忠道、李锐夫、谷超豪等大数学家,走出了郑振铎、夏鼐、夏盛焘、王季思、朱维之等大文史学家,走出了张肇骞、张淑仪、施立明、李启虎、陈式刚、王克明、张超然、吳朝晖等16位著名的院士,学校拥有“数学家摇篮”的美称。<br>  ☆</h3> <h3>吴朝晖院士是温州中学改革开放以来培养的第一位两院院士,也是温州中学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16位荣任中国科学院院士。</h3> <h3>参观校史馆吳朝晖在当年高中毕业照前仔细观看。</h3> <h3>浙江大学校长吳朝晖一行全体随行成员和温州中学校长徐坚(后排左6)、副校长黄华(后排右1)集体合影留念,再见温州中学!</h3> <h3>后记:不忘初心———回顾历史 (1)<br>81年毕业温一中初中部<br>毕业照. 第三排右4为吳朝晖。</h3> <h3>初三(5)同学名录</h3> <h3>(2)84年高中毕业吳朝晖(前排右2)、王秉达(前排左2)同学保送浙江大学和温一中领导、班主任留影。</h3> <h3>84年浙大给温州一中的来函</h3> <h3>(3)84年毕业温一中高中部毕业照 .<br> 最后排左2为吳朝晖</h3> <h3>高三(5)同学名录</h3> <h3>84年7月吳方胜、吳朝晖师生合影</h3> <h3>在市教育局退协举办的重阳节华盖山登山活动中吳方胜喜遇吳朝晖的父母(温七中退休老师)并一起合影留念。<br>左1朝晖的母亲叶春芳,左2朝晖的父亲吳学权,右2王祥麟(吳方胜的温中高中数学老师)。</h3> <h3>(4)1988年高三(5)同学会,第三排右2为吴朝晖。</h3> <h3>(5)20O2年温中百年校庆师生合影</h3> <h3>2002年10月温州市委李强书记在温中建校百年庆典上讲话,吴朝晖(2排左5)参加了庆祝大会。</h3> <h3>2002年10月谷超豪院士主持揭牌仪式,吳朝晖(右1)参加了活动。</h3> <h3>(6)2004年高中毕业20周年同学会,最后排左6为吳朝晖。</h3> <h3>(7)2004年欢迎张亿菓博士(旅美)、吳朝晖博士(浙大)回温小聚。</h3> <h3>(8)2015年5月吴朝晖在浙大欢迎班主任小聚</h3> <h3>(9)2016年9月吳朝晖参加世界温州人大会后和5班、6班师生相聚。和林定川、吴方胜老师合影</h3> <h3>2015年9月:84届5班、6班师生小聚合照</h3> <h3>(10)2017年母校庆祝吳朝晖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h3> <h3>2017年吳方胜祝贺吴朝晖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贺信</h3> <h3>温州中学校园美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