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四月十七,一个极其平凡的日子。然而,对于我93岁的老父亲来说,却极不平凡,因为今天是我的祖母黄桂秀诞辰120周年纪念日。一周前,父亲决定召集老曾家的后辈们聚集一起,纪念他的慈母~~我们敬爱的祖母,以表达我们对她老人家深深的怀念。
(父亲在祖母墓前发表纪念讲话 ) 我的母亲和四婶、五婶均已八十多岁高龄,却坚持着一定要到祖母墓前去祭拜,以表达她们三个孝顺儿媳对婆婆的怀念和崇敬之情。祖母啊,您真是有福气! 1896年的一个夏日,祖母诞生在芦溪镇一个叫黄北(现在应为源南乡)的小村庄一家穷苦的人家,她和我祖父的婚姻是指腹为婚,因为穷,从出生开始就在祖父家生活,她是喝婆婆的奶水长大的,和祖父以兄妹相称,是真正的青梅竹马。祖父家住芦溪镇阳谷陂村,和旧中国千千万万的贫苦农民家庭一样,上无片瓦之覆,下无立锥之地,经常是穷得下顿不接上顿。
(祖母最早的画像,时年六十岁) 记得祖母生前跟我说过一件往事,记忆深刻。一次她娘家姐妹来了,站在门前不远的塘坝上喊:‘’细妹,细妹,在屋里吗?‘’,祖母心想,几个姐姐肯定是要来家吃午饭,但家里粒米不剩,怎么办?她对我说:‘’妹仔,当时把我愁得呀,心里打颤鼓一样,只好把饭甑放到锅里蒸空的,自己藏到帐子后面(以前的蚊帐是生布做的,很厚实),姐姐她们一看没人只得走了。‘’几十年过去了,我还记得祖母叙述时掠过的一丝遗憾的表情,可见祖母对这件事的记忆是刻骨铭心!我可怜的祖母!
(父亲率全家人祭奠祖母) 祖母一生育有七个儿子,我父亲排行第三。我记得 上世纪六十年代,当时家乡袁河水流湍急,河面宽阔,没有桥梁,两岸的人们出行全凭渡船过河。解放前更是交通不便,船运是当时主要的交通工具。我祖父是船夫,长年漂泊在外,更不幸的是积劳成疾在解放初期就病故了。家中的全部重担一下子落在了祖母肩上。
和千万个农村妇女一样,祖母勤劳俭朴,坚韧善良,辛勤操持着这个大家庭,相继为父亲他们几兄弟成了家(七兄弟中我大伯英年早逝,二伯终身未娶)立了业。其中我小叔还是那年代少有的大学生。
父亲在2006年5月《缅怀母亲诞辰110周年》诗中写道:皇妣(亡母)诞辰百十年,高龄九六瞑长眠。断机教子懿行著,操臼治家典范篇。桂馥兰薰沾雨露,椿凋萱谢黯云天。春晖罔报寸心愧,生死永离魂梦牵。
(故乡的河~袁河) 祖母堪称治家能手。拿现在的话来说是很有管理才能。在我的印象中祖母慈祥中透着威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老曾家是个方圆数十里闻名的和睦大家庭。那时,我们祖孙三代有三十几口人生活在一起,我记得我们家的木制饭甑需要两个大人才抬得起来。每餐开饭就像个大食堂似的热闹。年逾古稀的祖母是大家庭的家长,日常收支,衣食住行,劳动分工,人情往来,都管理得有条不紊,妥妥帖帖。祖母的脚是出生时包裏过的,是真正的‘’三寸金莲‘’,让人看着都感觉生痛。我想,她毎天忙得不停的‘’嗒嗒嗒嗒‘’走来走去,不痛吗?在我的记忆中,祖母房间里那深褐色的旧衣柜就是她的‘保险柜’,那扇门永远是一把老铜锁守着,五寸长的铜钥匙从来不离祖母左右。在那个贫穷的年代,财经大权不掌好,全家人都要饿肚子的。后来父亲觉得祖母年事已高操持这庞大的家庭太辛苦了,才‘罢’了她执掌几十年的‘大权’,让她安享晚年。
(全家福~~1964年农历4月于凤形里老屋,小叔因正在上大学缺席) 祖母最疼爱孙儿孙女。文革初期,我父亲是受批斗对象,因为莫须有的罪名大字报贴了满墙。父母为了让我们幼小的心灵不受到伤害,把我和三哥送回老家读小学。那时大家庭小孩没什么零食,唯一的奢侈就是吃点干红薯丝。稍大点的哥哥姐姐们能够爬楼梯拿得到,我们却望楼兴叹。祖母一边拿着扫帚佯装着追赶他们,一边又用她的布满青筯的大手抓一把分给我们几个小的,那时,我心里的感觉好满足好温暖。几十年后的一天,我看到邻居阿姨的老母亲也是跟我祖母一样的双手,恍惚间,我觉得她老人家特别像我祖母,感到特别亲切,那一刻,一股暖流从心中流过。那年,我祖母已离开我们三年了。
(父母亲和小叔、婶婶的合照~2007年) 父亲和叔叔婶婶们的合影 在我的记忆中,祖母从未穿过花色那怕是格子的衣裳,永远都只有鱼白,士林蓝,深蓝,纯黑四种颜色。她一生勤劳俭朴,酷爱整洁干凈。最爱美的事情就是把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衣服穿得干干凈凈。我和先生结婚那年,第一次去拜见祖母,进屋好一会了,都没见到祖母出来,我很纳闷,后来秋英婶娘笑着告诉我,因为我先生是生客,老人家去房间换新衣服了。
(父亲和三个叔叔的合照,四叔和五叔先后病故,七兄弟中只有我父亲和小叔健在) 祖母的长孙~~我大哥 祖母的部分玄孙 祖母的部分玄孙女 祖母德高望重,一直受到晚辈的尊敬和爱戴。我父母和叔婶们有好吃的好穿的总是最先送给祖母。记得那时刚刚时兴的的确良,的确卡(一种布料)都是我母亲请人缝制好新衣送给祖母穿。我大哥是祖母的长孙,参加工作第一份薪水就是孝敬给祖母。老人家笑得合不拢嘴,逢人就夸。有一年我父亲被评为市里先进工作者,市政府的奖品是件羊毛夹袄,当即送给了祖母,这件夹袄一直陪伴着祖母。大约自祖母七十岁开始,她毎天的洗脸水,洗脚水,冬天的热水壶都是由孙儿们打好。毎天早晨的米汤,每顿的饭,也都是由晚辈们盛好。这个孝敬祖母的传统一直延续到1991年春她九十六岁故去。
(父母亲和祖母、二哥合照) 祖母九十岁肖像 今天,在老父亲的带领下,我们老曾家聚集一起为祖母扫墓,祭奠,深切缅怀我们敬爱的祖母。
可以告慰祖母的是,如今的凤形老曾家由于您和前辈们的护佑已经是枝繁叶茂,兴旺发达。健在的长辈我的父母、小叔及 三个婶娘都健康长寿,晚年幸福;晚辈们都非常孝顺,继承了老曾家尊老敬老的优良家风。
慈祥的祖母离开我们已经二十五个春秋了,但她老人家的音容笑貌犹如昨天一样清晰。在纪念祖母诞辰120周年之际,随笔写下些许文字,以感恩祖母一生对这个家庭的含辛茹苦和无私付出!感恩祖母对我们孙辈的呵护和厚爱!敬爱的祖母,您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我们永远怀念您!
(祖母九十三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