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9年4月清明后的一天,我开车从衡水送妻子去深州市(原深县)新区酒店参加同学聚会,放下妻子,我心血来潮,想去深州老城转转!去寻觅老城那些少儿时代熟悉的旧迹和往事!</h3> <h3> 现在的深州市城区(摘自网络)</h3> <h3> 1962年我随父母从天津搬到深州,在这里从上小学到上高中,到1972年招工到衡水参加工作,整整十年。记忆中的深州是一座真正的古城,城里有古庙圣殿(记的在北街),钱庄(原广播站,县委大院),粮庄(原粮食局),大礼堂,沿街有古色古香的店铺(原缝纫社)。有三四米高,五六米宽的土城墙环绕深州城四周,东西南北口没了城门,城墙内外四面环水,城内四个大水塘,深州话叫大水qing(青),环绕城内四周,水深处有三米多,碧绿水咸。城外的护城河水域辽阔,芦苇茂盛,草鱼肥壮,野鸭成群。不似江南,胜似江南。还有城南的石津渠,通过扬水站向城外的护城河水域补水,城东的秧猪场,城西的小火车,城北的沙丘,细细的沙土,是我们儿时的乐园!</h3> <h3> 1935年6月的深州古城墙(摘自网络)</h3> <h3> 而现如今,这一切都己不复存在,原城墙修成了新县城的主要马路,城墙外的区域高楼林立,老城里倒还保留着几处七八十年代的建筑,与现代化的城市形成鲜明的对照。</h3> <h3> 现代化的深州市道路</h3> <h3> 我凭着记忆,从老城的南口原南街进入老城区,不远就到了原深县一中,在门口驻车,下车细看,己没了老一中的影子。60年代的一中,两扇大栅栏门,进门是个大操场,东西两排蓝球架子。老一中分东西两个大院,灰砖灰瓦宽敞明亮的木门窗教室,一排一排,整整齐齐,是当年深县最高学府。每年的升学考试都是百里挑一的各个学校的尖子生,才有幸考上深县一中。</h3><h3> 那时我还小,刚上五年级,深县一中就由于文化大革命,停学了。一直到七十年代初才慢慢恢复起来。</h3> <h3> 原深县一中大门(哥哥的同学王增印提供)</h3> <h3> 停车的地方有一新修的座北朝南门楼,门楼的牌匾上写着大德昌钱庄,这里原来是六十年代文革前的老县委县政府所在地,原来的大门是座东朝西,高台阶,高门楼。</h3> <h3> 院里的老宅古色古香,大院套小院,走进去就像走进迷宫一样。当年父亲在县委办公室负责信访接待工作。</h3> <h3> 后经文物部门考证,该建筑群为清末时期的深州大德昌钱庄。由于其保存较为完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 <h3> 紧邻原县委县政府的北邻是原武装部,过了武装部有个十字路口,右拐到东小南街可去我家原来住的地方一一深县广播站,原深县广播站是个很大的四合院,院里保留着几间老宅,斗砖土坯的墙,厚度大约有七八十公分,冬暖夏凉。因为当时院里住了县委书记,县长家和县委工作人员家的缘故,附近的老百姓也称县委大院。</h3> <h3> 当时的县委大院,据说是个老钱庄,院子里还有口咸水井。北房的青砖大瓦房里住着县委书记刘殿辉一家。西北角三间青砖挂面的土坯老房住着县长王进山一家,西屋是带前廊的老房,原深县广播站所在地。南房从东到西住着马运转一家,我家,后来七十年代当了县长的杜福兴一家,最东头一间是杨大娘一家。东房有四间,南边两间住着在县委看大门的杜大伯杜大娘老两口,北边两间住着郑子奇一家。那时每家都有三到五个孩子,总共二十几个孩子,在院子里玩打仗,藏迷猴,撞拐,打拐,滚铁环,弹玻璃球,摔三角,摔元宝,女孩跳皮筋,踢毽子,投沙包,蹦蹦跳跳,打打闹闹好不热闹!而如今的县委大院己面目全非,我学自行车的大院现在被隔离成几处,我家原来的南屋(从一九六二年一直住到一九八五年),现在建成了邻街的三层楼房。</h3> <h3> 记的七十年代初,深县广播站有了全县第一台12寸黑白电视机。为了满足人们观看,每天傍晚把电视机摆在院子里,整个大院被来看电视的大人小孩挤的满满当当。附近的人们,连同整个县城城里的人们,几乎都来看过。</h3> <h3> 原来的一排北屋被隔成了三四个小院落,1982年元旦我结婚的新房就在北屋的一间,想进去看看,无奈小院紧锁。<br></h3> <h3> 那个二层楼是原县邮电局的宿舍楼。记的当年,县广播站在这里摆了一张乒乓球桌,我在这学会了打乒乓球。</h3> <h3> 这是原广播站的发电机房,每到开始广播时间,这里就机声隆隆,我们也跟着沾光,晚上可以在这个时间,用上电灯至晚十点。</h3> <h3> 这是原大院东北角的厕所,现在虽然翻盖了,还做为厕所使用着。</h3> <h3> 这个院落是原县公安局长家,看外观没多大变化。</h3> <h3> 出了东小南街口,对面就是北大街。北大街,是从县城内出北门通往外城的唯一路径。</h3> <h3> 座落在北大街路西中段的原县城幼儿园旧址,原来的幼儿园院门和院落房屋被全部拆除,成了现如今的这个样子。</h3> <h3> 六十年代的深县幼儿园,是一座座西朝东三进院落的四合院建筑,房屋的主人据说是个清代的武状员。院门不大,进院后北面的房子为小班宿舍和幼儿园办公室,南侧是食堂,幼儿园分大中小班。西房是较大的三开间串堂屋瓦房也是宿舍,住的是小班和中班。中间院落有南、西、北房屋各三间瓦房,住的是大班。后院是县直机关家属院,不属幼儿园管辖。在中院西房北侧有个后门,能通往后门外的一个小广场。住在幼儿园的孩子多一半左右是因为父母上班,家中无人看管,以寄托的形式吃住在幼儿园,只有周末才能各自回家。当年在此居住过的孩子应该有上百人之多,有的同学从上小学,高小一直到上初中才离开。当年我和大哥大妹就寄宿在这里。<br></h3><h3> 记的最吸引同学们的就是晚上熄灯后炊事员大爷坐在宿舍门口给同学们讲“呼家将,杨家将的故事……”</h3> <h3> 原幼儿园后院院落的老照片</h3> <h3> 东小南街口左侧是原供销社。</h3> <h3> 七几年修建的供销社大楼,己年久失修,二楼上的门窗,玻璃破碎,与对面的原县国营饭店形成鲜明对比。供销社西邻依次是城关医院,新华书店,到十字街的东南角是食品门市部。</h3> <h3> 我母亲在食品门市部当售货员,卖点心,六十年代的点心可是紧俏东西,每到大集,买点心的人排上长长的队。母亲包点心包,双手麻利,包的方方正正,包好的点心包,就像工艺品,深受顾客的赞赏。母亲后来去卖烟酒糖茶。母亲没上过学,只在天津上过几天扫盲班,可对算斤两价格分毫不差。有同事向总部反映,说母亲不会打算盘,只凭心算,肯定有差错。总部派了个老会计来检查,跟母亲一起卖糖果,母亲给顾客秤糖果,边秤边算边包,等顾客交完钱,提着糖果包走了,老会计还在打算盘,算完后,问母亲收了多少钱,母亲报价后,惊的老会计目瞪口呆!真得!分毫不差!<br></h3> <h3> 六十年代在食品门市部工作的母亲</h3> <h3> 出东小南街的小十字路口西北角是原国营饭店所在地。饭店西边依次是中国人民银行,洗澡堂子,国营理发店。</h3><h3> 那时的洗澡堂子,在县城就像现在城市里的高档会所,是个比较奢侈的地方。一般人最多也是每年重大节日,姑娘出嫁洗那么一两次。我也是每年头过年爸爸会领着去洗一次。进门付过浴资后,每人会分配一张小床,床下有个带锁的小木柜,放脱下的衣物,在换上木拖鞋,撩开那道厚厚的棉门帘,推开后面的木门,扑面就是一股子湿乎乎的热蒸气,裹挟着肥皂的味道,扑面而来。</h3><h3> 澡堂里有两个大热水池子,一个热点一个烫点,供不同需求的人选择。选择好后就试探着将全身泡进池子里,边泡边搓。哗哗的洒水声,熟人相互问侯声,小孩子扑腾打闹的欢笑声,还有搓澡时噼里啪啦的拍打声,霎时间就充满整个浴室。</h3><h3> 洗完澡走出浴室,服务员会及时给你送上一条热乎乎的毛巾,边擦边回到自己的床位,裹上床上准备好的白浴巾,休息会,穿衣离开。有感觉没泡够的,可接着回浴室再泡一回。</h3><h3> 记的每次洗完澡,走出澡堂子的那一刻,浑身就有一种脱胎换骨似地轻飘飘的舒服感。</h3> <h3> 大十字街的东北角是五金门市部。<br></h3><h3> 当年,这里边最吸引人的商品是飞鸽,凤凰,红旗牌自行车。手表是英格,梅花,海欧表。都是凭票供应。那时买什么都凭票供应,布票,粮油票,名牌烟酒票等等。而自行车票是最难搞到票。那个年代,能拥有一辆名牌自行车,不亚于现在的奔驰,宝马,奥迪轿车。</h3> <h3> 六七十年代的布票</h3> <h3> 大十字街的西南角是百货商场,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又往西边搬了搬。</h3> <h3> 大十字街的西北角原来是农副产品物资门市部。</h3> <h3> 六七十年代,这个大十字路口,简直就是全县的经济文化中心。每逢大集,整个十字街,连同东西南大街,礼堂街会被蜂涌而至的赶集买卖交易的人们占满整个街道,尤其是在大十字街,分流的人们涌挤着,招呼着被挤散的同伴,喊声喧天,热闹非凡。记的那时侯的大集,礼堂街主要卖菜的小摊,那时的菜品都是应时菜,大白菜一分钱一斤。东街主要卖土特产品,修水壶,焊锡壶,锯盆锯碗,旋纺棉花绽子,吹糖人,刨笤帚的手艺人大都集中在这里。西街是日用百货,锅碗瓢盆应有尽有。到西街关一带是牲畜交易市集,也是每年过年时的鞭炮市场。每逢腊月二十以后的大集,炮市就鞭炮齐鸣。有时炮摊与炮摊比起来,会惹的整个集市的人们围观助威。每年的鞭炮集市都有炸市的时侯,那鞭炮连天巨响,劈哩叭啦地纸屑乱嘣,烟火冲天!</h3> <h3> 原来的东大街街口。</h3> <h3> 原来的南大街街口。</h3><h3> 看上去平静的南大街,六十年代中叶到七十年代初,承载了太多的故事,从深县一中到大十字街,凡经过那个年代的人们,都不会忘记!在这短短几百米的大街上,从政治运动开始戴高帽游行到铺天盖地的大字报,从破四旧到大串联,从文到武,从红缨枪柳条帽到机枪大炮,还有自制的坦克车,时不时的在大街上冲撞。大集会,大游行,每次都从这里开始,那个年代,有多少热血青年,将一腔热血挥洒在这里。</h3> <h3> 原来的西大街街口</h3> <h3> 原来的西大街。</h3> <h3> 原来的礼堂街。</h3> <h3> 七十年代建的大礼堂</h3><h3> 最早的县礼堂,为木质结构,中间约三层房高,两边底约两层高,有木质走廊和栏杆,个子高的人伸出手轻跳起来就能摸到房顶。中间大厅坐椅是用十五公分左右宽,三公分左右厚的长板条木,又依照木板的长短,在板条下用长木墩固定,从前到后依次逐渐增高。多年下来长板凳也被坐磨的光滑明亮。大礼堂能容纳八百人左右。每年都有全国,全省各地的文艺团体和各类戏剧团在此演出。每年县里的三代会(县,公社,大队)都在此隆重举行,会议期间,大会休息还请住在此地的深县评剧团的名角上台清唱演出,请幼儿园的孩子们唱几首歌,我上幼儿园的大妹妹就参加演唱。</h3><h3> 七十年代,将原来的大礼堂拆除,建了新的大礼堂,红极一时的大礼堂,每逢夜晚,灯火辉煌,电影戏剧轮番上演。</h3> <h3> 现如今,整个大礼堂被紧紧封闭着。</h3> <h3> 我围着大礼堂东西两侧转了转,西边傍门被红砖垒了个严严实实,东面侧门前,垃圾野草丛生,透过侧门的门缝,礼堂里堆满了破旧家俱。</h3> <h3> 礼堂街中部东侧有家服装厂。路西往南点是县文化馆,深县几乎所有的乒乓球爱好者都在那打球。</h3> <h3> 西大街北侧的原县公安局,公安局后边是看守所。</h3> <h3> 再往西是七十年代后的原县委县政府。</h3> <h3> 记的这里是西街关路口的国营菜组。</h3> <h3> 原县招待所在这条街的深处,我没进去,估计原招待所也不存在了。</h3> <h3> 座落在南大街上的原县邮电局门市部。</h3><h3> 原邮电局大门在西小南街上,大门对面是个水坑。水坑西边有口甜水井,水面比较浅,打水时用扁担,将水桶挂在扁担勾上,伸在水面,握住上面的扁担勾,把水桶摇晃起来,摇到水桶口冲下的那一瞬间,猛的把扁担往下蹴,让整个水桶扎入水中。等水桶再翻过来时,水桶就满了,再用扁担把水提上来。由于有时操作不当,时常会发生掉水桶的事。这时还要用一个带有多个勾子的打捞工具,用绳子下到水底,慢慢打捞,有时也挺费功夫的。那时整个南街片的老百姓都吃这口井的水。</h3><h3> 我从上初中就开始在这口井里担水,每天三四担。我随不是左撇子,但有挑挑背背的时侯,总是用左肩,为此妈妈还训了我好几次。可我的右肩一背东面就别扭,不舒服!不知我这叫左撇子吗?人家都说左撇子聪明!哈😄</h3><h3> 还记得当时有位独臂壮汉,为县城家中缺少劳动力的居民家挑水,每担水按距离远近3至5分钱不等,每月结算,双方相互帮衬,解决困难。</h3><h3> 水井旁还有块空地,街上的孩子们经常聚在哪里弹玻璃球,摔元宝,摔三角玩。</h3> <h3> 邮电局北邻是原城镇信用社</h3> <h3> 信用社北邻是原回民饭店</h3> <h3> 原回民饭店对过路西是原电影公司大院,经常在晚上放映露天电影,记的有一次与哥哥在这看《突破乌江》,电影里下大雨,院里也下大雨,可观众没有离开,全都冒着大雨看完电影!</h3> <h3> 原电影公司南边是原县城唯一的国营照像馆,七八十年代的家家户户的全家照,结婚照,同学合影,个人照全都来照像馆拍照片留念。</h3> <h3> 一九八二年我们全家,在这个照相馆照的全家福。</h3> <h3> 原西小南街的水楼子家属院。</h3><h3> 这条街上还有武装部休干所家属院,县教研室,在往西是县工业局大院。</h3> <h3> 座落在东大街的原县财税局</h3> <h3> 东大街原城关公社所在地。西邻的博陵小区是原来的废品收购站所在地。</h3> <h3> 原"圣殿"旧址,座落在东大街路北,现博陵小区后边。</h3><h3> 当年的圣殿共有五进院落,临东大街有约5米高的影壁,我从东街小学上学回幼儿园时,每天都从影壁墙前路过。圣殿门前有个正方牌楼。进门为一水池,池上横跨一小桥,前有神道,两侧栽植古松柏,大圣殿建筑雄伟,黄瓦、红墙、绿树交相辉映,甚为壮观。</h3><h3> 1967年,深州在筹建“深县招待所”时,为筹集砖瓦、木料等建筑原材料,把原圣殿拆掉。</h3> <h3> 原座落在东大街的深县粮食局,担负着全县的商品粮供应。小时候,我家邻居志芳阿姨在粮食局上班,所以我有幸跟志芳阿姨的儿子经常来这里玩耍。记的进大门左边是东院,志芳阿姨在里面的四合院上班。右边是个大大院落,几座高大的青砖青瓦的老房,是储存粮食的地方。院落的西北角,是供应商品粮的门市。人们拿着粮本,按粮本的定额购买粗细粮和油品。 </h3><h3> 现在这里经过整修,改为深州盈亿义仓。<br></h3> <h3> 深州盈亿义仓2013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保护单位。</h3> <h3> 确实保护的不错,听附近老百姓说这里常年大门紧闭。进不去,也不知院里旧貌如何,我只能推开落了锁的傍门,从门缝里拿手机往里拍了一张内部照,依稀还有原来的模样。</h3> <h3> 原深县粮食局大门</h3> <h3> 东街小学,原来的深县城内小学所在地。</h3> <h3> 我记的当时是东西二个院,我在东院上的一至四年级,升五年级到的西院,西院跟原来的一中一样,两扇大栅栏门,操场,三排大教室二三十个班级。现在破败的不成样子了,只留下进门这几间教室。</h3> <h3> 记的那时上学用的课桌,是一条长长的木板,一张桌上坐六个学生。板凳得个人带,一到假期放假,个人就把自己的板凳带回家,开学时再带回来。</h3> <h3> 从这里毕业的学生,有许多人读大学,读研,读博。培育出了一大批从军的,经商的,从政的,教书育人的及各行各业的精英。深县东街的城内小学成就了这一代人的基础教育工程。</h3> <h3> 当年我哥的毕业证书</h3> <h3> 座落在县城城外西北角的原幸福院。</h3> <h3> 原幸福院,现在改成了烈士陵园</h3> <h3> 七十年代,这里是好友同学相约游玩拍照的地方。</h3> <h3> 深州老城,被包围在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城市中,就像一幅褪色的画,虽然还有原来的模样,但己卸去了繁华。这一路的寻觅,一路的回忆,像是在寻味,寻味那儿时的追忆,儿时的老城。</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