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德恒于都六中秉着以“创优质精品学校,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办学宗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弘扬“五.四”爱国精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决定于2019年4月30日举行庆祝“五.四”青年节活动。</h3> <h3> 演出开始前,女老师们早早的来到学校,她们一个个秒变化妆师,为我们的演员化上精致的妆容。</h3> <h3> 虽然外面下着蒙蒙细雨,但是同学们都井然有序在综合楼前的小广场上就坐,耐心等待演出的开始。</h3> <h3> 首先容我介绍在座的领导,邓剑锋董事、宋勇校长、刘生辉副校长、肖黎金副校长、刘春华副校长、段德发校长助理、汤文锋校长助理</h3> <h3>宋勇校长发表讲话</h3> <h3> 伴着100年的历史征程,我们的国家日益富强,我们的民族日益昌盛。然而,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却无法忘记那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h3><h3>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就是要通过这次大会动员和号召广大青年团员以五四青年为榜样,继承五四光荣传统,弘扬五四精神,共筑中国梦,展现我们青年的风采。</h3> <h3> 伴着一段富有活力的开场舞,我们的演出开始啦!</h3> <h3> 快板是一种传统说唱艺术,属于中国曲艺韵诵类曲种。早年称作“数来宝”,也叫称“顺口溜”、“流口辙”、“练子嘴”,是从宋代贫民演唱的“莲花落”演变发展而成,历史相当久远,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快板《六中新貌》。</h3> <h3> 这篇惊世骇俗之作,以驾长风、挟雷电的气势,抒发世人式的感伤。一声“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呐喊,亮出的才是李白人生价值宣言。高二(2)班同学们给我们带来的词朗诵《将进酒》。</h3> <h3> 时间如流水般过去,而生命存在一天,梦想就有机会扎根发芽,就算没有人为我鼓掌,自己也要为自己喝彩,初一(4)班为我们带来青春洋溢的舞蹈《123木头人》</h3> <h3> 心静才能身凉,杯空才能水满,吐故才能纳新,高二(2)班的同学们就为我们带来了一个关于纳新的小品,让我们一起来看学霸社与学渣社的巅峰对决。</h3> <h3> 青春总是那么火热,那么充满激情,犹如夏日晴空,总是高远而明丽,让我们用轻快的节拍,撩动青春懵懂的心,用活力的舞姿,颠覆我们的视觉神经,初一(6)班为我们带来青春而又富有活力的舞蹈《katahi》</h3> <h3> 它是由传统经典与新时代流行元素相结合的,当诗词改编为歌曲时,又会给我们带来一场怎样的听觉盛宴呢?合唱团为我们带来歌曲《学堂乐歌》</h3> <h3>听,我们的英语主持人报幕了。本次演出全程双语主持,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体验。</h3> <h3> 当她们挥动双手,当她们变换脚步,当她们翩翩起舞,我们总能感受到一种青春的活力,一种青春的激情,怀揣美好的愿望,活力青春的向往,用甜美的歌声,柔美的舞姿张扬青春的美,初一(3)班为我们带来的舞蹈《kiss me》</h3> <h3> 在我们年少时冲动的梦里,有一段故事,埋在你我久别重逢时的回首中。或许我们有过的故事只是岁月,也或许我们有过的岁月只是个故事,青春的梦想和步伐从来没有停步,而是继续延伸,永久到老。高一(2)班带来一首感人肺腑的青春励志歌曲《老男孩》。</h3> <h3> 跳动的旋律点燃青春的激情,飞扬的音乐诠释青春的梦想,青春与激情舞动,活力与动感融合,高一(1)班为大家带来舞蹈《创造101》</h3> <h3> 同是黄皮肤,同是黑眼睛,同是龙的传人,同是炎黄子孙,我们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梦,那就是我们的中国梦,综合组的老师们为大家带来激情澎湃的诗朗诗《我的中国梦》。</h3> <h3> 奔放的舞蹈,潮流的气息,时尚的脚步,跳动的音符,诠释了它的个性,开朗热情的青春风貌,初一(5)班带来节奏明快,热情洋溢的拉丁舞《98k》。</h3> <h3> 跆拳道以其变幻莫测,优美潇洒的腿法著名於世,讲究变化多样和灵活多端,不仅让人强身健体,还让人熟悉礼节的搏击运动,现在将为大家展现的是《跆拳道》表演。</h3> <h3> 上学时同学们的嬉戏打闹,老师们的苦口婆心,同学们那些稚嫩的话语,和心底最简单的纯粹,上学的那些事,你们还记得多少呢?高二(1)班给我们带来的小品《上学的那些事》</h3> <h3> 音乐是一群跳跃的音符,是一种快乐的心情,是一个梦想的表达,就让我们怀着愉悦的心情,在那跳跃的音符中,寻找彩虹船的微笑,初一年级组的教师们为我们带来《歌曲串烧》</h3> <h3> 我们德恒于都六中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振兴校园的责任,已经落在我们的肩上,“五四”火炬已经光荣传递到我们手中。让我们牢牢的抓住青春的手,让我们在德恒于都六中这片沃土中写下我们无悔的青春!共同祝福祖国,祝愿我们的德恒于都六中——明天更美好!</h3> <h3>编辑:余慧婷</h3><h3>策划:汤文锋</h3><h3>审稿:宋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