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三字经》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医学三字经》</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面授课</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心远讲述</h3><h3> 下边我们再给大家重点说一下咳嗽的问题。咳嗽应该说是很常见的病,轻的重的都有,不是说一得就很重,它轻重都有。</h3><h3> 虚劳也是轻的重的都有,虚劳这病也是特广泛,有时候虚劳病刚得的时候还是挺轻的,也不是说那么重,但不是个好事,因为它是个大病。什么意思?就是一旦发展起来就不得了。咳嗽就不一定,有的咳嗽就是感冒,可能不治它也好了,有的咳嗽可能就能闹很长时间,闹一个月两个月都有可能,有的咳嗽发展发展,一到医院查就肺癌了,所以咳嗽里头有的也是很可怕的,这里头范围很广。</h3><h3> 咳嗽这个病,规律一定得知道。</h3><h3> 气上呛,咳嗽生。咳嗽就是一个肺气上逆,肺失宣降,《医学三字经》特别形象的告诉你了。</h3><h3> 碰上咳嗽了怎么分?外撞鸣,内撞鸣。就是说外来邪气可以进到到内脏里面。</h3><h3> 碰上咳嗽了怎么治?我觉得大家一定要把规律掌握,规律掌握以后,一般情况下就用六安煎,这个方子没什么大问题,很平稳,大家可以用,就是你是个初学者,你也不会辨症,也不知道这个病怎么细分,给你一方子,一般就都能知道怎么治了。</h3><h3> 《医学三字经》又告诉你咳嗽有其它几种情况,有专门的治法,比如说兼郁火,就是郁火很重的,小柴清,用小柴胡汤。兼郁火,小柴清,这些都是很高明。我们讲过这个柴胡不能重用,因为这个药有问题,所以小柴胡汤是会用到的。</h3><h3> 另外有夹水气,小龙平。刚才有一位朋友说她这个孩子咳吐痰,清晰泡沫状。清晰泡沫状的痰,很多都是内有水饮,所以夹水气,小龙平,就要用小青龙汤。</h3><h3> 姜细味,一齐烹,就是治痰饮咳嗽当中姜,细,味(干姜,细辛,五味子)是特别重要的三个药,这是陈老先生学习伤《伤寒论》的心得。</h3><h3>我们要特别的跟大家强调一下。</h3><h3> 我们现在常见的咳嗽是风热和风燥。这个不在《医学三字经》的三个字的经文里面,它是在注释里,好多人就忽视了。这个风燥、风热其实是现在非常常见的咳嗽,但是好多人给忽视了,比如说这个风燥这个病。</h3><h3> 现在热性的咳嗽很多,风燥尤其难治。为什么风燥这个病秋天开始咳嗽能咳一冬天,并且有的能一直咳嗽到春天,而且这种咳嗽特别多见。现在是盛夏,到了秋天你看吧,今年夏天这么湿,到秋天肯定这种咳嗽的少不了,为什么?这种咳嗽是肺燥胃湿,就是胃里有湿,肺是燥的,所以特别难治。如果润肺,胃的湿就重,如果燥胃湿,肺就越燥。</h3><h3> 中焦的湿哪来的?就是夏天积累的,夏天天气这么湿,又吃很多油腻生冷的东西,湿气就容易往上犯,就跟肺的燥矛盾。肺的燥哪来的?就是秋天的气候,秋天的燥气一来,肺首先燥,但是这时候脾胃还湿着。</h3><h3> 人是有层次的,不是说燥起来整个都燥,不是那么简单的,学的不好的人就这么认为。所以人体它是有层次的,肺燥了,但是你的胃还是夏天那湿,这两一冲撞就咳嗽,能咳一冬天,如果让咱们想,这辈子都琢磨不过来怎么治,当然你学了《医学三字经》,里面就告你在《千金方》里有方子,五味子汤,麦门冬汤这两方子能治这病,我也是这么学的,我后来治这种咳嗽都是用这些方子,这些方子效果很好,你别忽视,这个是现在特别常见的情况,咳嗽你把这个学会了,基本上我们一般的咳嗽都够用了。</h3><h3> 咳嗽这样的常见病一定要会治,但是你说你会治,没有理论也不行,比如我刚才说的风燥咳嗽,到秋天特别多,到了冬天还没好,春天还在犯,这种病特别多,就是因为大家夏天容易受湿。</h3><h3> 这种情况一般来说咳嗽多为干咳,而且痰比较少,口舌干燥特别明显,舌头上少津液,这种情况你要考虑这个问题,但是可能舌头是腻的,因为它中间有湿,但是又是干,少津液,这个你就得琢磨琢磨,可能就是一个又有燥又有湿的情况。</h3><h3> 你说五味子汤,麦门冬汤为什么这么开?这里面太深了,一时半会你理解起来很困难,但是你这么开方子可以,咱们陈修园老先生怕你不会开,他在后边专门给你写了他怎么开,他那个用量非常小,但是特别对,上焦如雨非轻不举,肺的病,你咳嗽,你量不开小一点,有时候还真不管用,你看人家附方里的加减五味子汤,那个就是陈老先生他怎么开的,他开的量我觉得就是很好,就是《千金方》里的方子。</h3><h3> 《千金方》那么多方子,多了去了,但是陈老先生给选出这两方子来了,要不然你根本就看不了,方子太多了,所以能研究千金方的大夫是很少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