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香路幼儿园温馨提示:新型手足口病爆发!请警惕!

甘棠幼儿园&汪静

<h3>春夏交替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可最近出现的新型手足口,让家长们更加焦虑。不要急,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新型手足口病。</h3> <h3>- 图片可能引起不适,请做好心理准备-</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经专家诊断<br></h3></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萌萌的疱疹密集、皮疹壁薄<br></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与普通的手足口病感染皮疹明显不同);<br></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整个躯干,双侧上肢、<br></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双侧臀部及大腿的皮疹为主,<br></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伴有明显瘙痒。<br></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br></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3>经医生诊断,这是一种由柯萨奇病毒A组6型病毒(即CV-A6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与传统病毒感染的手足口病皮疹表现明显不同,经过隔离及抗病毒的治疗,萌萌的皮疹渐渐消退。 </h3><h3> </h3><h3>据有关专家介绍,目前出现的这种新型CVA6已成为继CVA16、EV71之后,手足口病的又一个主要常见病原。CVA6感染皮损累及范围较大,与传统病毒感染的手足口病皮疹表现明显不同。 </h3><h3> </h3><h3> </h3><h3>普通型和新型手足口有啥区别? </h3><h3> </h3><h3>普通型(传统病毒感染的手足口病) </h3><h3> </h3><h3>皮疹特征 :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皮疹壁厚,不易破溃。 </h3><h3> </h3><h3>新型手足口(CVA6 感染) </h3><h3> </h3><h3>皮损累及范围较大,疱疹密集,多以大疱样皮疹为特点并伴有瘙痒、疼痛; </h3><h3> </h3><h3>早期皮疹表现为皮肤颜色的米粒大小丘疹,周围略有红晕,随后疱疹很快增大,形成薄壁疱疹,部分皮疹可以融合; </h3><h3> </h3><h3>随病程进展出现破溃、结痂并伴有脱皮; </h3><h3> </h3><h3>部分患儿恢复期容易出现指(趾)端脱皮,约 20% 左右患儿在恢复期病程 2 – 4 周后出现脱</h3> <h3>CV-A6型手足口病症状有哪些? </h3><h3> </h3><h3>▌1.皮疹分布 </h3><h3> </h3><h3>相对于其他病原体,CV-A6型病毒引起的皮疹分布较为广泛,在上臂、大腿等躯干部位的比例相对较高,约占20%。 </h3><h3> </h3><h3>▌2.脱甲 </h3><h3> </h3><h3>约30%的病例痊愈后会出现指甲脱落现象,而其他病原体这一比例则不足5%。 </h3><h3> </h3><h3>▌3.结痂 </h3><h3> </h3><h3>CV-A6引起的手足口病病例治愈后可留下硬痂,而其他病原体引起的手足口病一般不会留痂。 </h3><h3> </h3><h3>▌4.重症比例 </h3><h3> </h3><h3>CV-A6一般不累及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引起的重症比例较EV71及CA16小。 </h3><h3> </h3><h3>▌5.其他症状 </h3><h3> </h3><h3>有些病人无皮疹,而仅有发热、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CV-A6引起的手足口病临床特征与其他病原体有所不同,所以易被误诊或漏诊,所幸该病毒一般不累及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引起的重症及死亡比例较小。 </h3><h3> </h3><h3>目前主要是对症治疗(比如退烧),以及支持治疗(比如多喝水)为主。</h3> <h3>正确应对不害怕对于这种新型手足口病,CV-A6引起的手足口病临床特征与其他病原体有所不同,虽然易被误诊或漏诊,所幸该病毒一般不累及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引起的重症及死亡比例较小。家长们别被它看上去可怕的症状给吓坏啦!★ 如果症状较轻,重要的是在孩子患病期间做好护理,等待自愈,并采取以下两种治疗方案:1.对症治疗(比如退烧),以物理降温为主,如果发烧体温太高,可以给孩子吃退热药物;2.支持治疗(比如多喝水)为主,不要给孩子乱吃药,孩子生病期间,胃口可能不大好,不必强制孩子一定吃东西,可以准备一些温凉的软质或者流质的食物,注意少吃多餐。★ 但是如果孩子出现以下情况,需要及时就医,警惕重症病例的发生:</h3><h3>1.持续高热不退,超过24小时,即使口服退热药也很难退热,小便明显减少,烦燥不安;</h3><h3>2.频繁呕吐,特别是喷射状的呕吐;</h3><h3>3.头痛难忍;</h3><h3>4.精神萎靡,烦燥不安,嗜睡甚至昏迷等;</h3><h3>5.出现肢体抖动,站立不稳的情况;</h3><h3>6.呼吸急促,或者面色苍白,四肢冰冷,大汗淋漓,这些症状都预示着孩子的病情严重。不过家长也不要过于担心,手足口病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可怕,绝大部分孩子可以在一周内自愈,不会留下后遗症。</h3><h3></h3><h3>高峰季节如何预防?</h3><h3>十八字口诀:“打疫苗莫轻视,勤洗手多通风,吃熟食勤锻炼。”</h3> <h3>● 小手洗干净 </h3><h3> </h3><h3>1.家长要督促孩子勤洗手,特别是外出玩耍回家后,应先洗手再进食。 </h3><h3> </h3><h3>2.家长在接触宝宝或替宝宝换尿片、洗屁屁的前后也要注意洗手。</h3> <h3>● 少凑热闹多通风 </h3><h3> </h3><h3>1.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洗衣勤晒被。 </h3><h3> </h3><h3>2.尽量不要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到公共场所逗留,如游乐场、电影院、商场等。 </h3><h3> </h3><h3>3.观察身边有无患病儿童,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减少被感染机会。 </h3><h3> </h3><h3>● 加强营养勤锻炼 </h3><h3> </h3><h3>1.平时多多锻炼,保护好孩子抵抗力可以大大降低被感染的风险。 </h3><h3> </h3><h3>2.注意孩子的营养和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而引起孩子机体抵抗力下降。</h3> <h3>● 早期发现是关键 </h3><h3> </h3><h3>1.流行期间家长每天晨起或晚归时检查孩子的手心脚心、肛门周围处皮肤有无红疹,口腔有无疱疹,注意孩子的体温、精神状态的变化。 </h3><h3> </h3><h3>2.成人也会感染病毒,一般不会发病,也无任何症状,但感染后会传播病毒,因此成人外出归来和照护孩子时也要注意手的卫生,避免携带病毒传染给孩子。</h3><h3>看到孩子浑身长满疱疹,吃不下饭,小脸耷拉着,每个家长都会心疼,不过也不需要太过惊慌,多一点对疾病的了解,多学一点疾病护理知识,提前做好预防,及时发现孩子的早期症状,做好护理和治疗,一定能帮助孩子安然度过这段手足口疾病的高发期。</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稻香</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把最好的健康给孩子!</font></h3>

口病

手足

皮疹

孩子

疱疹

病毒

引起

感染

家长

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