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祖国宝岛台湾,对五十年代出生的人来说,即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从小就知道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里有美丽的日月潭,那里有雄伟的阿里山、当然了还有美如水的姑娘和壮如山的少年!陌生的是,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台湾的风俗民情和百姓的生活方式是什么样子?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耳听为虚 眼见为实。带着强烈的求知和探索的欲望,于四月下旬,踏上了神奇的祖国宝岛。</h3> <h3>一周时间的环岛游,从台北到台南,从南亚热带到北热带,爬过海拔2000多米的高山,走过漫长的台湾海峡、巴士海峡和太平洋海岸线,蓝天、碧海、茂盛的森林、青绿的田野,连空气都感觉到是那么的清新。</h3> <h3>台湾海峡的岸边,对岸就是祖国大陆,海峽两岸同属一个中国。</h3> <h3>阿里山茂密的森林,这里盛产红桧木,在日本人占领期间,大量砍伐红侩木,留下了很多树根,少数留下的已长成参天大树。美如水的阿里山的姑娘见不到了,导游告诉我们,阿里山因经常发生地震,山上的村民已经被安置到山下居住了。</h3> <h3>三代木,具有2000年以上的树龄,是阿里山森林中的一个奇观。枯树上长出新枝,延续三代,可谓树木的三世同堂。</h3> <h3>日月潭是台湾最大的一个湖泊,周围群山环绕、树木茂盛、湖水碧绿、气候宜人,是旅游度假的胜地。</h3> <h3>清境农场原是安排退伍老兵的公营农场,坐拥群山之间,视野开阔,景致迷人。蒋经国到此视察时,写下“清新空气任君取,境地优雅是仙居”的诗句。现在已经从单纯的农场,发展成台湾热门的观光农场。沿途公路两侧,到处都是观光度假村,到了旅游旺季,这里也将一房难求。</h3> <h3>由于气候宜人,奇花异草,热带水果,成了台湾独有的自然资源。</h3> <h3>苦瓜。</h3> <h3>猜猜看,这是什么水果?</h3> <h3>走一路、吃一路。一路上品尝到许多在大陆上很难见到,即使见到也很难保证新鲜成熟度的水果。</h3> <h3>曾经辉煌过的高雄市,能否再次腾飞?,“货出去人进来”是妙招!</h3> <h3>高雄85大楼,世界著名高楼,与台北著名的101大楼是同一个设计师,我们在这个庞然大物里住了二天。</h3> <h3>原先以为鹿港小镇是一个风味餐厅的名字,台湾彰化县真的有这个显赫文化历史的小镇。</h3> <h3>当地小吃舸仔煎。</h3> <h3>台北的夜市闻名遐迩,著名的有十大夜市。所幸的是我们下榻的饭店(台湾人把吃饭的地方叫酒店,睡觉住宿的地方叫饭店)步行十几分钟就可以到达饶河街夜市了。这是个老字号夜市,长达600多米,各种小吃琳瑯滿目,又赶上了星期天,夜市里面人头攒动,香味扑鼻,是海内外游客到台北来的不二选择。</h3> <h3>夜市里除了美食之外,还有服装、水果、糕点糖果以及各类杂货店。这是一家用传统手法給面部做美容的店。</h3> <h3>空中俯瞰国父纪念堂。</h3> <h3>孙中山先生雕像,供世人景仰。</h3> <h3>礼兵换岗仪式。</h3> <h3>中正纪念堂。</h3> <h3>历史人物的千秋功过,自有后人评说。</h3> <h3>台湾民众普遍都有宗教信仰,大多数信奉佛教,旅途中随处可见佛教庙宇以及佛事活动。这是位于高雄的佛光山,由当代高僧星云法师率弟子创建,是台湾最大的佛教道场。</h3> <h3>供奉妈祖的台北慈佑宫。</h3> <h3>来到台北,必去的还有故宫博物院。“北京故宫看建筑、台北故宫看文物”。台北故宫博物院以拥有70万件馆藏珍品而享誉世界。</h3> <h3>拥有四百九十九字铭文的毛公鼎,被誉为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三宝之一。与其齐名的,“翠玉白菜”、“肉形石”,因在国外展览,这次无缘相见,甚感遗憾。</h3> <h3>每件珍品都是价值连城。</h3> <h3>在士林官邸参观的少年儿童。</h3> <h3>小学生在做课间活动。</h3> <h3>101大楼是台北市标志性建筑之一,高度508米,曾经是世界最高建筑物。也是海内外游客到台北的必去景点。</h3> <h3>远眺101大楼。</h3> <h3>从101俯瞰台北,市容市貌尽收眼底。</h3> <h3>摩托车大军。去过台湾的游客,都会对道路上飞驰的摩托车大军有深刻的印象。由于受热带气候条件、方便快捷、经济实用等因素影响,用摩托车作为通勤和外出的交通工具,成为许多台湾人的最佳选择。不论是高雄、台中、南投,还是台北,从身边呼啸而过的摩托车,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h3> <h3>这里要开始提到台湾人的文明素质了。这是一个摩托车停放处,无人看管的停车点,摩托车摆放的有多么整齐!而且,我没有认真检查过,据说,这些摩托车不用上锁!据说,摩托车随便停在哪里,也不用锁车!这是真的吗?</h3> <h3>耳听为虚 眼见为实。我们的台湾导游,一个敬业精神强、专业素质高的女孩,在陪伴我们的八天时间里,不论在高山大海,还是在繁华闹市,她的手机从来都是放在这个部位的!是她的警惕性太差了,还是压根不需要做防范?</h3><h3><br></h3> <h3>桃园国际机场,旅客如云。导游带大家到了候机大厅,她把自己的行李箱随手扔在墙角,头也不回扬长而去,帮助我们办理离台行李托运等登机手续,而远处的行李箱一直被扔在那里。我们又会说,她的警惕性太差了!</h3> <h3>地铁,台湾人叫㨗运。大家都知道,地铁的每个车厢里都有为需要照顾的人士提供的专座,大陆的叫老弱病残孕专座,台湾叫孕妇和博爱座。我们在往返几次乘坐地铁过程中,发现这个座位或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乘坐,或是空着,或是有年龄稍大一点的人乘坐,但发现有更大年龄的人上来马上让座,但沒有看到一个年轻人坐在孕妇和博爱座上。</h3> <h3>在台湾期间,我们还发现一个特殊现象,城乡各地很难找到垃圾桶。有时手里拿着香蕉皮或果核,找不到投放的地方,又不能随便扔在地上,无奈之下,只能放进自己的包包里,带回酒店,扔在房间的垃圾桶内。在不设置垃圾箱的城市里,大街小巷能够保持着干净整洁的环境,这不得不让我们感到惊奇!据了解,原来在台湾实行“垃圾不落地”政策,取消垃圾投放点,居民必须在每天固定的时间里,把垃圾直接扔在垃圾收运车里,错过了时间,只能再拎回家中。在少数设置垃圾箱的地方,也严格的实行垃圾分类的管理方法,并朝着精细化分类方向发展。行文至此,不能不为大陆个别同胞在垃圾桶遍地的情况下,随地扔烟蒂、纸屑等行为感到汗颜!</h3> <h3>中华礼仪文化的传承。没有去台湾之前,许多人都在说台湾人的文明素质很高,待人热情,乐于助人。事实果真如此吗?在自由行的时间里,我通过问路,与当地人交谈等方式,得到了验证。在地铁排队等候上车期间,我问身后的一位女士,告诉她我是第一次到台北,不知道这趟列车的方向对不对?这位女士马上说:欢迎、欢迎!然后详细的介绍了我们要去的景点及周边情况;在台湾国家大剧院门前,一位年轻的保洁员正在用水管冲洗台阶,我打了招呼后,问他附近有没有洗手间(台湾人叫化妆间)这个小伙子马上停下手中的工作,滿面笑容的拉着我走了几步,指明了洗手间的方向,我不停的向他表示感谢,他也不停的向我挥手告别,好像多年的好友分别一样!在旅行途中,我们的导游会经常遇到她的同行带团,她们之间的礼节礼貌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一次遇到一位50多岁的女士带团,看到我们的导游在给她施90度的躹躬礼,对方也同样回礼,我问导游:你为什么对她这么客气,导游说:她是我的师傅!在士林官邸参观,迎面又遇到一位年龄比导游大的带团女士,她首先双手合十,主动向我们的导游打招呼,后来一问导游才知道,这是她的徒弟!</h3> <h3>台湾国家大剧院。</h3> <h3>“窥一斑而知全豹”,走马观花似的环岛游,对台湾只能是一个肤浅的了解。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台湾也照样如此。经济连年不景气,也同样有凶杀、酒驾醉驾酿成车祸等社会问题。 </h3><h3>但感受最深的还是人的整体素质的差距。当导游一遍又一遍的告诉游客们如何过马路、如何扔垃圾、如何遵守时间、如何礼貌待人等在幼儿园就被普及的知识时,时常会感到无地自容。</h3><h3>非常幸运与高素质的沈阳、鞍山的伙伴在一起度过了愉快的八天时间。守时、谦让、尊重、礼貌,是团友们的共同特点,有你们陪伴,才给这次旅行划上圆满句号!谢谢你们!</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