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同事之家》群第四次聚会 <h1></h1><h3>赏花聚会小记</h3><h3> 梨花如雪,沁人脾肺,正是赏花踏青时节。</h3><h3>2019年4月25日上午,20位43年前知青返城的海城县预制件厂老同事汇聚在玉皇山下的家门口小酒馆。</h3><h3>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虽说是延迟了登山、赏花、拍照的时间,但却为我们这些从蹉跎岁月中走过的老知青们话友情添加了助燃剂,提供了绝佳的场合。</h3><h3> 这些人当中年长者77岁,小一点儿的也60有零,都有共同的经历-下乡知青。知青生活的锻炼、磨练、锤炼抑或是泪水、汗水、苦难、挫折,造就了吃苦耐劳、坚韧不拔、乐观向上和纯朴善良的品德。即使回城后又遭遇了下岗、买断工龄、打工谋生,竟无一人就此沉沦。这次聚会虽比不得当年在预制件厂时青春年少的俊男靓女,时光的流逝更催生了坚毅、矍铄,竟看不到一丝老态龙钟。聚会话题聚焦在短暂的预制件厂的相识、相交、相好…</h3><h3> 转瞬43年,当年的老知青们,不乏出类拔萃成功者:庭瑞兄桃李满天下,兴家兄辞别庙堂不忘初心,先钰、明德、国强、明良腰缠万贯不嫌布衣,国祥传承清真食品文化,更有潜心研读弘扬佛学、教人真善美的居家菩萨,还有用黄鹂般歌喉咏唱美好生活的歌者,德才也不遗余力地用天理、法理和法律维护可见的社会公平正义…</h3><h3> 午宴后,雨势渐渐小,披着霏霏细雨,这群老顽童们登顶玉皇山,在花前、树下,除去集体拍照外,或仨一群俩一伙,或男女搭配、雌雄同框,边信步边交谈,定格在青春已逝、老当益壮的欢乐聚会时刻。</h3><h3> 我在想,我们和共和国差不多同龄,现在虽然青春不在,这多半辈子历经三年自然灾害、十年文革、上山下乡、买断工龄、失业下岗,但就是我们这些人用汗水和青春为国家建设做出过奉献,为改革承担了成本。我们可以骄傲地说:我们才是国家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中坚力量。当我们渐渐老去,回忆往事的时候,不会为年轻时碌碌无为而悔恨、懊恼,社会不会忘记当年的知青们。</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