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假期第一天,与唐都来一次“快闪”😜</h3> <h3>又是一年五一到,趁着出游的大潮尚未波涛汹涌,简单收拾收了一下行囊,乘坐早上八点多的动车,只奔唐都!一个小时多一点,我的双脚已然踏在了西安的地面上🙃!感谢科技的发展,与几年前相比,西安的地铁有了很大程度的延伸,由“十”字变成了“米”字形,感谢马云,快捷支付使得人们的出行更加简单便捷,以往自动售票机前攒动的人头和站在地图前寻寻觅觅的人们已不再见到,一个简单的二维码解决了一切困难😛!</h3> <h3>西安古城墙是我此行的第一个目标,出了地铁站,就是古城墙四大门之一的永宁门</h3> <h3>永宁门,俗称南门,是西安明城墙的正南门,也是西安城门中资格最老、沿用时间最长的一座。如今的永宁门为环岛交通,门外有南门广场,门内为南大街,门外接南关正街。永宁门是西安城墙各门中复建得最完整最漂亮的一座。</h3><h3> 走过厚重的吊桥,在门洞里,偶遇了一队身披金甲的勇士</h3> <h3>虽说是现代人仿古,但是其高大健壮的身躯和传入耳畔的铠甲声仍让人的思绪容易穿越!</h3><h3> 拾级而上,我们来到了城墙上面,与万里长城相比,西安古城墙更为宽敞、平整,四月末的古城墙上,游人不是很多</h3> <h3>许是刚刚下过雨,地面干干净净,没有想像中的来自西北荒漠的沙尘,空气清新舒爽的很,城墙外围槐树的树冠已超过古城墙,只奔苍穹!</h3><h3> 沿着墙垛,惬意向前,墙外是滚滚车流,脚下是汉瓦唐砖,远古与现代就这样彼此交融!思绪纷飞,在脚下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演过多少历史烟云,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你可曾扼腕叹息?草根出身的刘邦,是否还在沾沾自喜?“贞观之治”的唐太宗,“玄武门之变”可曾忘记?……历史的天空风云际会,转眼间,苍海桑田物是人非!</h3> <h3>长乐门上的“旭日东升”扁,告诉我已经走到了东门,膝盖隐隐作痛,暗示我,路已走了很长,肚子也在轻唱,该是用膳的时候了😁!对,吃货的世界里怎么可以没有美食?!</h3><h3> 下城墙前,曲哥和城墙上的卡通武士合影留念</h3> <h3>永兴坊,西安小吃聚集地之一,物美价廉,成为我的首选!</h3> <h3>热米皮+老潼关肉加馍是我的入口首选。刚刚出锅的热米皮一碗,香辣筋软,保留有大米的温度和精气神儿,和人的口腔在亲切交谈!千层油酥饼加上秘制的卤肉,让人的唇齿间香气弥漫!😁😁😁</h3> <h3>初识这个“biang”字和一位姓毕的姥爷有关,我感兴趣的是下面那段话对“biang”的解说真是精湛!</h3> <h3>一碗米皮+肉加馍不能填满我俩的肚皮,所以还要再适当添点😜</h3> <h3>好吃的实在太多太多,无耐肚皮的确有限!这碗臊子面也只能捞起面条看一看😁😂😂😂</h3> <h3>品尝美食期间,偶遇陕西老艺人弹唱凑兴,不禁驻足瞬间,也算是给听觉一点填加和休闲😜</h3> <h3>填饱肚皮继续游玩,下一站是古钟楼和鼓楼</h3> <h3>西安钟楼是一座体现明代汉族建筑风格的古建筑。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原址在今西大街广济街口,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移于现址,成为一座绾毂东西、呼应南北的轴心建筑。昔日楼上悬一口大钟,用于报警报时,故名“钟楼”。</h3><h3> </h3> <h3>不觉间,日泊西山,一日游暂告一段!我们起程重返家园!回望古都西安,渐行渐远,但细细思量,内心倍感温暖,一是友人再三挽留,并安排食宿,欲让我尽情游玩;二是大街上,汽车礼让行人,心甘情愿!三是古城墙门票,只要加一公章,即可再次免费入园,人性化管理,尽然呈现!</h3> <h3>再见,唐都!再见,西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