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三字经》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医学三字经》</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面授课</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心远讲述</h3><h3> 中风讲完了,我们接着跟大家说说虚劳,虚劳也是非常重要的,四大症里第二个就是虚劳,虚劳病人太多了,过去还没这么多,现在更多了。</h3><h3> 虚劳是一种身体虚损性的疾病,主要是五脏受损,就是身体最核心的地方已经受损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七情内伤。</h3><h3> 现在为什么这个病更多了?因为我们现在人的感情更复杂,欲望更多,压力很大,这些不就是七情内伤吗?</h3><h3> 这个病不是说给他干多大的体力活累着了,不是这么回事儿,主要是内伤,现在这样的人特别多,现在的人其实比古人累多了,主要是心累,所以这个虚劳这病就特别多。</h3><h3> 虚劳的症状是多种多样的,大家都知道五劳七伤六极,这个症状也是多种多样的,虚损性的从头到脚的症状很多。</h3><h3> 怎么能够抓住虚劳这个病的病根呢?我们走在大街上可能遍地都是虚劳,好多人看脸色看起来就是虚劳,尤其现在有些女性身体弱的特别多,脸色蜡黄蜡黄的,满大街都是,今天听完这课,你走在路上注意看,你看虚劳病人很多。这个要养成习惯,学好中医以后你要不由自主的就观察人的脸色了。不是强迫你这样做,学好以后你自动就看,不由自主的就看,你没学中医以前你根本就没注意。</h3><h3> 有的人说脸色白是好?但是这种白没有血色,没有光彩,面色晄白。有的人气太亏了,马上就看出来了,所以这跟过去的观点就不一样了。</h3><h3> 虚劳病人你怎么救他?就是一定要抓住规律。我们《医学三字经》也讲了,它是来自《难经》,就是扁鹊传下来的。扁鹊从哪知道的?是从古代医经传下来的,规律就是两条路线,一个是上损,一个是下损。</h3><h3> 得虚劳就两条路线,这是规律,你不知道这规律你没法治,上损就是从上往下发展,从心肺经过脾胃传到肝肾,我们都知道病变在五脏,这是从上往下传。下损就是从下往上传,就是肾肝脾胃,然后到肺到心这么传。</h3><h3> 上损主要跟情志有关,劳伤心肺,劳伤营卫,主要是看精神方面,跟用心过度有关,咱们知识分子得这病的就特别多。</h3><h3> 下损最重要的原因,咱们不妨说一下,就是房劳,但是房劳这事儿是隐私,我们也不好意思问,但是这个是不可避免的,你甭管结婚没结婚都有这问题,大学生没结婚,都有这问题,不能说没有。</h3><h3> 大学生里得虚劳的不少,下边往上发展。不可否认,饮食男女,这是人的一种欲望。另外每个人都面临一个问题,除非特别小的孩子,不然一般都有这个问题,就是隐私谁也不会说,所以我们必须要判断他是怎么得的,如果他是下损,跟这关系很密切。</h3><h3> 总的来说不管什么原因,七情内伤很重要,比如说惊恐伤肾,直接是肾开始受损,然后从下往上发展。甭管从上往下发展,还是从下往上发展,只要是过了脾胃就不好治了,因为我们治疗虚劳,最重要的一个方法是建立中气,中就是中焦,就是脾胃,建立了脾胃的气,才能救他,如果病已经过了脾胃了,就是完全受损了,那就很难治了。</h3><h3> 《黄帝内经》一直到《难经》,揭示了上损下损,然后被《伤寒论》继承,《伤寒论》《金匮要略》里面就直接讲到这个问题,《金匮要略》专门有一个虚劳病篇,他的两条主线就是上损下损。</h3><h3> 《金匮要略》是治疗虚劳的宝典,谁治虚劳都得这么治,比如我的老师焦树德焦老,焦老治虚劳也是这么治。焦老在中医药大学讲过这个虚劳课的时候,他一上来就说你们别翻教材,这个教材根本就没讲虚劳,讲的是虚症。他没怎么说教材没讲,他没明说,实际上是为什么呢?因为教材没讲这两条路线,上损下损,所以学虚劳这个病一定要知道上损下损。</h3><h3> 来一个虚劳病人,你判断他就是判断他是上损还是下损,知道他传到哪儿了,按照这规律去治,肯定不会错,我们书上说你按时方去治也行,按时方去治上损下损也能治。</h3><h3> “伤元阳,亏肾水”。下损我们得补肾,肾阴虚六味地黄丸,肾阳虚八味肾气丸,这是时方的治法,这个也可以。</h3><h3> 上损最好的方式就是归脾汤,人参归脾丸,这个同仁堂也有卖的,上损更讲究一点就用人参养荣丸,这也是很高明的,能开人参养荣丸的不是一般人,比这个开归脾汤的人学问更深一点。</h3><h3> 林黛玉这个虚劳,吃的就是人参养荣丸,林黛玉就是上损,林黛玉从小得的,肯定不是下损,肯定是上损,但是后来病情加重,跟七情都有关系,但是肯定不是下损,从会吃饭开始就吃药,就是先天不足,从小就是先天不足,这样的话很难治。</h3><h3> 大家看《红楼梦》,其中第一号男主角是贾宝玉,一号女主角是林黛玉,整个这一过程就是一个虚劳的病历,你好好看,就是一病例,非常真实的,然后里边保命的方子,就是人参养荣丸。</h3><h3> 有一个更高明的大夫给她开了一方子,这个更高明的大夫就叫薛宝钗,他开了一方子,说这个能把你治好,这方子是干嘛的,是建立中气的。当然这话不是薛宝钗说的,是我替他说的。他为什么给她开一个高明的方子?就是给她建立中气的,这个比那个人参养荣丸还高,更适合她。</h3><h3> 大家去看《红楼梦》,其实他们这方子都来自中医的大法,叫建立中气。治疗虚劳不是说哪一脏虚就补哪,肾虚就补肾,心虚就补心,不是这样的,最关键是建立中气,这就是规律,你不懂这个你没法治虚劳,咱们《医学三字经》里头跟大家讲的就是经方治法。</h3><h3> “各医书,伎止此”。就是说什么补肾,什么归脾丸的都是一般的治法。我告诉你,治虚劳最要紧的是建立中气。</h3><h3> “甘药调,回生理”。就是调以甘药,建立中气。其实这个道理非常简单,打仗打的是什么,打的是后勤,你项羽再厉害,你打不过刘邦,为什么打不过?因为刘邦后勤厉害,人家后勤有萧何,萧何是新汉第一功臣,他没打过仗,人家就保证后勤供应。</h3><h3> 人也是这样,你虚没关系,但是你要补充,脾胃中焦,只要能补充,虚的那些都补上就没问题。就像在银行,现在是负数,银行没钱,但是我能挣钱,我有一公司能赚钱,现在暂时没钱,照样是负数也没关系,我只要挣,我总有一天能发大财,我好好干活就能发大财。</h3><h3> 五谷为养,最要紧是五谷,好好吃饭,气血都补上。好好吃饭,关键还得能吸收,光吃完了,不吸收没用,能吸收才能补充,所以中焦特别重要,这么朴素的一个道理,讲得比较高一点就是建立中气,调以甘药。</h3><h3> 甘入脾,中焦最重要的是调以甘药。甘不见得是甜,但是甜的和淡味的都属于甘,我们每天吃的米饭,你说它甜吗?它就是淡味,但是你仔细嚼,最后它有一种甜味,所以咱们吃的大米饭就是甘味的代表。</h3><h3> 五谷对人的养生,对人的虚劳的恢复太重要了,你天天吃人参,吃当归,补气补血都不如吃五谷。人参,当归能当饭吃吗?你每天吃二斤当饭吃不可能吧?你要知道我们这人参,当归是干嘛的?人参使你更好的生气,当归实际上是更好的生血,那么生气生血的原料是什么?是五谷,如果吃什么都不消化,你再吃当归,人参也没有用,因为消化不了,所以建立中气特别重要。</h3><h3> 建立中气的代表方就是小建中汤,其实我们后来说的人参养荣丸都是从小建中汤那变来的,没什么神奇的,就是小建中汤。</h3><h3> 小建中汤是治虚劳第一方,这一定要注意,但是我们学中医,你没有真传,有时候特别的的就是你都不敢相信,因为你真的抓小建中汤原方抓出来就一小把,一小撮,它的君药是饴糖,还是一个挺甜的东西,就是调以甘药。</h3><h3> 饴糖是君药,能治病吗?这么重的虚劳?这人都爬不起床了能治吗?很神奇。我跟你们讲,因为我亲手治过,你说你不相信,为什么?因为你没学到这个地方,你把这个好好学,学懂了,你就相信了,你这辈子头一次遇到这么重的病,你就敢用那个,我不是说一定要给原方,我们还可以加减变化,也不见得都开原方,有的可能要人参养荣。</h3><h3> 这个薛宝钗为什么这么高?薛宝钗就是一晚燕窝粥就能建立中气,薛宝钗是个特别高明的人,我们说他高其实就是曹雪芹高,曹雪芹懂这么深的道理,所以他在医学上也是了不起的一个人。</h3><h3> 虚劳你要按《金匮要略》来说还有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按照《金匮要略》的治法,小建中汤主要是治疗上损,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就是桂枝汤加龙骨、牡蛎,这个方子是治疗下损、当然我在临床上也是这么治的,如果判断他是下损,我一般就开这一类的方子。</h3><h3> 我们还要强调一下虚劳这个病,它是有虚,有实的,不是说虚劳病人都是虚症,纯粹的虚那不就好治了吗?虚劳病人有好多人有实症。</h3><h3> 我原来我看过一个女的,因为那时候不是专门来找我看病,就是很随便说您给我看看。我一摸脉,我说你读过《红楼梦》吗?你知道林黛玉吃什么药吗?她说我知道,我说那不用我说了,因为这个不是找我正式看病,我就这么跟她说了,实际上,最后这女的死于这个乳腺癌,这个是多少年以后了,跟她说了但是她可能没去吃人参养荣丸,吃了可能就没事了。</h3><h3>她是虚劳,为什么死于乳腺癌,因为虚劳病人,它可以长肿瘤的,它可以有实证。</h3><h3> 在《金匮里面》有马刀侠瘿,马刀就是长在腋下的肿瘤,侠瘿就是甲状腺的问题,说的就是脖子两侧,甲状腺是两个,两侧肿起来了,古人系帽子这地方有一个瘿,瘿络,这个位置叫侠瘿,乳腺癌也是跟腋下的肿块离的很近,所以好多虚劳病人,是死于肿瘤,也有死于白血病的。</h3><h3> 这些病人一开始其实好多人都是虚劳,你要把虚劳治好了就没这事了。这里边给咱们讲了薯蓣丸,蛰虫丸,这个非常好。</h3><h3> 薯蓣丸治疗风气百疾,就是说你既有虚劳,同时你又容易感冒,然后身体还有好多邪气,这有一个灵丹妙药,薯蓣丸。</h3><h3> 咱们同学前些日子找我,说要做薯蓣丸,然后我就找来了一个老药工,七十多岁了,应该给做了,我也没联系了。</h3><h3> 虚劳有各种各样的邪气,就用薯蓣丸可以治,小孩也可以治,这个就是咱们同学的小孩,那小孩子他老外感,实际上是身体挺虚了,薯蓣丸是可以的。</h3><h3> 大黄蛰虫丸是治疗那种内有干血的,这个也得做丸药,这个大黄蛰虫丸不能吃汤药,当中有很多虫子,我们一般有虫子的药,都是做丸药,做散剂,很少用来熬的,这个丸药咱们说老实话,我觉得我用的不太好,我觉得大黄蛰虫丸效果不太好,我喜欢用内经中四乌贼骨一芦茹丸,四乌贼骨一芦茹丸跟大黄蛰虫丸是一系列的,当然它要早,大黄蛰虫丸还是跟人家学的,所以我老喜欢用,这是受焦老影响,焦老就喜欢用这个四乌贼骨一芦茹丸,又叫四乌贼骨一藘茹丸,怎么念都行,就是这个方子跟大黄蛰虫丸是一系列的。</h3><h3> 我在直播的时候也讲过,做起来很简单,越远古的东西越简单,效果又好,现在很多女性都是又血虚,里边又有干血,长期积累的瘀血。你说她怎么积累的,就是来月经的时候不注意,然后老积累积累,到了更年期的时候就越严重,这个时候她吃四乌贼骨一藘茹丸非常安全,每次饭前吃五粒,没什么副作用,比大黄蛰虫丸安全多了,所以我喜欢用,我一般不开大黄蛰虫丸,你们可以试试,看看哪个好,愿意做就自己做去吧,做起来很简单,谁都可以做。</h3><h3> 四乌贼骨一藘茹丸又叫四乌贼骨一芦茹丸,这是《黄帝内经》腹中论这篇里的方子,我在直播里有视频教大家做了,就是白大夫给做的,你看视频还不会做,你下课再问她,这个更安全一些。</h3><h3> 现在女性既血虚,然后又有瘀血的问题,这个不好办,所以要服用一段时间这个药,效果会非常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