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早童谣绎课题 悠悠乡音绕童心——记芗城实幼《漳州古城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主题活动研究》课题活动推进

芗城实幼

<h3>  4月9日,应漳州市普教室幼教部主任李丽玲老师邀请,漳州新闻网《童声童谣》栏目走进芗城区实验幼儿园,在漳州古城内进行了闽南童谣节目录制。《童声童谣》弘扬闽南传统文化的节目主旨与我园正如火如荼开展的省级“十三五”立项课题《漳州古城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主题活动研究》的内容——《古城民间游戏、民间童谣融入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研究》不谋而合。我园地处古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古色古香的闽南韵味自然提供了一个“天然去雕饰”的现成舞台,为节目更增添了深厚的魅力。</h3> <h3>  一群天真可爱的孩童,带着对闽南本土文化的热爱与敬仰,通过朗诵、三句半、游戏、打击伴奏、配舞表演等形式,创意演绎出闽南童谣新风貌,使闽南传统文化重焕生机与活力。</h3> <h3> “嘀嘀嘀~”伴随着孩子们都喜欢的汽车喇叭声,小三班小朋友表演的《嘀嘀嘀》生动形象地为我们展现出一幅现代家庭合作分工、其乐融融的画面。</h3> <h3>  配合数数与逗趣的动作,孩子们边玩边念《食子仔歌》。在阵阵清脆稚嫩的笑声与朗诵声中,许多老漳州人不由得回忆起童年游戏的快乐。</h3> <h3>  在《雨哩来》这首童谣中,孩子们将各种打击乐器伴奏与童谣朗诵相结合,不仅化身为一个个大自然中的小小观察家,也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热闹的鸟嬉雨中图。</h3> <h3>  春意正浓,桃花正盛,手摇铃响,孩子们在草地上欢快地追逐嬉闹,也为我们呈现出一首富有诗意的《点点滴滴》。</h3> <h3>  一首游戏童谣《点油点灯》,简要明了地告诉我们,要做正直、有本事的人,因此也深受小朋友的喜爱。</h3> <h3>  在《唂唂唂唂哽》和《鸭仔出世无娘礼》中,孩子们装扮成憨态可掬的小鸡小鸭,在对童谣的生动演绎中获得了动物常识。</h3> <h3>  通过《牵孙牵囝》这首顺口谣,孩子们感受到了一家人三世同堂、温馨美满的天伦之乐。</h3> <h3>  《红虾红丢丢》中,孩子们声情并茂地表现出了不同人物对鲜虾的不同吃法,在描写那只令人垂涎的红虾同时,也让人对漳州这一鱼米之乡更加心生向往。</h3> <h3>  一首短小却趣味十足的《拍轿,坐轿》,背后的典故让人忍俊不禁,抓手轿的游戏却深受孩子们的欢迎喜爱。</h3> <h3>  一片红红火火的喜庆气氛中,孩子们欢乐地用一首《天公伯仔紧好天》和一曲《新正歌》表现了自己对春节——漳州古城最重大的传统节日的期盼心情。</h3> <h3>  《一两三》,寥寥几句,却在孩子们的精彩演绎下勾画出幸福快乐的一家人和睦耕种的美好生活。</h3> <h3>  本次活动的精彩呈现,除了孩子们活泼可爱的表演、教师们日常的辛勤付出,也离不开家长们的积极配合。在孩子与家长共同努力、教师指导提升的过程中,真正实现了家园合作。</h3> <h3>  闽南日报等新闻媒体对我园进行采访,对幼儿园围绕课题活动,将课题研究渗透于园内一日生活活动进行了宣传报道。</h3> <h3>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为了激发幼儿对古城传统文化的兴趣,我园从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闽南童谣作品和民间游戏入手,结合传统节日、季节变化等,开展丰富有趣的区域活动和游戏活动,各活动皆以幼儿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情感体验为基础,营造出轻松、有趣的学习环境,让幼儿在玩中学,充分调动了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h3> <h3>  如:小班年段结合省编教材主题《真好吃》与闽南童谣主题设计开展的的区域与教学活动中,以漳州古城小吃为切入点,融入竹筛、粿等漳州古城元素,利用多媒体、图谱、图片、乐器等直观教学手段,将漳州地道美食与幼儿生活经验相结合,让幼儿在认识漳州古城小吃的同时感受闽南童谣特有的诙谐与韵律,激发幼儿对家乡文化的兴趣与热爱。</h3> <h3>  在孩子们奶声奶气的吟诵中,一首首充满民俗特色、富有儿童情趣的童谣传唱着昨日的文明,续说着明天的希望,淋漓尽致地展现着闽南方言特有的音乐美韵和朗朗上口的平仄节奏。</h3> <h3>  此外,我园在开展游戏的同时也注重游戏课程化,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我园组织教师深入走访古城进行实地教研,发掘适合的民间素材并将其有机融入幼儿园课程中,加深对古城传统文化认知的同时,更深化对课题的理解,增强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h3> <h3>  在本园《漳州古城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主题活动研究》课题研究的道路上,我们不断用心挖掘漳州古城文化特有的教育价值及趣味性元素,让教师和幼儿更好地接触、了解乃至热爱漳州古城独具魅力的文化。我们制造惊喜,我们努力前行,我们共同创造每一次的精彩!</h3>

童谣

漳州

古城

闽南

幼儿

游戏

我园

孩子

幼儿园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