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font color="#ed2308"> 原 庆 春</font></b></h3> <h3> “三年困难”时期,四兄弟最大的三岁,最小的刚刚出生,过了十年,“文革”爆发,又熬过十年,“上山下乡”成为年轻人的唯一出路。幸运的是兄弟们赶上了恢复高考。“英雄同略”,匆忙上阵,却也各有斩获。高的毕业于名校,主政一方;低的学会了ABC,倒也能养家糊口。不过,从此天各一方,工作在不同的省、直辖市和家乡内蒙古自治区。辛苦一生,先后退休。他们相约畅游祖国的大好河山。人到山城,当然要品尝弥生海内外的重庆火锅。可是从小吃惯了牛羊肉的北方汉子对那凤髓龙肝、八珍玉食,鲜红似火、其辣无比的火锅却并不情有独钟。 </h3> <h3> 《清稗类钞》中有:“京师冬日,酒家沽饮,案辄有一小釜,沃汤其中,炽火于下,盘置鸡鱼羊豕之肉片,俾客自投之,俟熟而食。有杂以菊花瓣者,曰菊花火锅,宜于小酌。以各物皆生切而为丝为片,故曰生火锅。” </h3> <h3>早在四兄弟最后一个大学毕业的1984年,在故乡一一内蒙古赤峰市的敖汉旗,出土了一幅辽初壁画。画中三个契丹人正围坐在一起吃涮羊肉。传说在一次鏖战中,忽必烈突然想吃羊肉,厨子十万火急,把军锅架在战场的余火之上,拉过一头随军充当食粮的活羊,割头、剥皮、剔肉,水冒泡,肉下锅,等不及煮熟,忽必烈就从沸水中捞出带着血丝的肉片,在厨子用有限配料调制的汁液中一搅,投入阔口。而其美味却大大出乎元世祖之所料,惊呼:赛百诺!饱餐之后,忽必烈跨马扬刀,统率铁骑,所向披靡。这段故事虽未见于正史稗记,却广为流传。 不论是菊花丝片、沽饮小酌的温文尔雅,还是肉中带血、大快朵颐的冲天豪情,火锅无疑在中华美食中占有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h3> <h3> 而说起北方的火锅,四兄弟还真有自己的发言权。甭管是60年前青黄不接的幼儿时期,还是40年前玉米充饥的青春岁月,抑或是如今谨饮慎食的花甲之年,逢年过节或随时随处,火锅都是我们餐桌上的佳肴。其型若塔、铜身似镜、碳火如炬、清烟袅袅。至于锅里都装了些什么食材,我们不像南方人那么喜麻爱辣,也不须那么细腻复杂。除了肉和丸子,必须要有的只是酸菜、粉条和豆腐。当然,更重要的是情义和佳酿。举杯饮美酒,趁热吃火锅。 2019年4月29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