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所谓“达人”必然要走遍千山和万水,因而此番转战开启了探秘北非谍影之旅……</h3><h3><br></h3><h3>摩洛哥—阿拉伯世界的最西端,被称为“太阳落下的地方”“世界的尽头”。原住民是柏柏尔人。公元七世纪伊斯兰教进入摩洛哥,历任国王为默罕默德五世、哈桑二世、现任国王为默罕默德六世。</h3><h3><br></h3><h3>1912年3月,法国迫使摩洛哥签订《非斯条约》,规定法国在摩洛哥享有驻军、行政、税收、经济等权力,摩洛哥的独立被取消,沦为法国殖民地,摩洛哥苏丹“统而不治”。随后法国与西班牙瓜分了摩洛哥,西班牙获得了最北部和最南部,法国独占中部,建立了保护国。直至1956年4月7日,法、西两国先后承认摩洛哥独立,废除所谓的“保护国”,两国殖民地合并为统一而独立的摩洛哥王国。</h3><h3>可以说是阿拉伯、柏柏尔、法兰西、西班牙多民族文化融合成了今日的摩洛哥文化。其行事一切听从真主旨意,不紧不慢的生活节奏与心态相较于其他阿拉伯国家明显的不那么极端。尤其对中国人热情而友好。</h3> <h3>3月28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多哈转机—历时18小时抵达摩洛哥卡萨布兰卡</h3> <h3><br></h3><h3>卡萨布兰卡机场。</h3> <h3>机上脑补,特意观看了由华纳兄弟影片公司于1942年出品,由迈克尔·柯蒂斯执导,亨弗莱·鲍嘉、英格丽·褒曼、克劳德·雷恩斯、保罗·亨雷德等主演的爱情大片《卡萨布兰卡》—也称“北非谍影”。</h3> <h3>《卡萨布兰卡》影片中的美国人里克在卡萨布兰卡开的一家"里克美式咖啡吧"。<br></h3> <h3>卡萨布兰卡市,也因同名影片而闻名,它是摩洛哥最大城市,北非重要港口。</h3> <h3>卡萨布兰卡在西班牙语中原意是“白屋”,故整个城市建筑主基调均为白色。</h3> <h3>红色“巨龙”公交车</h3> <h3>默罕默德五世广场(鸽子广场)</h3> <h3>周边环绕一众市政府机关</h3> <h3>高等法院</h3> <h3>警察署</h3> <h3>市政府机关大楼</h3> <h3>联合广场</h3> <h3>若论卡萨布兰卡的明星景点,当属摩洛哥国家清真寺—哈桑二世清真寺。</h3><h3>该清真寺1/3面屹立在海上,海浪🌊拍打堤岸,呈现其遗世独立的风姿。</h3><h3>哈桑二世清真寺是仅次于沙特阿拉伯的麦加清真寺和麦地那清真寺的世界第三大清真寺,也是西北非最大的现代化清真寺。它是由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提议修建的,因此该寺以他的名字命名</h3> <h3>哈桑二世清真寺为目前世界上现代化程度最高的清真寺,占地9公顷。寺区面积为2公顷,长200米、宽100米、高60米,共分4层:下面两层面积近2万平方米,是男人小净和祈祷的场所;中间一层面积为3550平方米,专供妇女祷告之用;最上面一层则是活动式屋顶,只要按动电钮,屋顶就会在几分钟内自动开启,阳光便直射寺内。宣礼塔高达200米,可通过楼梯或电梯直达其顶端。塔顶装有激光设备,夜间设备打开后,长达35公里的光束为穆斯林指引着伊斯兰教圣城麦加的方向。</h3> <h3>25扇自动门全部由钛合金铸成,可抗海水腐蚀</h3> <h3>屋顶可自闭</h3> <h3>该清真寺可同时容纳10万名穆斯林作祷告。由法国著名建筑设计师米歇尔·潘设计,于1987年8月11日兴建。经过3.5万名劳工和技术人员努力,终于1993年8月30日竣工并开放,总投资达5.4亿美元。</h3><h3>清真寺通体采用白色大理石砌成,绿色的琉璃瓦和形状各异的铜饰品镶嵌其间,给庄重的清真寺平添了几分生机。</h3> <h3>室外广场可坐8万人<br></h3> <h3>寺內大理石地面常年供暖,大殿内可容纳2万人</h3> <h3>此二层专属妇女祷告区域</h3> <h3>全橄榄木雕刻而成的屋顶</h3> <h3>清真寺的地下一层是穆斯林祷告前的净身场所,一座座大理石雕琢的圣洁的莲花喷泉排列在巨大的石柱之间,可见穆斯林们朝圣前的虔诚场景。</h3> <h3>傍晚一逛迈阿密大道</h3> <h3>似乎因隔海相望既是美国🇺🇸迈阿密,而同名吧</h3> <h3>离开卡萨布兰卡,一路尽红色,此乃大名鼎鼎的欧洲人度假最钟情的“红城”马拉喀什。</h3><h3>马拉喀什位于摩洛哥西南部,坐落在贯穿摩洛哥的阿特拉斯山脚下,有"南方的珍珠"之称。马拉喀什是柏柏尔语,意思是"上帝的故乡"。</h3><h3>摩洛哥的马拉喀什,与拉巴特、梅克内斯、菲斯并称为摩洛哥的“四大皇城”。</h3><h3>11世纪,阿尔穆拉比特王朝的领导者阿布-巴克尔·伊本-乌马尔决定在马拉喀什建立新都,工程于1070年5月开工,但1071年1月由于一场暴乱使得阿布巴克尔去到撒哈拉地区平乱,而城市最终由他的副手也是最终他的继任者尤素福·伊本·塔什芬建成。</h3><h3><br></h3><h3><br></h3> <h3>沿途风貌掠影……</h3> <h3>首入巴西亚皇宫。</h3><h3>巴西亚皇宫深藏在马拉喀什老城一个并不起眼的小街上,而跨入其中却是别有洞天。<br></h3> <h3>巴西亚皇宫建于19世纪,占地8000平米,是摩洛哥唯一对外开放而且保存完好的皇宫,它是19世纪摩洛哥装饰艺术的完美标本。整个建筑装饰非常精美:宫殿内装饰豪华的厅堂、精雕的雪松屋顶、精细的石膏雕刻、精致雕刻的大门、典型的摩尔式花园,无一不闪烁着皇家的光辉。这里花园枝繁叶茂,穆斯林风格的喷泉永远都是静静的,穿行在廊道拱门及许多大小房间里,就象走迷宫似的。暗暗的房间里挂着油灯,灯光摇曳,感受到一千零一夜里的神秘与迷离。</h3> <h3>摩尔式花园</h3> <h3>喷泉</h3> <h3>每个妻子都有独立的中厅。</h3><h3>每个房间都精心设计,华丽奢靡。房间大小则依据国王妻子受宠程度而定。</h3> <h3>雕刻精美的雪松木屋顶</h3> <h3>德吉马艾芬娜广场</h3><h3>马拉喀什的德吉马艾芬娜广场,又称作不眠广场。这里也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据说这里以前曾是刑场,在古代象征着死亡,如今是北非最大最热闹的广场,之所以被称为不眠广场,是全天24小时都开放。它是马拉喀什的心脏,有所谓不逛这个广场就不算来过马拉喀什,不到马拉喀什就没到过摩洛哥。</h3> <h3>沿途鲜花盛开的大路走入从日出到深夜的“不眠广场”,这里犹如香港的兰桂坊,上海的新天地,“不眠广场”赋予了马拉喀什无穷的活力。</h3> <h3>广场内的银行、警察局等</h3> <h3>印度舞蛇人</h3> <h3>各种卖艺人</h3> <h3>深藏老城区内一个特色鲜明华丽的餐厅</h3> <h3>其装饰之美,令人啧啧称奇</h3> <h3>在这美轮美奂的餐厅里,品尝摩洛哥道地的塔吉锅大餐</h3> <h3>下榻酒店窗外观夜景</h3> <h3>令人沉醉的马拉喀什夜景</h3> <h3>度过美妙的夜晚,明天奔赴新的景点</h3> <h3>未完待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