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朝鲜行记 ——2019清明赴朝红色之旅(上)

宝芳

<h3><ul><li style="text-align: center;">  对于我和望月姐姐来说,那个朝日鲜明的国度已不再神秘和陌生,因为2015年我们就来过了,只是当时的旅行社没有安排前往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的行程,这便成了我们那次朝鲜之行唯一的缺憾,那时还想过能不能自己打车去呢,其实是不可以脱团白由行动的,尊重朝鲜国情,只好作罢。时隔4年,又有了二次赴朝的机会,这次参加了西安星火旅行社举办的清明赴朝红色之旅,祭拜毛岸英烈士墓是在朝行程第一站,萦绕在我们心底多年的夙愿就要实现了。</li><li style="text-align: center;"> 4月4日清晨,我和望月姐姐结伴来到丹东,这个刻在灵魂深处的边境小城,为什么如此令人神往?仰望站前广场的毛主席挥手塑像,心潮澎湃,感概万千,过去领袖像太多,现在又太少了,追寻一代伟人遗风,重温那一幕幕历史画卷,人生中总会有一种情结挥之不去,见证共和国成长的一代人对毛主席的敬爱之情是发自内心的,勿需质疑。</li><li style="text-align: center;"> 快速办理入住杨路团长指定的丹铁大洒店,稍作休息,我和望月姐姐便前往抗美援朝纪念馆,可偏遇馆内又在扩建重修,紧闭的馆门,再次阻隔了远道而来的朝圣者,上一次来参观遇维修闭馆,4年之后又遇闭馆?真是不如意事常八九,我们极度沮丧,在外围拍了些照片,只得悻悻而归。不过下午去安东老街逛了一圈,心情便豁然开朗起来。</li><li style="text-align: center;"> 晚上和来自全国各地齐聚丹东的团友们见了面,大家彼此问候,互相寒喧,也见到了团长杨路之前提到的我们团里边唯一的92岁高龄的志愿军老战士刘老先生和他的儿女,能与老英雄同行,可谓三生有幸,大家对志愿军老兵充满敬意!餐后在杨团的主持下召开出境说明会,听丹东鸿祥国旅的史领队讲解入朝注意事项,如不可脱团自由行动,不能带过多的纸质书籍及漫画之类,不允许拍摄军人和警察,不准和朝鲜人有任何交流等等,大家一致认为应该遵守朝方规定。 </li><li style="text-align: center;"> 4月5日上午,我们旅游团全体人员在杨团和史领队的带领下很快集中到丹东口岸,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等待,陆续办理完出境手续,我们一行31人坐上了我方开往朝鲜的大巴车,大概几分钟左右的时间便通过了鸭绿江大桥(也就是中朝友谊桥),进入对岸朝鲜新义州,在异国火车站换乘朝方列车,开启了我们为期四天的朝鲜红色之旅。</li></ul></h3> <h3> 丹东站,被称为国门第一站,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当时的安东站承担了运送志愿军各兵种及军械后勤补给等任务,成为美帝国主义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 1965年,国务院批准安东市改为丹东市,安东站也更名为丹东站。<br></h3> <h3>站前广场毛主席挥手塑像(1970年建成)</h3> <h3>4月5日,我们旅游团赵东民老师等团友在站前广场偶遇原中国人民志愿军通讯营参谋刘天义(中)和战友(右)并与他们合影留念,老兵们每年的清明节都自发来到毛主席塑像前祭拜,深切缅怀一代伟人!(照片系团友拍摄)</h3> <h3>部分团友、丹东群众及志愿军老兵在毛主席塑像前敬献鲜花、鞠躬祭拜!更有90后、00后参与,场面感人。(照片系团友拍摄)</h3> <h3>(照片系团友拍摄)</h3> <h3>英华山上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正门,毛主席书写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八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始建于1958年)</h3> <h3>抗美援朝纪念塔</h3> <h3>重修还未完工的抗美援朝纪念馆展厅</h3> <h3>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三兵团炮兵指挥所旧址,仍在维修中。</h3> <h3>露天兵器陈列场,那辆曾经亲历战火而斑驳却带着岁月痕迹的蒸气机火车头在重修中被涂得焕然一新,难道保持原样不好吗?</h3> <h3>鸭绿江卵石自助售卖,这个模式不错。</h3> <h3>一条老街,承载了一个城市的历史记忆,梦回老安东,一街一百年,安东是1965年之前丹东市的旧称。</h3> <h3>鸭绿江上横跨二桥,一桥建于1909年(断桥),二桥建于1937年(中朝友谊桥),从丹东出境必经此桥。一桥在1950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被美军炸毁,我方留有四孔残桥,朝鲜只剩几个桥墩立于江中,见证了那段血雨腥风的岁月,硝烟虽已散去,但隆隆炮声仿佛近在眼前,历史总会留下一些遗迹,供后人凭吊和缅怀。(照片系团友拍摄)</h3> <h3>陕西赵东民老师推着坐轮椅的志愿军老英雄游览鸭绿江断桥,在没有硝烟的今天,向曾经从这里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的先辈们,送上我们庄严的注目礼。(照片系团友拍摄)</h3> <h3>鸭绿江断桥桥头矗立着以彭德怀司令员率中国人民志愿军众将士赴朝参战为了和平的青铜群雕,志愿军老战士和他孝顺的儿女们合影留念,那曾经的光荣永不逝去。(照片系团友拍摄)</h3> <h3>(这个视频由我们团长杨路编辑制作完成) 杨路带团能使大家信服,这与他丰富的社会实践、厚实的知识储备有极大关系,大家也非常认可这位有亲和力的团长,因为带一群中老年游客实属不易。似乎有一种力量,推着这个来自贵州毕业于武汉农大的年轻人,以超乎他年龄的沉稳和担当,运作着国内首家只承接红色旅游的旅行社,他的团队开辟发掘了多条有红色文化内涵的线路,只为传承一种国人早已丢弃了的精神,让喜欢红色旅游的人们有了一个涌动激情的平台。他亲历亲为、不忘初心的理念令人敬佩!这位阳光、帅气的80后把对伟人的崇敬、丹东的热爱以致朝中友谊的理解与感受全部体现在这个视频里了,这在现如今玩酷社会的青年人当中是不多见的,时代需要这样正能量,为你点赞!杨团加油!</h3> <h3>鸭绿江对岸的朝鲜城市新义州</h3> <h3>我们乘坐的列车向着朝鲜首都平壤驶去(照片系团友拍摄)</h3> <h3>包厢过道虽窄小但干净</h3> <h3>车窗外朝鲜农民在贫脊平整的土地上扶犁耕种,传统的老牛犁地,很原始,在朝鲜农村耕牛太重要了,很多农活都离不开牛。在这里你看不到在中国农村随处可见的白色污染物,今天说来有房有地有牛或许是朝鲜农民最知足的幸福生活了,来自国外敌对势力封锁,国内经济欠发达,军费负担重,使得朝鲜人民还不是很富裕,但他们没有贪婪索取的眼神,只有平和干净的目光和积极向上的心态,这让我们感动的同时不免有些惆怅,真希望有一条柏油路修到每个农户的家门口,看到他们在尘土飞扬的乡间小道上骑行,心里不是滋味,距上次赴朝已经过去了4年,感觉沿途的道路几乎没什么变化,而我们国家的高速公路网已经四通八达、日新月异了,这个差别实在太大了,祈盼朝鲜人民早日实现迈向小康社会的梦想。(照片系团友拍摄)</h3> <h3>坐在包厢里的志愿军老战士刘老爷子,是我们这个红色团队的核心和骄傲,他精神攫铄,很少言语,此次重返朝鲜,回访当年战斗过的地方,感怀曾经的青春岁月,想必老人家内心一定激情涌动吧。(老兵包厢里团友拍摄)</h3> <h3>沿途经过的每个小站都是一成不变的模式,全部悬挂金日成主席、金正日将军画像,两边是融进朝鲜人民对自己领袖无限爱戴和忠诚的朝文标语,显现出一片安宁和静美的景象。</h3> <h3>列车缓慢地向着平壤进发,沿途的树不多,地势很平坦,没有公路的村庄整齐化一,错落有致,隔着车窗能够看到很多朝鲜人步行或骑车到田里干活,四月,正是播种的季节,奇怪的是他们的手推车、牛车一律都是铁轱辘,没有轮胎,铁轱辘车很沉,人推着费力,瘦弱的老牛拉车也累得喘着粗气,工作效率是不高,可是集体农庄里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还是让人不由得感慨,这样的情景,似曾相识,又觉得陌生,想想我们国内的农村如今只剩下留守老人和儿童,田间地头冷冷清清,根本看不到年轻人的身影,心里不免有些悲凉。</h3> <h3>  (平壤火车站夜景)列车经过近6个小时的运行,晚8点抵达平壤,我们下榻的青年宾馆,也是朝鲜接待外宾的几大酒店之一。朝方派出导游小朴、小金及摄像和司机4人接站,为我们在朝4日提供优质的服务,小朴年轻帅气,中文很好,一路上基本是他主讲,汉语说得不流畅的俄语导游小金姑娘辅助解说,她皮肤白皙,天生丽质,清水出芙蓉,怎一个美字了得,由其是汉语讲错时被刘老师纠正后那羞涩的一笑,一脸清纯,让人怜爱。朝鲜导游享受国家公务员侍遇,这个说法让我们很惊愕,大家都知道,咱们国内导游是没有工资的,靠生拉游客在景点购物消费挣些回扣赖以生存,因此也就有了太多的宰客行为,换言之,这将如何对比?在朝鲜除军人、科学家、教师之外导游也是最令人羡慕的职业之一。</h3> <h3>青年宾馆附近的朝鲜领袖父子画像</h3> <h3>左边穿西装的是朝方司机,右边是特别优秀的摄像同志,虽不懂中文,但我从他们的眼神里看到了朝鲜人民对中国客人的真诚和友好,接站这天,团友们注意到一个细节,上车时司机会把我们的行李箱一个一个放进车下的行李仓里,下车又把行李箱一个一个拿出来摆放好,一切为了方便外宾,默默做着不是他份内的工作,这让我们大为赞赏和感动。</h3> <h3>4月6日,金导六点电话叫早,用过早餐后,7点准时岀发,开始了我们在朝第一站的行程,天一直都是阴沉沉的,心情不免也跟着阴郁,旅游大巴向着平安南道桧仓郡急速行驶,由于路况极差,在弯弯曲曲让人提心吊胆的盘山路上拐了多少个弯,恐怕只有朝方司机最清楚,实在惊险,太难走了,司机同志开车技术是一流的,我们的安全应该是有保障的,无需担心。记得第二天早餐后空隙,史领队和我谈起去桧仓郡的那段山路还心有余悸呢,他和杨团坐在司机后面,经过的弯道有多危险,后几排座的团友是感受不到的。平壤距桧仓郡只不过100多公里的路程竟走了4个多小时。当年这条路是不是更难走?一想到这里曾经浸透着志愿军将士的忠诚和热血,心中有一种无法言说的感伤,英雄的雄姿无处不在,这一份悲壮存于何处?来了,我们来了,中午11点10分到达桧仓郡。</h3><h3> 步入陵园,首先看到了刻有中朝两国文字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的拱形石门,它朴实无华,默默守护着烈士们的英灵,这里苍松翠柏环绕,庄严、肃穆,幽静,朝方工作人员介绍了陵园的以往的建造历史和如今的守护。志愿军烈士陵园兴建于1954年,1957完工,历时三年建成。</h3><h3> 我们一行沿着像征当年欲血奋战在朝鲜的240万志愿军将士的石阶,拾级而上,真切感受每一级台阶所承载的历史厚重的力量。我们的脚步放得很轻,生怕惊扰了安睡在这片热土上的英魂,穿过由郭沫若题写的“浩气长存"的牌楼,一座绿瓦红柱的六角纪念碑亭出现在眼前,亭内的碑文刻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烈士永垂不朽",除碑文外横梁上还描绘了我们熟悉的黄继光、邱少云及罗盛教等烈士的英雄事迹。陵园第二层有一座高大的志愿军英雄铜像矗立在平坦的广场上,志愿军英雄铜像目光坚毅,持枪远眺,为了不再有战争,继续守护着和平。基座正面刻有朝文书写的碑文,大意是:在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旗帜下用鲜血凝成的朝中人民友谊万古长青!我们全体怀着沉痛和敬仰的心情,向志愿军英雄铜像肃立、默哀,鞠躬!祭奠先烈忠魂,回望来路,那些被时光留在过去的悲壮故事,我们又如何能够忘记?此刻,坐在轮椅上的志愿军老战士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悲痛情绪,他不断地擦拭着脸上流淌不完的泪水,十几万将士,烈骨忠魂,或许是刘老英雄这辈子永远的念想和牵挂!</h3><h3>一直担心在这阴郁的气氛中,过度的悲伤会不会让年事已高的老人家身体不适?他的孩子们一再表示父亲身体还好,为了表达对烈士们的敬意,老兵竟然不坐轮椅,自己拄着拐杖在儿女的搀扶下慢慢走上陵园的第三层,来到毛岸英烈士墓前,静静地站在那儿,他的军姿已不似从前挺拔,佝偻着身子看着烈士的坟茔发呆,嘴唇不停地抖动着,想说又出不来声,此处无声胜有声!老兵默默守望烈士的那一刻,我懂得了“战友"这两个字在曾经入朝战斗生活了两年的老兵心里有多重,面对这样的场面,谁能不动容?谁又能不感动得落泪?长眠的烈士,健在的老英雄,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向你们致敬!</h3><h3>杨团和团友们在毛岸英烈士墓前摆放从祖国带来的祭品时,朝鲜导游小朴也过来帮忙,这感人的一幕瞬间定格。在硝烟散尽的今天,朝鲜的年轻人还能铭记志愿军烈士的功绩且如此虔诚,可谓难能可贵,而且在朝方工作人员管理下的陵园被守护的如此之好,长眠地下的烈士们能够得到朝鲜人民的认可和尊重,我们倍感温暖和欣慰,这充分说明用鲜血凝成的中朝友谊牢不可破,两国人民的兄弟般情谊一定会代代相传!</h3><h3>包括毛主席长子毛岸英在内的134位志愿军烈士(其中4位无名烈士)安葬于此。60多年过去了,我们没有理由忘记为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献出生命的烈士们!我们告慰英灵:祖国如今强大了,任人宰割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人民沐浴在和平的阳光里,早已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而你们却静静地的长眠在这里,再也享受不到和亲人欢聚的快乐了,想到此,我们悲痛不已!从陵园建成至今,朝鲜领袖和人民多次来陵园祭拜烈士,不忘志愿军将士在朝鲜做出的牺牲和建立的功勋,我们的两任总理和烈士亲属以及各界群众,也曾来到陵园祭拜、缅怀和感恩,志愿军烈士精神不死!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毛岸英作为志愿军第一兵,是最让人难以释怀的一位烈士,彭德怀元帅曾经这样评价毛岸英:“国难当头,挺身而出,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到的,有些高干子弟甚至高级干部本人就没有做到,但毛岸英做到了,毛岸英是坚决请求到朝鲜抗美援朝的。”我们今天站在毛岸英烈士墓前,所有的感受比来自书本上看到的内容要更为强烈,毛岸英是最让我们心痛的一位烈士,他经历了太多的艰辛与磨难,却从来不以毛主席的儿子自居,更沒有享过一天福。刘毅然导演的电视剧《毛岸英》和话剧《毛泽东和他的长子》还原了一个有血有肉真实的毛岸英,我和望月姐姐像所有的观众一样,感动的热泪盈眶,对烈士的敬仰之情与日俱增。对伟人之子有了更深的了解之后,就想着有机会一定要去志愿军烈士陵园祭拜英雄毛岸英,我们曾无数次想象站在岸英墓前要说得的心里话,此刻,当真正走近了英雄,却一时无言,唯有眼泪千行,作为毛主席的儿子,他是合格的。1950年10月19日,毛岸英瞒着新婚妻子随彭总首批入朝,一个月以后,牺牲在美军凝固汽油弹的熊熊烈焰之中,生命定格在28岁。1958年的大年三十。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在陈毅元帅和粟裕大将的陪同下,冒着鹅毛大雪来到桧仓郡志愿军烈士陵园,在毛岸英烈士墓前,他抚摸着岸英的墓碑,哽咽地对阵毅元帅说:“岸英的牺牲,对党,尤其对主席,都是一个无法挽回的损失"。确实如此,失去儿子的毛主席在以后26年里,守着岸英的遗物度过了多少个思念儿子的不眠之夜,这是伟人也是一位父亲不需要安抚只有自己承受的锥心之痛!</h3><h3>我们这个旅游团绝大部分团友家里都有亲人赴朝参战或战后帮助朝方重建的志愿军,这是一群有着红色情怀的人,更是把烈士放在心上的人。在杨团的主持下,祭拜仪式开始,空气在此凝固,心情无法不沉重,我们面向毛岸英烈士半身铜像再一次肃立、默哀,三鞠躬,然后,西安志愿军老战士的儿子刘晋安老师、山西的郭学智老师和我代表大家发了言,我们用不太流畅的语言和未擦干的泪痕来缅怀毛岸英及每一位烈士,相对于正义和伟大,我们的生命早已被自己惯养得不堪一击了,就像郭学智老师所说:“看到这些坟墓,我们不能质疑,"站在烈士墓前,靠近了那些英雄,和烈士进行了一次心灵的对话,太多的悲怆,太多的感动,接受了一次灵魂的洗礼。毛岸英烈士及所有志愿军烈士们的牺牲,捍卫了我们袓国的尊严,确立了新中国在世界的地位和威信。志愿军刘老英雄在毛岸英墓前又一次的老泪纵横,大家的心为之震颤,也碎了一地,为什么岁月静好,其实是有先烈在为你负重前行和牺牲。英雄不朽!英魂长存!烈士们与日月同辉,和大地同在!</h3><h3>祭拜仪式结束后,许多团友绕墓园一周,瞻仰烈士墓,想再次把烈士的英名刻在心里,永远,永远。我从每一位烈士的坟茔前走过,当看到无名烈士碑时,泪水又一次打湿眼眶,他们是谁?他们的亲人在哪里?那些常常在黑暗处发出轻蔑质疑、抹黑英雄的公知们,试问你的良心何在?你们有什么资格评判烈士?这一座座坟茔下,曾经是一个个鲜活的年轻生命,许多十几岁、20几岁,当美帝国主义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在今天看来还是一群孩子的他们,告别亲人,义无反顾奔赴惨烈的战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我们民族的钢铁长城,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山河已无恙,英雄安息吧!祖国不会忘记,朝鲜人民更不会忘记,抗美援朝是一部志愿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写就的英雄史,让我们永远铭记中国人民志愿军伟大不可磨灭的功绩!</h3> <h3>(照片系团友拍摄)</h3> <h3>杨路团长制作</h3> <h3>志愿军司令部旧址距烈士陵园1公里,五分钟即到。下车后,我们在志司广场听朝鲜美女解说员做讲解,志愿军司令部机关是1951年8日迁驻桧仓郡的,一直到1958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全部撤出朝鲜回国为止。在桧仓郡驻扎7年多的时间。</h3><h3>1950年10月,刚刚进入朝鲜的志愿军总部机关驻扎在朝鲜朔州以东、北镇西北的大渝洞,在这里彭德怀、邓华、洪学智等首长指挥了第一次和第二次战役。二次战役打响的11月25日毛岸英同志在美机轰炸中牺牲,1954年他的忠骨迁至桧仓郡志愿军烈士陵园。驻扎大渝洞不到2个月的时间又进驻新成川西隧洞,但只住了两昼夜,就被敌机发现遭轰炸,随后志司被迫进行第3次迁移,这次迁移到成川郡君子里,在君子里指挥了第三次战役,这次战役志愿军将敌人打退到“三八线"以南,打第四次战役时,志司再次迁驻金化以北约10公里处的下甘岭的一个山沟里,第四次战役后,敌机轰炸频繁,志愿军司令部又一次移驻伊川西北上甘岭北麓的空寺洞,指挥发动了第五次战役,第五次战役结束后,转入了战略防御,最后移至桧仓郡山后一个废弃的矿洞后就再没有迁移过,总算安定下来。二年零九个月的朝鲜战争,志司经历了几度迁移,其间的艰难不是我们能够想象的,彭德怀等志司首长们,即要作战略研究和布署,又要带着志司机关人员安全转移和迁址,真是太不容易了,我不知道该用怎样的词藻来表达对老一辈军事家的敬意!</h3><h3> 朴导和解说员带我们进入石质大门,入口处没有任何标识,这大概是战时为了隐蔽和保密的需要。走过长长的通道,来到志愿军司令部作战室,洞内光线很暗,阴冷潮湿,一条长桌,十几个方凳,陈没非常简单。一面墙壁上挂着朝鲜上甘岭地区的作战地图,另一面墙上挂有两张志司首长与金日成主席合影的照片,还有金日成主席高度评价志愿军官兵的亲笔题字照片,他用中文写道:“中国志愿军弟兄们,你们留下的鲜血和贡献,朝鲜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朴导告诉我们,洞内的所有陈设都是原物,当年我们的彭德怀司令员和志司的首长们竟然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指挥千军万马,在美帝飞机投弹的轰炸声中,一封封电报从这里传出,成就了一个个经典的战例,中国人民志愿军以没有制空权的劣势打败了装备精良的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英名威震世界。今天在这里,并没有绚烂的美景可供游人观赏,可我们有幸目睹和触摸以往志司总部遗留的文物,跟着讲解员和导游去读历史,我们走过的脚印或许覆盖在了先辈曾经留下的足迹上,穿越时空和先辈有了一次灵魂的接触,我们仿佛听到了历史与现实相互碰撞的回声。走出洞口,来到司令部旁的大礼堂,主席台上悬挂毛泽东主席和金日成主席的画像,墙壁上同样挂有彭德怀司令员和金日成主席的珍贵历史照片,回眸两国军民并肩战斗的日子,牵手友谊,不语心相知,一路走来,风雨不离弃。我们的团友老师们在留言薄上写到:毛岸英烈士永垂不朽,中朝两国人民友谊万古长青!再见了,志愿军司令部,再见了,长眠在这里的烈士们,从今往后,我们心中又多了一个经常牵挂和想念的地方。</h3> <h3>蓝色小房子在战时是金日成主席来志司和彭总谈话的休息室</h3> <h3>志司广场的金日成主席、金正日将军像</h3> <h3>朝鲜美女用朝语解说,小朴导游中文翻译<br></h3> <h3>全体团友在志愿军广场听朝方解说员讲志司旧址的历史延革</h3> <h3>从石门进入长长的通道</h3> <h3>志愿军司令部作战指挥所</h3> <h3>金日成与彭德怀等志司首长合影</h3> <h3>金日成主席亲笔的中文题字</h3> <h3>团友姐姐们在志司指挥所与志愿军刘老英雄和女儿合影留念,意义非凡。</h3> <h3>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的休息室</h3> <h3>这里是停战后彭老总与金主席会唔的地方</h3> <h3>军用电话、桌椅、暖壶都是当年原物</h3> <h3>停战以后建造的志愿军司令部大礼堂</h3> <h3>礼堂内部主席台</h3> <h3>听朝方解说讲志司大礼堂的历史(照片系团友拍摄)</h3> <h3>刘老兵对朝鲜和志愿军烈士们如山一般的厚重情感,值得我们尊敬!(照片系团友拍摄)</h3> <h3>离别之际写留言(照片系团友拍摄)</h3> <h3>团友们与朝鲜美女解说员(左四)、小金导游(右一)合影留念 (照片系团友拍摄)</h3> <h3>告别志愿军司令部旧址,开始了返程,金导打着拍子和我们同唱志愿军战歌,雄赳赳,气昂昂,大家精神振奋,一路畅通无阻。回到平壤,前往牡丹峰北麓的朝中友谊塔参观。1959年,朝鲜人民为了铭记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志愿军烈士们,金日成主席和周恩来总理亲自选址在平壤市区建造朝中友谊塔,以供后人凭吊瞻仰。仰望塔尖,顶瑞的铜质五星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我们手捧鲜花,神色凝重,缓步走向朝中友谊塔,塔身正面是金日成主席亲笔书写的“友谊塔"三个大字,两边是描写志愿军英勇战斗与朝鲜人民支前的浮雕,朴导高声朗读了镌刻在基座上的碑文,大意是:高举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旗帜与我们一起并肩作战的志愿军烈士们,你们留下的丰功伟绩和用鲜血凝结成的朝中战斗友谊,在我国彊土上永放光芒!我们依次走上台阶敬献鲜花,向志愿军英灵三鞠躬,表达来自袓国的问侯和怀念,祈祷飘逝在异域的英魂天国永安!今日中国在世界之席位,是先辈们爬冰卧雪、浴血奋战打出来的,站在友谊塔前,触景生情,一种撞击心灵的感动,缅怀,崇敬,感恩,烈士精神永留心中!朝中友谊塔是属于中朝两国人民的圣地,在我们眼中高耸入云,铭刻在心!如果用现今的社会价值来衡量当年志愿军将士的英雄壮举值不值?那便是对先烈崇高信仰的亵读,当那些曾经的面孔在有些人的记忆中渐渐模糊时,请来这里绕塔一周,家国情怀或许真能浸入到血液里,哪怕是微于其微的流动,足可荡涤一切污泥浊水,净化龌龊的灵魂!</h3><h3>走进塔内,映入眼帘的几幅大型壁画,震憾着视觉,这是跨越时空的凝视,我们仿佛已经置身于战火纷飞的年代,一幕幕志愿军将士沃血朝鲜大地悲壮的故事呈现眼前,清川江两岸,长津湖畔,松骨峰,上甘岭,涌现出多少可歌可泣惨烈悲壮的英雄事迹。电影《上甘岭》《英雄儿女》巜打击侵略者》和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东方》等经典作品,曾经伴随着我们一路成长,永远挥之不去的英雄情结是我们不忘初心的动力。翻开塔内大理石台面上置放的两本中国人民志愿军牺牲烈士英名录,蔡正国,毛岸英,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杨连弟,代表着18万之多牺牲在朝鲜的志愿军烈士们,我们一页一页地翻阅,默默注视着一个个熟悉和不熟悉的光辉名字,脑海里浮现出战争、青春、生命、消亡这几个字眼,这些烈士都是母亲的儿子,孩子的父亲,妻子的丈夫,他们别离亲人,走上战场,把鲜血和生命留在了朝鲜,后人要永远记住他们,而不是一味地抹黑、质疑。我们全体在朝中友谊塔前面合影,只为一个信念,感恩先烈,学习先烈,更要无愧于先烈!</h3> <h3>朝鲜摄像为我们刻录的光盘部分内容</h3> <h3>离开朝中友谊塔,来到坐落在平壤市区的凯旋门,观之,须当仰视,其规模可谓首屈一指,非常有气势,据朴导讲朝鲜人民引以为傲的这个建筑比法国的凯旋门还高出10米,两边的门柱分别刻着1925一1945的字样,寓意金日成主席始于我国东北、投身抗日战争至光复朝鲜凯旋归来的年份。1982年为了庆祝金日成主席70岁生日而建造,也是朝鲜人民抵抗侵略、战胜敌人的一种精神象征。平壤是一座命运多舛的历史之都,在连年的战乱中多次被夷为平地,最后一次被战火蹂躏就是我们众所周知的朝鲜战争,重建后的平壤,虽然已经看不到战争的痕迹了,但朝鲜人民却以这样的建筑用震憾人心的方式来铭记历史,珍惜和平。</h3><h3>凯旋门广场干净整洁,街道也井井有条,领袖像和宣传画随处可见,市民悠闲自得,新鲜的空气,美好的景致,二次游览依然流连忘返,因为这个多色彩的城市,藏着惊艳世界的美。</h3><h3><br></h3> <h3>在大巴车上拍摄的平壤街景,糖果色的楼群与众不同。</h3> <h3>平壤第一高柳京大厦</h3> <h3>平壤电视塔</h3> <h3>离开凯旋门,旅游大巴载着我们到平壤的一所中学参观,在学校的操场上学生们正在集会,下午没课。据说朝鲜的中、小学校,学生上午是正常上课,下午要参加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也就是兴趣课,每个学生至少要学会一种乐器。感觉朝鲜的素质教育要比我们国内好很多,学习没压力,课业无负担,根据兴趣培养人才,全面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走向成功,这样的教学模式确实不错,咱们国家在教育这方面是否可以借鉴?走进教学楼,来到一个阶梯大教室,我们被安排观看学生表演,舞台装饰的华丽、温馨,孩子们在台上尽情表现,把最好的一面呈现给中国客人,她们多才多艺,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很是精彩,我们不时地报以热烈掌声,演出结束后,部分团友和可爱的小天使们合影留念,她们依依不舍地和我们招手告别,孩子们满脸羞涩纯纯的笑容,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位中国人,谁又能说写在她们脸上的不是幸福呢?相信大家都会从内心祝福孩子们,愿小美女们健康成长,永远快乐!</h3> <h3>告别平壤中学可爱的孩子们,这一天的行程就这样结束了,晚餐是极显朝鲜特色的烤肉,味道不错,羊肉?鸭肉乎?恐怕又是小金导游的口误,这个可爱的姑娘,总是把最烂灿的笑容呈现给中国客人,无论什么肉食,一定是没有污染的绿色食品,吃着放心,喝着朝鲜大同江啤酒,碰一下杯,期待明天新征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