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扬的美篇

扬扬

<h3>瓶子吹气球 </h3><h3>设计这一活动的灵感,来自于幼儿喜爱看的少儿电视节目“科学泡泡一一 </h3><h3>“瓶子吹气球”的科学小实验。小苏打、醋是我们常见的生活用品,气球也是每个孩子们都喜欢的玩具。但是小苏打和醋混合会产生的气体能够吹起气球,却是绝大多数孩子不知道的。因此这一活动对孩子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富有一定挑战性,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与科学视野。小苏打与醋的混合现象只是活动的载体,不是活动的唯一目标,活动诣在让幼儿亲历一次真实的探究过程,体验科学活动的乐趣,从而感觉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 </h3><h3>陶行知先生提出,对一个问题,不要先教给他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应该指导儿童,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利用这种经验来解决别的问题。结合课程游戏化的教学,鉴于此,在本次小实验中主要运用了玩中学快乐教学法,玩中学"主张"幼儿在前、教学在后”,不同于以往单纯的先传授知识再动手操作的常识教育。它不注重结果,不追求幼儿掌握准确的科学概念,而是激励幼儿从玩、做、想、试、用中去发现问题、探究知识、解决问题、体验快乐。在做做玩玩的轻松氛围中,“变接受性学习”为"自主建构学习",从而实现了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学习目的。玩中学、做中学、想中学、用中学、乐中学"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有机结合,而不是独立分割开来的,。</h3> <h3>实验材料准备:白醋,小苏打,小漏斗,量杯,塑料瓶,气球。</h3> <h3>白色粉末是什么? </h3><h3> 小苏打和水可以产生气体吗? </h3><h3> 怎么把气球套在瓶子上? </h3><h3> 气球怎么才能吹的更大? </h3><h3> 白醋和小苏打产生的气体叫什么? </h3><h3> 二氧化碳有什么用?</h3> <h3>我们的收获: </h3><h3>尝试用瓶子吹气球,更加直观的感知小苏打和醋混合产生了气体。找到了能够产生气体的材料,在瓶子吹气球的过程中会碰到问题需要动脑筋想办法,集体玩的时候会发生纠纷需要协商解决,这就发展了幼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人际间的协调能力。这些都是孩子上学和走上社会以后不可或缺的可持续性发展能力。 </h3><h3>让气球吹得更大,进一步验证产生气体的多少和材料的用量有关。如果再做一次,你打算怎样才能把你的气球吹得更大呢?幼儿在总结上次实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第二吹气球游戏,体验成功的乐趣。有了第一次的体验,他们会做的更投入、更认真、更成功。教师可借机对幼儿进行“只要用心思考、反复实践,任何事情都会一次比次做的更好”这样的情感渗透。</h3> <h3>​ </h3><h3>孩子们学到的科学知识远非如此,我也在与孩子们共同的学习中获得了许多新的体验和收益。我想:真的是活到老、学到老!生活就是最好的课堂,只要我们时时刻刻做个有心人,用积极、新鲜的视野去看世界,世界展现给我们的就是美丽、就是收获、就是知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