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观察时间:2019年4月 </h3><h3>观察地点:小三班</h3><h3>观察人物:倪俊熙</h3><h3>观察老师:乔老师</h3><h3> 某一天的中午,我看到俊熙和班上的一个小朋友在抢一个小椅子,两个人都很不开心,在僵持着,询问以后才知道俊熙说这个小椅子是他搬来的,他要坐,另外一个小朋友说是他先看到的,最后经过我的劝说,他们都各自又去搬了小椅子坐。</h3><h3>观察分析:</h3><h3> 儿童这个时候的这种表现,其实并不是自私的表现,而是自我意识发展的表现,儿童可能会看到什么都振振有词说我的我的,成人不能过多的去矫正,干涉,这是儿童构建自我的开端。</h3><h3></h3> <h3>观察时间:2019年4月 </h3><h3>观察地点:小三班</h3><h3>观察人物:李清石</h3><h3>观察老师:乔老师</h3><h3> 观察事件:石头最近有点顽皮,别看他是个顽皮的男孩子,可要是做错事被老师批评了,马上就会眼泪汪汪呢,午睡的时候,石头故意打了一下浩宇,浩宇跑来告诉我:“老师,石头打我了。”我便把石头喊过来,跟他说:“石头,老师要批评你了,你知道批评你的原因是什么吗?”一听到我说要批评他石头眼睛就开始红红的,眼泪都在眼眶里打转了,委屈地说:“因为我打浩宇了。我知道错了,我以后再也不打小朋友了。”然后我就帮他擦擦眼泪,告诉他打小朋友是个错误不好的行为,知错就改的小朋友还是个好孩子。</h3><h3>观察分析: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未免会有一些不好的行为发生,在引导幼儿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前,老师的理解和尊重更容易让幼儿接受,从而能更好地让孩子认识到并且改正自己的错误,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只要能够知错就改,就是最棒的。</h3> <h3>观察时间:2019年4月 </h3><h3>观察地点:小三班</h3><h3>观察人物:邱艺帆</h3><h3>观察老师:乔老师</h3><h3> 观察事件:艺艺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小朋友,特别乐于助人。户外活动结束后有的小朋友没有将物品归位,艺艺小朋友会主动帮忙放好,有时艺艺也爱帮助老师…,不得不说艺艺是老师的得力小帮手。小朋友们也很喜欢她。</h3><h3>观察建议:乐于助人是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培养孩子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就要在孩子身上培养起对他人的爱。通过各种具体活动,使孩子关心和热爱自己的父母、周围的成人和小朋友,对别人有同情心。现在,有的孩子接受了父母和周围人们过多的爱,而缺少爱别人之心。这是一种危险的倾向,发展下去就会形成“自我中心”性格,自私、任性,甚至发展成为粗暴的行为。其实,爱不应该是单向的,而应该是双向的。不仅父母爱孩子,还要培养孩子从小爱别人,使孩子心地善良,能把别人的不幸当作自己的不幸,从心灵深处关心别人。</h3> <h3>观察时间:2019年4月 </h3><h3>观察地点:小三班</h3><h3>观察人物:宗楷博</h3><h3>观察老师:乔老师</h3><h3> 观察事件:楷博小朋友学习很棒,学东西也快。上课的时候回答问题也很积极,但就是注意力不集中,需要老师再三提醒才能回过神来。</h3><h3>观察分析:现在幼儿时期比较敏感,楷博很聪明,就是注意力不怎么集中。家长和老师要给予及时的提醒与肯定,让孩子克服敏感期</h3><h3>措施</h3><h3>1:注意力不集中是幼儿不良的习惯,所以我们要培养孩子注意力集中的好习惯。</h3><h3>2:积极与幼儿交流沟通,让幼儿慢慢养成集中精力的好习惯</h3> <h3>观察时间:2019年4月 </h3><h3>观察地点:小三班</h3><h3>观察人物:崔峻瑞</h3><h3>观察老师:乔老师</h3><h3> 观察事件:早上做完早操上来后,峻瑞就要和我“抢活”干了,先是摆好小椅子,又开始说了起来:“请小朋友们安静”,。”原来,是因为早上请他做小班长了。我问他:“老师现在没有请你做小老师 ,你现在是小班长。”他就说:“老师,我是小班长,我来帮你管小朋友们。”到了下午游戏时间,我组织这一组小朋友玩积木,他却说:“我不想玩。”我问他那你想做什么,她说:“我是小班长,我想帮老师 看管小朋友们。”</h3><h3>观察分析:峻瑞这是进入了身份确认的敏感期,他给自己一个又一个身份。这种现象是因为他开始崇拜某一偶像,希望自己就是那个偶像。这个身份确认的过程中,可以观察到他开始透过自己的偶像来表达自己。</h3> <h3>观察时间:2019年4月 </h3><h3>观察地点:小三班</h3><h3>观察人物:李煜宸</h3><h3>观察老师:乔老师</h3><h3> 观察事件:户外活动时间到了,我带着小朋友们下楼散步。看到煜宸到最后一阶楼梯时,又退回去,爬到二阶楼梯时转身往下跳,动作轻巧。等他跳下来后,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我记得煜宸以前是从最后一阶楼梯往下跳到后来两阶楼梯往下跳。</h3><h3>观察分析:当煜宸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开始喜欢从高处往下跳。这个过程除了在感受空间的大小外,他还在用他的皮肤、他的肌肉、他身体所有的东西来感知这个空间有多大、多高、多远。煜宸发现自已从这个高度往下跳的时候,心理已经能够承受了,就会跳下去。他透过经验发现对这一空间高度得到把握,能够再一次承受,就会探索更高的空间。所以对空间的把握,完全取决于一个人在心灵上能够承受多大的一个空间的状态,这决定了儿童未来对这个世界的探索能力,为未来发展埋下了非常重要的基础。</h3><h3>观</h3> <h3>观察时间:2019年4月 </h3><h3>观察地点:小三班</h3><h3>观察人物:许凤展</h3><h3>观察老师:乔老师</h3><h3> 观察事件::今天带小朋友进行户外活动,他们一个个都玩得很高兴。忽然,听见传来了哭声。我赶紧寻着声音望去,看见展展正站在那里哭。我马上跑过去了解原因,并安慰他不要哭了,听了他的讲述后,我明白原来是因为有人抢了他的球,展展告诉我他刚才把球放在一边,去小便了,回来后就不见了,也不知道是谁拿走的,找来找去又找不到,想想就哭起来了。我安慰他说:“幼儿园的玩具是大家的,球不见了,可能是其他小朋友拿去玩了啊,你可以玩其他的玩具嘛,那边还有小车,还有足球,都可以玩啊。”听我这么一说,他倒也不怎么伤心了,可展展还是说:“可是那个橘黄色的球是我先看见的。”我告诉他,同伴之间应该互相谦让,你玩会儿我玩会儿才高兴嘛。展展听了似乎明白了,擦擦眼泪高兴地去玩去了。</h3><h3>观察分析:幼儿心理的占有欲是很强的,他觉得这件玩具是他先看到的话,就一定</h3><h3>要自己一个人先玩得尽心了才肯让给他人玩。这时,我们应该及时地引导他们,愿意与他人一起分享玩具,在以后的活动中培养幼儿相互谦让的精神,在户外活动前要强调活动规则,提醒幼儿活动时应注意的事项等,这样可以避免有些事故的发生,保证活动的正常进行。</h3> <h3>观察时间:2019年4月 </h3><h3>观察地点:小三班</h3><h3>观察人物:刘皓硕</h3><h3>观察老师:乔老师</h3><h3> 观察事件:❤️户外活动时间到了,小朋友们在有序的排队等待着</h3><h3>硕硕在自己的位置上离开一会儿后又回来了,。 突然插在了峻瑞的前面,于是有了下面这段对话:</h3><h3> 峻瑞:“刘皓硕,你不能插队。”</h3><h3> 硕硕:“老师,我想站在这里。”</h3><h3> 老师:“请你自己想办法解决。”</h3><h3> 硕硕:“峻瑞,我可以站在这里吗?”</h3><h3> 峻瑞:“不可以,因为你刚才离开。”</h3><h3> 硕硕停顿了一下,说:“好吧”</h3><h3> 然后硕硕排在了峻瑞的后面。</h3><h3>观察分析:</h3><h3> 硕硕通过自己的询问得知了结果并接受,这比成人帮助他带来的收获更多而且孩子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只要给孩子讲清楚规则并遵守即可。</h3> <h3>观察时间:2019年4月 </h3><h3>观察地点:小三班</h3><h3>观察人物:关湘茹</h3><h3>观察老师:乔老师</h3><h3> 观察事件:优优是一个动如脱兔,静如处子的小女孩,所以她有很多时候,都是一个人静静地坐在那里,我始终觉得,一个喜欢安静独处的人,观察力一定是很敏锐的。果不其然,她特别容易发现一些细小的事物,一些常常被我们大人忽略的事物。比如:地上残留的超轻粘土,一根细小的小线头,一片很不起眼的小纸屑,丝毫不会引起我们成人的注意,可是优优小朋友每次都能注意到这些细小的事物。</h3><h3>观察分析:</h3><h3>对儿童来讲,观察和抓、捏细小东西本身,就是在发展他们小手的肌肉和手眼协调能力,而这就给以后发展他们的精细动作打下了基础。孩子就是在这些东西上,探索和发展着他们的触觉和视觉能力。</h3> <h3>观察时间:2019年4月 </h3><h3>观察地点:小三班</h3><h3>观察人物:许煜竺</h3><h3>观察老师:乔老师</h3><h3> 观察事件:竺竺是一个特别乖巧懂事的孩子,有时候也特别腼腆</h3><h3>今天我们上蒙氏课的时候,老师讲完了要请一名小朋友上前操作一下,其实她想上来操作,但是不好意思说,看到她跃跃欲试,就直接点名请她来操作了,当时她的脸上就漏出了笑容,有时候孩子有想法,但是不敢表达出来,希望竺竺以后能够把自己想说的想做的及时表达出来,一起加油</h3><h3>观察分析: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并提供他施展的平台。当孩子经过不断的努力,在尝试中收获进步和成绩时,自信和快乐就会随之而来。</h3><h3>观察建议:建议家长在家多鼓励孩子,多听一听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h3><h3></h3><h3></h3> <h3>观察时间:2019年4月 </h3><h3>观察地点:小三班</h3><h3>观察人物:王帅童</h3><h3>观察老师:乔老师</h3><h3> 观察事件:帅童是个有礼貌的孩子,老师说的话她都能记住,而且运用的很好,有一次帅童小完便的时候裤子提不好了,她说道:“老师,我裤子提不上了,能帮帮我吗”,哈哈,我说“当然可以”,在平时跟她相处的过程中可以看出,懂礼貌的小朋友很招大家喜欢呢,这离不开家长的影响。</h3><h3>分析与措施:好习惯的养成,不是靠说出来的,而必须通过不断地练习才能形成。在告诉孩子什么是礼貌之后,父母要创造条件,让孩子在多次重复的基础上,自觉地去做,习惯成自然。让孩子明白,你愿意在他对你有礼貌时答应他的要求,而不喜欢听到他命令你。这当中要注意的是,你自己与孩子说话,也不要用命令的语气,因为,孩子的模仿力是极强的,父母就是他人生最重要的第一任老师。你应该经常对你的孩子说“请”、“谢谢”,让他明白礼貌用语是日常交流的一部分。</h3> <h3>观察时间:2019年4月 </h3><h3>观察地点:小三班</h3><h3>观察人物:陈瑾</h3><h3>观察老师:乔老师</h3><h3> 观察事件:早上我在倒水喝的时候,珺喆跑过来看了一会儿,问我:“老师,这个水烫不烫呀?”我说:“这是热水,喝的时候小心些。”“知道了老师,原来桶里的水都倒掉了吗?”我说对呀,桶里的水都会被小朋友喝到肚子里,多喝水对身体有好处!珺喆学着我说话“喝水对身体好!”一直到我把水倒完,珺喆才停止了她的提问,真是个好奇宝宝!</h3><h3>观察分析: 我们大人常常会忽略周围环境中的微小事物,但是孩子常常能捕捉到个中奥秘。他们对周围环境充满好奇,而且当他们有不明白的地方会缠着妈妈问东问西。此时,正是我们培养孩子对事物观察入微的好机会,带着疑问和想法去认知世界,我们要重视孩子问的每一个“为什么”!</h3> <h3>观察时间:2019年4月 </h3><h3>观察地点:小三班</h3><h3>观察人物:曹正兴</h3><h3>观察老师:乔老师</h3><h3> 观察事件:康康小朋友平时比较安静,话也说的较少,做事缺乏自信,常常怕自己做的不好或者做错,遇到困难也不肯主动找老师或者同伴帮忙,老师知道他的个性后,常常在集体活动时给予一些鼓励和肯定。</h3><h3>观察分析:康康的个性要强,总想把事情做好,但是心理承受能力较弱。怕出错,怕被批评,所以不敢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平时多关心孩子,多和孩子沟通、交流,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克服害怕、紧张的心理状态。</h3> <h3>观察时间:2019年4月 </h3><h3>观察地点:小三班</h3><h3>观察人物:李佳音</h3><h3>观察老师:乔老师</h3><h3> 观察事件:佳音是我们班新来的小朋友,刚来到朵朵班就适应的很不错。 这一天我佳音小朋友上课坐的很直,我赶紧表扬了她,没想到整个10分钟的听课中,她都在全神贯注的认真听讲,我又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对她进行了表扬。看到她兴高采烈的表情,我的心里也格外的开心。</h3><h3>建议:作为教师要及时发现幼儿的优点适时的给予鼓励和表扬。同时在发现幼儿的缺点的时候,也要找到教育的突破口,对幼儿进行正面的引导,</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