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伙伴一起慢慢变老》

知秋

<h1>  中秋月圆群,建于2016年中秋佳节,为了纪念这个日子,取名为《中秋月圆群》。这里聚集着我的儿时伙伴街坊邻里,小学初中高中的同学,甚至还有儿时一起上幼儿园的"小朋友"!曾记否,我们一起捉迷藏,跳皮筋,跛房子,捕蜻蜓,抓知了…同在一个校外学习小组,唱歌跳舞,讲故事,忆苦思甜吃糠粑⋯</h1><h1> 我们有着共同的记忆,在一起有聊不完的话题。有微信真好!将时间和空间把我们紧紧相连,同在一个群,无论你身处何地,发个问好,传张照片,就会拉近彼此的距离,希望在今后的人生旅程中,我们不忘初心,手牵手地一起走过!</h1> <h1>2019年暮春,欢迎儿时伙伴周勤、学健同学入群!</h1> <h1>我们从小就喜欢在江边玩耍</h1> <h3>找童年的感觉</h3> <h1>大碗厨酒店是我们的聚餐食堂</h1> <h1>为周勤熊学健二位同学"回家"干杯!</h1> <h1>2019初春为月英进京带孙饯行</h1> <h1>2019.5 分别四十七年的李华侬老师、黄利云老师在荔湾酒店相聚,共叙师生情!</h1> <h1>2018夏天,与78岁高龄老人黄利云老师同乐!</h1> <h1>新世界K丅V</h1> <h1>冬季江滩拍美片,感谢张裕德摄影师为同学服务!</h1> <h1>为杨月英王汉云进京饯行</h1> <h1>2017年正月,在大汉风情共进晚餐,这里是小品《魏伯函拿脉》即兴表演的起源地。</h1> <h1>杨月英进京上岗</h1> <h1>《中秋月圆群》建群一周年纪念活动花絮</h1> <h1>签名留念</h1> <h1>大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指挥赵淑华。</h1> <h1>表演三句半,夸夸中秋月圆群。</h1> <h1>口琴独奏 伴舞赵淑华</h1> <h1>相声《忆同学少年》</h1> <h1>玩儿时的游戏</h1> <h1>三大美女都会摆谱</h1> <h3>骑马射剑儿时爱玩的游戏</h3> <h1>快乐的平安夜,每人手拿一个大苹果嗨起来!</h1> <h1>一群圣诞奶奶们,头戴圣诞帽,身穿大红衣,为我们儿时伙伴、街坊邻里加同学的亲密聚会,增添了喜庆带来了福气!</h1> <h3>同学们合影照片</h3> <h1>2017年腊月,姐妹们到敬老院,带上油米面条和糕点等慰问老人!</h1> <h1>为老人们唱歌</h1> <h1>给敬老院写对联,送去节日的祝福!</h1> <h1>与院长王少荣合影</h1> <h3>城南新区一聚</h3> <h1>2017年在美女成伟铃家中过六一</h1> <h1>2017年在金阳光酒店吃年饭</h1> <h1>我们是一起下乡的知青,同吃同住同劳动。</h1> <h1>七姐妹中的"五朵菜花"</h1> <h1>建群后第二次相聚人在增加</h1> <h1>2016.10刚建中秋月圆群第一次聚会,庆祝发小们有了团聚的平台。</h1> <h1>用图片记录着我们一起变老的样子</h1> <h1><br></h1><h3><br></h3><h3><br></h3><h1><br></h1> <h1>美篇以倒叙的形式,记录了我们儿时伙伴加同学,每一次相聚的开心时刻,分享快乐时光,留下美好回忆!</h1> <h1>发起建群人:吴桂珍</h1><h1>群 主 :廖爱云</h1><h1>后 勤 主 任:杨月英</h1><h1>秘 书:吴桂珍</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