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总有些时候,心情莫名低落,也说不上来到底是因为什么而烦心,就觉得生活真的好难,太多压力和责任担在肩上,喘不过气来。</h3> <h3>想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喊几声,想抛下一切去一个陌生的城市安安静静呆几天,可总有那么多事情等着自己去做,总有那么多无可奈何和身不由己。</h3> <h3>我们都习惯了每天扮演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但心里的苦和累,只有自己知道。其实有时候想想,为什么要把自己逼得这么紧呢?</h3> <h3>听个故事吧:</h3> <h3>有个中年人,觉得日子过得十分沉重,想寻求解脱之法,就去向一位智者求教。<br></h3> <h3>智者听了他的来意,给了他一个背篓让他背在身上,指着前方一条蜿蜒崎岖的小路说:“每当你向前一步,你就弯下腰捡一颗石子放在背篓里,感受一下。”</h3> <h3>这个中年人遵照智者所说的,每走一步,就捡一颗石子,没走多远背篓已经装了小半,压在肩上的重量越来越沉,走起来也愈发费力。</h3> <h3>等到背篓装满大半,他实在背不动,就折返回到了智者那里。智者看他满头大汗的狼狈样子,笑着问:“感觉如何?”那人回答:“石子越来越重,太累了。”</h3> <h3>智者说:“每一个人来到世上,又何尝不是背负着一个空篓子行走在人生路上呢。遇到桩桩件件的事、形形色色的人,就如同捡起一颗一颗小石子丢到背篓里。想得太多、放不下的太多,心里的担子就会越来越沉,怎么能不累呢?”</h3> <h3>不知道你有没有像我一样,从智者的话中,看到自己的影子。</h3> <h3>如果把太多人、太多事都装进生命里,那势必会增加自己的负担。我们总想着得到更多装下更多,却忘了,只有适时清理行囊,才能轻装上阵,走得更远。</h3> <h3>所以啊,有些想不通的事就暂且放下吧,有些看不透的人也别继续纠缠了。不开心的时候更别固执在坏情绪里,转移注意力去做点别的事情,或者拉上窗帘好好睡一觉,尽可能地调整好自己的状态。</h3> <h3>你要记得,只有你才是自己人生的主宰,要懂得“舍弃”和“放下”的重要性。少一点纠缠,才会多一点自在,也唯有这样,你才能真正放过自己。</h3> <h3>有一次和一位朋友聊天,她说了一句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话:</h3> <h3>“人的不快乐,大部分都是庸人自扰。盲目攀比,比输了心情;想得太多,想输了人生。”</h3> <h3>其实静下心来思考,哪有人的生活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都有自己必须要吃的苦,要经历的磨难和历练。这些事在发生的当下也许并不是那么让人愉快,但事后冷静了想想,为什么会生闷气甚至萎靡不振好长时间?根本就不值得。</h3> <h3>毕竟,身体是自己的,气出病来,可真的没人替。再没什么,比一个健康的身体更重要的了。</h3> <h3>别人说什么、做什么,那是他们的事,我们无权干涉别人的言行,但我们可以安抚自己的心,让它不要因为外界的干扰而烦躁不安。心若小了,小事也成了大事,郁结难开;心若大了,大事也成了小事,不足挂齿。</h3> <h3>别总是盯着自己没得到的,多想想自己已经拥有的。抱一颗简单的心,去简单地活,才更容易遇见快乐。</h3> <h3>每个人都会遭遇困境,每个人都不是生来坚强、自带盔甲。</h3> <h3>“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人这一辈子,满打满算也就三万多天。尽可能让自己活得舒心,就是最好的生活方式。</h3> <h3>要记得,这趟名叫人间的旅途,一生只此一次,一次就是一生,没有彩排,更没有重来。所以,没有多少人值得你纠结烦躁,更没有多少事值得你放弃好心情。</h3> <h3>往后余生,收好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去爱值得爱的人,去珍惜值得珍惜的事。</h3> <h3>不勉强,不纠缠,用简单豁达的心态,过快乐从容的生活。</h3> <h3>此刻醒来,这一天已经拉开序幕。昨日晚听著名作家贾平凹的关于他50岁时的人生感悟的播放,六个字:想开,随性,放下。不是什么什么的心灵鸡汤,洗大脑一类,是自己体验了通过笔写书里共勉,作家也是普通老百姓,他也知道保养身体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到这个知天命的年龄段,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储蓄】......当我刚刚步入社会,参加工作时,我姥姥给我一个存钱匣,配上一把锁,每月工资,每季度奖金,全年的奖金等等都存在那,等攒够了一个数,就送去银行存一张大面额,那时不知道存钱的意义何在,直到我结婚时,这一大笔钱有了用途。那时除了去新华书店买书,没学会去花其它的钱,爱攒着钱,还爱攒东东。那时我和姥姥在金钱的方面无任何大碍,两个人是典型的守财奴[呲牙][呲牙] 如今我到了知天命的阶段,钱财对我不在有莫大的吸引力,因为同样我不知道钱财换成了房子和车子,对我身心健康带来多少好处。</h3> <h3>我希望自己能够清醒理智一些些,去【储蓄】健康,当零件因为没有好好珍惜和保养,各个部位开始罢工,时不时就让你难受难受╯﹏╰一阵子,这么贵,不好修复和换件。那就不要继续这样磨损下去了,缓冲一下,给自己一个调养期,慢慢地,慢慢地恢复,我想余生,不想让儿子看到病恹恹求照顾的妈妈,最好留在记忆里的都是那生活中积极向上妈妈形象,这样我,下一步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前行的动力!活着的意义在于不断自省中,不断努力不歇的学习进步中......</h3> <h3>想开,随性,放下。。。。。</h3> <h3>喜欢我的朋友可以加我微信,旅行家带你带家走天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