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古韵南乐 塑故乡情怀——南乐县三实小赴仓颉故里研学旅行

婉儿

<h3>  中国汉字文化源远流长,作为华夏子孙我们寻根问祖,溯源汉字。4月28日这一天,阳光明媚、春暖花开,南乐县第三实验小学的学生怀着美丽的心情开始了他们研学之旅,一起去参观造字圣人的故居——仓颉陵庙,一起去探寻追溯汉字的历史渊源。<br></h3> <h3>  旅行不止诗和远方,还有你的安全和背后家人牵挂你的目光。因此,出发之前王占岭副校长对孩子们进行安全教育,并强调本次研学旅行,以旅游的形式进行研学,同学们一定要学有所获。</h3><h3> 孩子们将王校长的嘱托深深记在心里,并喊出了本次研学旅行的口号,以表他们积极学习的决心!</h3> <h3>  要出发了,孩子们个个雄赳赳,气昂昂,无不彰显着三小少年的精神面貌!大家有序上车落座之后,难以抑制内心的兴奋与激动,或是群体高歌,或是谈笑风生,好不热闹!</h3> <h3>  大概半个小时的路程眨眼间便到了,孩子们在仓颉陵庙的第一道门坊——“字圣”坊前集合。看我们全体师生,多气派,这就是三小风采👍👍👍为之骄傲!为之自豪!</h3> <h3>  讲解员告诉我们仓颉庙始建于公元154年,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我们首先进入仓庙的第一个院落,来到了东厢房,名“谷雨轩”。东厢房是仓颉造字故事展览,是中国现在唯一仓颉造字故事陈列。孩子们用心地看着,认真地听着,细心地记着……</h3> <h3>  接着我们来到了仰圣门,解说员告诉大家之所以叫仰圣门是因为我们跨过这道门后就可以看到字圣仓颉了。门两侧是用透明玻璃包裹着的明代雕刻石柱,正面是一副对联,其他三面是三幅图画,石柱雕刻非常精美,它不仅具有较高的考古价值,而且在明代末期的石雕艺术当中也堪称佳品。</h3> <h3>  接着我们来到了万古一人殿,是仓庙的中心建筑,大殿里供奉着仓夫子的金身塑像。殿门外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北宋名相寇准所题的日月联“盘古斯文地,开天圣人家”。走进大殿,四周的墙壁上是十四位为中国汉字作出巨大贡献的代表,从中我们可以看见文字发展的两条途径,无不显示着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h3> <h3>  接着又来到了造字台、仓颉陵、故宅井、“三教之祖”和“万圣之宗”两通大方碑……孩子们一路看一路记,时不时跟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h3> <h3>  快乐的时光总是弥足珍贵,短暂的经历总是耐人寻味!当孩子们还沉浸在汉字文化的魅力时,我们已经来到门外。回到车上,孩子们多了一份感悟和思考,憧憬着下一次的研学旅行。</h3> <h3>  近年来,我校综合实践活动全面推进、不断深化,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学旅行也已经成为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h3><h3>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中国传承至今,家喻户晓的教育古训。研学旅行,我们永远在路上,南乐县第三实验小学的孩子们探索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止!<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