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蒲州,在高德地图上要放大到两公里范围才能找到的地方,很不起眼。因为现在它只是山西运城永济市下辖镇而已。然而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民国时期阎锡山修筑同蒲铁路时,北到大同,南到蒲州,它还是赫赫有名的。再往前追溯,清、明、元、宋各朝代,蒲州也是当今地级市的规模,尤其是唐代其身份更是显赫,是如今的直辖市,与当时的长安、洛阳、太原平起平坐,真的是挺牛的。眼前的国道曾经是古代的驿道,“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正是从这里奔往长安的。</h3> <h3>蒲州古城遗址属于山西永济市,位于黄河东岸。传说舜曾建都于此,唐代曾两次被建制为中都,持续繁荣昌盛了一千多年。1957年做为三门峡工程设计中的淹没区,城中的主要古建筑被拆除,居民迁徙一空,然而令人扼腕叹息的是,三门峡的水位最终没有</h3><h3>达到设计水位,一场无水的淹没,使得千年古城沦为废墟,如今的蒲州城只剩下半截城墙、一座鼓楼和段段残垣断壁,用满目苍凉向游人们诉说着昔日的辉煌。</h3> <h3>蒲州坐落于黄河东岸,自明朝以来,黄河历次改道,如今站在渡口已看不到波涛滚滚的黄河之水。黄河的西岸就是陕西的境地,解放以后黄河向陕西一侧移动了数里为山西运城平添了数十万亩良田。伫立于此才知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典故的出处。</h3> <h3>鹳雀楼,又名鹳鹊楼位于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据说因鹳雀栖其上而得名。鹳雀楼是中国四大名楼之一,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齐名。</h3> <h3>鹳雀楼始建于南北朝,毁于元初,重建于上世纪末,是当今最大的仿唐代建筑。唐宋时期文人墨客登楼赏景留下了许多不朽诗篇,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更是名留青史,时至今日,几乎任何一个上幼儿园的孩童都能清晰的背诵这首脍炙人口的五言绝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h3><h3>诗以楼作,楼因诗名。一首诗,成就了一个伟大的诗人,一座楼成就了这首诗。</h3><h3><br></h3> <h3>登楼远眺,涛涛黄河之水一泻千里,前有古人,后有来者,欣然登楼体会一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感觉。</h3><h3><br></h3> <h3>蒲津渡口始建于唐代,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黄河渡口。在这里完整的出土了唐代铸造的四尊铁牛,是当时蒲津浮桥的镇桥之宝。铁牛是用作拴铁索用,铁索连舟便成了浮桥。</h3> <h3>普救寺位于蒲州古城城东。始建于唐武则天时期,原名永清院。元代王实甫《西厢记》中说的红娘月下牵红线,张生巧会崔莺莺的故事就发生在普救寺内。历经岁月沧桑,寺内的壂閣僧舍都已毁塌湮没,唯有舍利砖塔依然耸立坡岗之上。上世纪80年代当地政府根据唐代寺院的布局和西厢记故事描写的情景修复了普救寺。随着《西厢记》故事的流传,使得这个“天下佛寺不言情,唯有永济普救寺”的佛家圣地名声大噪,寺内的舍利塔也改名为莺莺塔。其实不到普救寺,有几个人知道张生、崔莺莺。红娘倒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h3> <h3>普救寺内所到之处的护栏铁链上,一把把写有永结同心,刻有男女姓名的同心锁密密麻麻,环环相扣,成为普救寺一道独特的景观。它是一种虔诚的祈祷,更是永恒的承诺。</h3> <h3>解州关帝庙位于运城解州镇,5A景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现存始建最早、规模最大、档次最高、保存最完整的关帝庙宇。</h3><h3><br></h3> <h3>解州是关羽的故乡,关帝庙兴建的历史颇早,远在陈隋之际,解州关帝庙已经修建,宋元明清各朝代又对关帝庙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重建、扩建。现在我们见到的关帝庙是清朝康熙年代的建制。300多年的建筑群,没有过多的修缮,原址原貌,更显岁月沧桑,在国内还是罕见的。</h3> <h3>关帝庙主殿崇宁殿,环绕殿周有26根盘龙石柱,雕刻粗犷有力,至今色彩斑斓。</h3> <h3>经过数百年风吹日晒,锈迹斑斑的铁狮子仍傲然昂首,向游人显示昔日的辉煌。</h3> <h3>陕州地坑院位于三门峡市陕州区张汴乡北营村。做为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民居建筑,是我国特有的四大古民居建筑之一,地坑院蕴藏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被誉为“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h3> <h3>进入地坑景区,只闻人言笑语,不见村舍房屋。“进村不见人,见树不见村”。地坑院的建造看似非常简单:在平坦的黄土地上挖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大坑,然后在大坑的四周挖出若干个窑洞,从一面墙壁挖一个陂道通向地面,在通道进入院落的地方装上木门,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地下四合院。地坑窑洞具有坚固耐用,冬暖夏凉,挡风隔音,抗震的特点防震。有的地坑院已有上百年的历史。</h3> <h3>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造就了陕州地下窑洞。对于久居大城市,成年累月被高楼大厦,钢筋水泥包围的人来说,地坑院真值得一看,体验一下当地人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接接地气,别有另番情趣。</h3> <h3>龙门石窟是东方雕刻艺术的瑰宝,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景区。它与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h3> <h3>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400余年之久。密布于伊水河两岸的峭壁上,南北长达一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在我国众多的旅游景点中,龙门石窟是为数不多的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景区之一。</h3> <h3>龙门石窟经过1000多年的岁月洗礼,石窟雕像出现大量风化、崩塌和脱落。但是最严重的是人为的破坏和蓄意盗凿劫掠。四次灭佛运动和战乱,龙门石窟遭受严重破坏,到处千疮百孔,满目疮痍,其现状让人惨不忍睹。值得欣慰的是,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期间,在那个破四旧,立四新的年代,龙门石窟受到当地红卫兵的保护,毫发无损。龙门石窟保住了,真是个奇迹。全国不知道有多少古迹,被狂热、冲动、野蛮的毁灭了,给后人留下了千古遗憾。</h3> <h3>白园,说白了,就是白居易的墓园,位于伊水河畔的龙门香山上。当初白居易做河南尹时,自掏腰包修缮了香山寺。生前遗嘱死后葬于香山寺,家人依照他的意愿将他埋葬在龙门东山琵笆峰上。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在琵笆峰上对其墓加以扩建,建成了白园。</h3> <h3>弹指一挥间,悠悠千余载。香山有幸埋千古诗人,诗人有幸长眠青山绿水之间。拜谒白公墓,令人情不自禁的想起白居易那些千古流传的不朽诗篇。仅录一首为此留念: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h3> <h3>白马寺位于洛阳市洛龙区白马寺镇,创建于东汉年间,为中国第一古刹,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现存的遗址古迹多为元、明、清时所留。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寺院、国家首批4A级景区。</h3> <h3>白马寺的名字来自“白马驮经”的典故。白马寺山门外,左右相对有两匹石马,大小与真马相当,这是两匹宋代的石雕马,是真正的古物,对现代人来说弥足珍贵。千百年来风吹日晒,仍旧龙马精神。洛阳龙门石窟与白马寺同属佛教圣地,给人感觉却大不相同;龙门石窟给人感觉上的震撼,白马寺给人心灵上的陶冶。</h3> <h3>晨曦初露时敲钟,红日西沉时击鼓。它是僧人作息的信号,也是佛事活动兴盛的标志。据说钟声响起时可传及几十里,钟声洪亮,余音袅袅。“马寺钟声”被誉为洛阳八景之一。</h3> <h3>平顶山博物馆门前的街道上,两个保洁员正在清扫人行道。如此精细的作业,全国绝无仅有,让人大开眼界。</h3> <h3>在河南信阳有一座鸡公山,历史上就与庐山、北戴河、莫干山并称中国四大避暑胜地。是我国著名的游览避暑景区,有“青分楚豫,气压嵩衡”之美誉。早在清末民初,鸡公山先后有23个国家的传教士、商人和中国的官僚、军阀在山上修建了500多栋避暑别墅,风格迥异,堪称建筑奇观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公共租界。</h3> <h3>百年苍桑,只今余几,仅存的百座别墅散落在群山峻岭之中,显露着沧桑岁月留下的痕迹。山水依然,过客匆匆,让后人留下无穷的感叹。</h3><h3><br></h3> <h3>报晓峰又叫鸡公头。它是鸡公山的主要景点之一。报晓峰因酷似一只引颈啼鸣的雄鸡而得名,站在峰顶可一览全山风貌。</h3> <h3>报晓峰半山腰有一石刻“天下第一鸡”。因为山高路险,登到山顶的路被铁栏围住,游人到此只能望顶兴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