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画阅尽皖南山水

见微知著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进黄沙始到金。自2014年 4月20日,“徽州风韵——章飚中国画展”在北京荣宝斋隆重举办,到2017年8月9日《人民日报》“大地”副刊登载,再到《红旗文摘》2019年第五期封底整版刊出,新安画派的领军人物章飚近年来硕果累累。古稀之年依旧笔耕不辍,令人感佩!(下图是2014年4月20日北京荣宝斋个展和收藏作品69cm×69cm),创作于2011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巴菲特说过,海水退了才知道谁在裸泳。虽然章飚的身影常常穿梭于高楼大夏林立的大都市,可他的心却始终依恋着故土。依恋着魂牵梦萦的生于斯长于斯心系于斯的皖南的山山水水。画家章飚不但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还有搜尽奇峰当草稿的恒心,更有师古人师造化得心源的孜孜追求。章飚常常谦虚的说,既然选择了这一行,就要坚定地走下去。无论风云如何变化,我心依然钟情于水墨之间。阅尽皖南山水无数,凝聚成一幅《泉声带雨出溪林》的中国画(69cm×69cm),让观者如临其境的从作品中领略到皖南山水和人文古徽州的魅力和意蕴。此画在北京荣宝斋一经展出,引多少观者驻足凝视、悠然神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泉声带雨出溪林》(69cm×69cm)无疑是章飚的代表作,创作于2011年。2017年8月9日登载在《人民日报》“大地”副刊上。在这件作品中,章飚将山水皖南、人文徽州,浓缩于画中。将几十年无数次写生俯拾皆是的眼前景物,通过提炼再造出一幅精美的美术作品。在章飚的笔下,天空、云彩、河流、小溪、树木、森林、田园、山石,抑或皖南古民居古村落,等等都能够作为创作母体通通融入画中;同时还将禾锄归来的农夫、门前嬉戏的孩童和河边洗刷的村姑少妇等等构筑出一幅动静结合的徽州风情画:现代徽州女人的勤劳和社会安居乐业的和谐景象。起到了从一幅画阅尽皖南山水的艺术效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这幅画章飚充分展现出了中国画的笔墨技巧,浓、淡、轻、重把控渲染出波光粼粼的溪水,让观者领略到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深的诗情画意;而远眺却是用淡墨渲染、营造出忽隐忽现朦胧而婉约的群山云气、氤氲萦绕的云彩胜景犹似人间仙境。章飚还在传统水墨笔法线条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感的色彩语言,在用色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特别是绿色的运用,形成了章飚山水画独特的艺术风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下面一幅作品是登载在《红旗文摘》2019年第五期封底上。今年4月,《红旗文摘》杂志社通过我向章飚约稿,章飚得知《红旗文摘》的来意时,起初有些犹豫,后来考虑再三才同意刊出。根据编辑部的要求我们一共提供了五幅作品,最后编辑部根据版面需要选中了尺幅为69cm×46cm的作品,依旧是中国画《泉声带雨出溪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俯拾皆是平常物,随手拈来皆为景。在章飚笔下,农耕家杂、村头水口、屋宇小道、山水树石、牛羊鸡犬甚至于陈年的稻草垛等等都能够成为一种载体或象征,从清新明净的意象中寄寓着乡情、乡恋、乡思的情感与精神意蕴,反映在作品中的笔墨、形象、符号都被寄托着一种古朴的情思,使观者于平凡的景物中找到情趣并体悟到诗一般的意境。章飚的才情、学养、笔墨功力成就了画家章飚,长期耕耘在古徽州基层文化部门后来担任领导工作岗位期间,使得章飚有机会接触和大量临摹黄宾虹等以及明清画家的作品;同时有幸得到当时安徽省文化界主要领导赖少其的提携和指导点拨;有幸身临赖少其、唐云等美术大家在西子湖畔创作时的盛景。这些可遇不可求的冥冥中得来的名师指导显然对章飚的艺术道路产生了极大和深远的影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著名美术评论家、著名美学泰斗郭因先生对章飚这位晚辈后学作出这样的评价:“今后人们在谈到新的新安画派时一定会想到章飚,人们在论及新时代的新国画时,一定会提到章飚。 而且,人们在想到康有为所说的‘合中西而为国画学新纪元’时,也一定会谈到章飚。”</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