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18军三个师建国后的发展</h3><h3>图片文字:来自网络</h3><h3>资料收集:QQ帅</h3><h3>美篇整理:QQ帅</h3><h3>歌 曲:洗衣歌十</h3><h3>演 唱:韩红</h3> <h3>铸就辉煌(原18军52师、现149师建师68周年)上集</h3>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18军部队在1949年2月成立后,兵锋南指,转战10省区,歼敌(匪)2万余人,经过艰苦的行军和作战的锻炼,已成长为一支忠于人民忠于党,具有相当作战能力、作风优良的野战部队。</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1951年5月,西藏和平解放。1952年2月10日,进入西藏的18军领率机关和部队,奉命成立西藏军区,18军番号撤消。1955年5月1日,西藏军区升格为大军区。其原属各师发展变化如下:</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二、步兵第53师</span></p><p>1951年4月,为了解决进藏部队的供应问题,以53师机关为基础和54师机关抽调人员组建了甘孜机场修建指挥部,下辖第53师(欠157团)、54师、工兵5团、8团、军大8分校、卫校和西南军区重型机械营、军直属部队及汽车部队。至11月20日建成试航。</p><p>1951年12月至1954年12月,53师(配属工兵第8团)开始全面投入修筑康藏公路,负责第二公路总段。历时三年,53师继承新四军铁军的光荣传统,艰苦卓绝,英勇顽强,克服种种困难,共修路面462公里,架桥80座,修涵洞513个,挖土方245万立方,开石方120万立方,用工345万个标准工日,完成工效143%。先后5次评功,记特等功1人,一等功196人次,二等功1609人次,三等功1.5万人次。部队牺牲、病故159人,受伤449人(含重伤198人),致残28人。在这项伟大的工程中,53师同兄弟部队一起创造了人间奇迹,建立了不朽的功勋!</p><p>期间,1952年7月52师撤消番号后,下属第156团编入53师建制,也参加了公路的修筑。同时本师第158团在1953年2月也奉命撤消番号,部队分别编入第156团和第159团。修筑任务结束时,第53师下辖步兵第156团、157团和159团。</p><p>1955年4月,西藏军区本着加强内卫兼顾边防和不突破军委规定的西藏驻军总定额的原则,对部队进行了第一次大整编和重新部署。第53师于扎木地区整编为国防步兵师,总员额1.3万人,属军委编制,归西藏军区指挥,为军区边防、内卫之机动作战部队。该师将原18军的几个老团队编入,基本保留了18军的精华。其编制为:</p><p>步兵第154团(原属52师)</p><p>步兵第155团(原属52师)</p><p>步兵第157团(原属53师)</p><p>炮兵第308团(由原属52师的156团团部和原18军炮兵教导队合编而成)</p><p>直属部队:高炮营(由原156团1营改编)、战防炮营(由原156团2营改编)、通信营、工兵营、卫生营、军士教导营等。</p><p>53师原159团在这次整编中仍保留番号,为2000人的大团,调驻拉萨,归军区直接指挥。</p><p>1956年7月,西藏上层反动集团欲掀起叛乱,反对民主改革,首先在昌都发难。中央为稳定局势,维护统一,决定在西藏实行收缩,执行“六年不改”方针。西藏军区根据总参1957年4月15日和中共中央、中央军委6月21日批准的西藏军区的定额,又进行了一次较大的编制、部署调整。</p><p>在第二次大调整中,步兵第53师番号于1957年5月23日遵照总参指示予以撤消,师部和昌都警备区合并。所辖第154团调四川甘孜地区,归成都军区建制。155团和炮兵308团调驻拉萨,155团以1个连后增至1个营的兵力驻山南泽当,由军区直接领导。第157团调驻江达,归昌都警备区领导,但建制仍属军区。53师的老159团仍驻拉萨,并以1个营驻林芝。</p><p>1959年3月,西藏大规模叛乱爆发,原53师的154团、155团、157团、炮兵308团及老159团均参加了平叛。老159团在拉萨和山南地区平叛后,于7月10日奉命组建山南军分区,3个营扩编为步兵第1、2、3团,此后一直镇守山南边防。</p><p>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中,原53师的部队表现不俗,屡建功勋。涌现出“一等功臣连”(155团)、“二等功臣连”(157团)、吴元明(山南分区步兵2团,即原159团2营)等英雄群体和战斗英雄。</p><p>1968年2月7日,西藏军区奉命以原西藏公安总队为基础,重组陆军第53师,师部驻日喀则,下辖4个团,分别是:</p><p>新157团——原军区步兵第153团改称。这个团不是17军51师153团,而是在建国初期由云南入藏驻在察隅的14军42师126团团直一部和第1营沿革而来。这个营后来改为成都军区公安8团,1955年4月,西藏军区第一次大调整时,改番号为步兵第153团,纳入西藏军区建制。该团战斗力较高,参加了剿匪、平叛和自卫作战,有出色表现。1963年3月9日国防部授予“战斗英雄称号的肖明生就是该团5连炮排战士。</p><p>新158团——原西藏军区独立第4团改称,前身是平叛后由原54师160团一部组建而成,当时属江孜军分区。注意的是,这个158团是第三个158团了。</p><p>新159团——原西藏军区独立第3团改称,前身是平叛后由原53师159团3营组建而成,当时属山南军分区。</p><p>炮兵第310团——新建。</p><p>1981年8月,中央军委授予陆军第53师159团1营炮连2班“护林灭火英雄班”荣誉称号。</p><p>1985年10月,陆军第53师奉命组建我军第一个山地步兵旅,改番号为山地步兵第53旅。同期改编的还有山地步兵第52旅(即换防的原50军149师)。相对于国外的山地旅,我军山地步兵旅则驻扎在全球最高处,堪称高原山地旅,世界最高处的军事自豪!53旅旅歌:“转战苏鲁豫皖,横渡天堑长江,跨越崇山峻岭,挺进云贵川藏。我们有光荣的传统,我们在战斗中成长,年轻的山地旅指战员,前进在四化建设的大道上。 驻守西藏高原,保卫祖国边疆,团结各族人民,巩固西南国防。我们用火热的青春,去迎接祖国的富强,年轻的山地旅指战员,谱写着部队建设的新篇章。”</p><p>第53师(旅)60余年来,从豫皖苏、淮北大地到西藏高原,忠于党的事业,坚决听从指挥,能够完成战斗和各项任务,是一支能让党和人民放心的好部队。我们相信,这支部队一定会永远保持人民军队的本色,发扬新四军的优良传统,继承先烈遗志,在未来战争和各项工作中夺取新的胜利,争取更大的光荣。</p><p>山地步兵第53旅原代号56023部队,新代号为77680部队,现驻防西藏林芝米林。</p> <h3>三、步兵第54师</h3><h3>1951年4月,54师同53师一起修建甘孜机场,同年11月建成试航。</h3><h3>同53师相比,54师(后配属工兵第5团,负责第一公路总段)投入康藏公路的修筑时间上要早一些。从1950年7月初,162团到达二郎山工区参加公路的加宽加固工程、修建泸定桥、装卸汽车和扫除公路冬季积雪任务起,到全线贯通的四年多时间里,54师计有3年零1个月时间战斗在康藏公路的工地上。三年多的时间里,全师投入劳动力2664万个工日,先后历经15个工期(每工期修路长约30公里),修成公路430公里,约占康藏公路2255公里的近1/5。在所修建的路段内,修桥41座,涵洞385道,防护工程8426米,共挖、填、开、运土石方407万立方,按标准工程提前212天完成了任务,节约时间19%。在艰难的修筑中,54师有6370多人次立功受奖,104名同志光荣牺牲,46位同志积劳成疾而亡故,34位因工伤致残,439位负重伤,负轻伤者不计其数,全师共伤亡623人(53师伤亡是636人),每公里平均伤亡1.4人,让我们对牺牲在西藏高原的烈士表达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怀念。</h3><h3>康藏公路修筑成功后,西藏军区在1955年4月进行了第一次大调整。根据总参19955年5月24日命令,第54师机关和直属队(当时驻昌都)于6月下旬调出西藏军区,赴武汉与武汉防空指挥所合编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军第1师,9月14日正式成立。该师属武汉军区建制指挥,师部驻武汉,下辖高炮第531团和对空情报兵雷达341团。</h3><h3>1957年5月4日,为落实空防合并,军委批复同意将防空军第1师师部调归广州军区防空军建制,改编为空军高射炮兵第109师师部,8月正式改称,师部机关也由武汉移驻汕头市。以后奉总参1964年1月4日命令,从1964年3月起,空军高炮、雷达、探照灯部队统一更改番号,空军高射炮兵第109师改称空军高射炮兵第10师。沿革至今为广州军区空军导弹第10旅,现驻广州市,原代号86518部队,新代号95100部队。</h3><h3>原54师下属各团发展情况如下:西藏军区第一次大整编,老160团分编为两个团:一为160团1000人驻江孜,一为161团573人拟驻定日(未进驻);老161团调入成都军区,编为公安第3团;老162团分编为两个小团(各600人):一为158团拟驻错那(未进驻),一为162团驻亚东。这次新编的158团、160团、161团、162团均归军区直接指挥。</h3><h3>1957年5月,西藏军区第二次大调整,新158团调驻昌都,划归昌都警备区指挥。新160团进驻日喀则,并以一个营进驻江孜。而此前新161团遵照总参1956年8月16日命令并入了新160团。</h3><h3>1959年胜利平叛后,原54师改编的部队除新158团外,新162团(1959年3月)、新161团(又成立,1961年9月)也调入了昌都警备区。而新160团则调入江孜军分区,整编为步兵第4团、5团和亚东、岗巴独立营,这些部队均成为各军分区的基干武装。从此以后,原54师所属的160团、162团均留在了西藏,长期驻守在祖国边疆的风雪边防线上。</h3> <h3>铸就辉煌(原18军52师、现149师建师68周年)下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