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初识黄观音
作者 典子
己亥年春,贤婿送我一份茶礼。一口古香古色的小箱子上贴着一帧国画商标:武夷岩茶十八韵。
我舍不得独自享用。昨日午后老友黄先生来访,欣然开箱随手取出最后格子里的一包,一看标签:黄观音。
我不懂工夫茶,所以也无所谓有泡茶的功夫,只是按说明将就着照办而已。先是打开茶包看了看,只见条索紧结,色泽绿褐;跟着闻了闻,果然香气浓烈,有透天之感。
接着把半包茶放入紫砂盖碗,将似滚非滚的开水倒入盖碗之中,盖上盖子不到5 秒,立马将杯内的热水全都倒到旁边的紫砂茶船。这叫醒茶。
为何要多此一举?我想,也许是茶跟人一样吧,生有灵性,死有灵魂,你要泡它,得先把它唤醒吧。它醒了,感觉舒服了,你泡起它来你自己才会感到舒服呀!
我还想,世上有些事情,看似多余,其实必须。好比从小学生中选拔奥数人才,很多人以为小孩子有数学天赋的不超过5%,干嘛那么多家长要孩子来学奥数?但试想如果没有这些人来凑热闹,就没有绿叶相伴,那5%能长成参天大树吗?月亮要众星来捧,元音要辅音来配,这叫做冗余度。实际上,冗余并非多余。
余下的的程序是把茶船中不要的热水淋到几只小巧的紫砂杯中,然后泼掉。这叫洗杯。
洗杯的目的是缩小茶杯的内外温差,同时也让客人放心。这就好比在歺馆酒店吃饭,那里的碗筷再干净也要用开水再洗一遍。可见,大凡吃喝的事情,让人心理上觉得干净是何等重要。
想起我们湘人喜饮绿茶,家里来了客人,往往是伸手往茶罐或塑料袋里一抓,很少用到茶夹茶匙。由此看来,闽粤的工夫茶是很值得推崇的。
随后,把80度左右的开水从四周高屋建瓴般地注入盖碗,10秒一过,即可将盖碗里的茶汤倾入茶船。这是第一泡。稍等片刻,再把茶船里的茶汤分别注入一顺溜摆着的小茶杯,这叫“关公巡城”。接着,放下茶船,身子微微一欠,就抬手礼让客人品茶了。
第二泡茶叶浸泡15秒为最佳,这时饮茶已渐入佳境;第三泡不宜超过25秒,品茗论道,正当其时。这样,一共可以泡到七泡,时隔自定,三五分钟亦可。有人泡到十几泡,不过,那早已是饮牛饮驴之所为了。
紫砂杯里看不到黄观音的汤色橙黄明亮,于是用拇指、食指和中指夾起茶杯,用鼻闻之;顿时,一股清淡的兰花幽香姗姗而来,给人以愉悦和欢欣。轻轻地啜下半口,香气即飘逸于唇齿之间。此时,这香气不再霸道,没有了下水前的那股子冲劲,而是馥郁芬芳,清淳甘爽。好比饮那茅台,入口醇绵顺滑。再啜半口,似感舌底微甜,口润喉甘,清香绵长,沁人心脾。
一口都不夠喝的一杯茶作三口啜,你便会慢慢悠悠地心无旁鹜地领略到其中的岩骨花香:深谷灵石的味道,峭壁青苔的芳香。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岩韵吧。
这岩韵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一种感受,犹如隔空移物,从天而降。它通过茶树生长和茶叶制作的过程传递到你的嘴唇、舌尖、舌面、舌根、喉底和口腔,兰花的暗香和桅子花的醇香,就会飘摇逸在你的面颊,你的身心,使你精神抖擞,满面春风!啜到性起,你双目紧闭,全神贯注,万千快乐万千愁,酸甜苦辣百般味,全在那一啜一品之中!
此时此刻,黄观音的岩韵已经融入到你的心田,与你体内的气脉相通,你不由得不心旷神怡,思绪脱缰!
其实,黄观音还只是武夷岩茶十八韵的入门茶。由此出发,经佛手、梅占、金观音、金牡丹、黄玫瑰、百瑞香、雀舌、奇兰、北斗、水金龟、半天妖、白鸡冠、铁罗汉、矮脚乌龙、到水仙、肉桂,直达岩韵的仙境大红袍。
喝茶要喝到物我两忘的境界,最基本的要求是要懂得茶道。
说到茶道,我骤然想起了《红楼梦》中的妙玉在栊翠庵请宝黛钗到耳房内吃体己茶的情形。宝玉以新雪烹茶为雅事,妙玉则拿出了五年前亲手收取的梅花雪水,其品味让古今凡人望尘莫及。
黄观音乃武夷岩茶之新秀,由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从铁观音与黄金桂人工杂交后代中选育而成的无性系新品种。因选育号为105,故当地多以代码相称。
这茶是好茶,就是需要好水相伴,没有好水,就好比好马没有好鞍。我这次用的水来自深山水库的自来水,经德产BRITA过滤,泡出来的茶汤还算是原汁原味,不负黄观音。
黄观音虽然令我神清气爽,但让我回味无穷的还是广东六祖庙的茶香。
那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初夏,我们一行五人由省城去新兴县考察教育,就住在六祖廟下的龙山宾馆。吃完晚饭,我们登山而上,经莲池过九曲桥来到山门。在一位大学生僧人的指引下登石阶数十级,到大雄宝殿右侧厅堂。方丈出来迎客,以英德红茶招待。
这茶汤盛在白色的瓷杯内,颜色桔红发亮,热气托着阵阵荔枝淡香袅袅升起,弥漫在主客之间。我呷了一口,顿觉满口含香,喉底回甘,精神焕发,人心振奋。接连饮了几口,临走时实在舍不得放下,一口气喝了个滴水不留。
国人做客喝茶,往往留有余地,有的甚至浅尝辄止,喝一两口以示斯文。每每遇到如此客人,主人无可奈何,只好外恁内怒,下次来了不再以好茶相待。我有一高中发小,初次上门,我以杭州正宗明前龙井待之,他只喝了一口,觉得味道寡淡,便没了下文,留给我忍痛倒掉。
六祖廟的红茶好喝,主要是得益于水和禅。流动的山泉水和慧能祖师的平民禅学无疑提升了茶的品位。尤其是品茶人的处世哲学一旦与禅学产生共鸣,那茶就越来越好喝了!</h3><h3>在回宾馆的路上,又要经过莲池和九曲桥,夜幕中万籁俱寂,只听见不时有青蛙跳进池塘。
回想往事,那次与方丈喝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初夏的晚上,又听见了青蛙跳进池塘......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