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杨柳依依,千花盛放,在这个极尽生机的季节里,我们来到杭州,共赴一场千课万人的盛宴。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是个文人墨客荟萃的地方,其历史更是源远流长,西子范蠡、乐天苏轼、张岱林逋、望舒达夫...走近这千古江南圣地,聆听老师们一堂又一堂精彩纷呈教诲,只觉自身浅薄,羞愧难当。</h3> <h3> “策略”视野下的解决问题,教师因策略而深刻,学生因策略而智慧! 年轻老专家强震球老师一节《解决问题》 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不愧是一节美味与营养俱佳的数学盛宴。强老师语言幽默风趣,课堂充满欢声笑语和智慧的光芒,孩子们觉得上数学课特别有意思和具有挑战性。在这样思维性较强的课堂里,老师耐心睿智地引导孩子们如何学习和解决问题,做到润物细无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这精彩的课堂里孩子们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学生的思维得到很好的发展。接下来我将具体介绍这节精品课让我“烧脑”的几个环节:</h3> <h3><b>一、创造性使用教程,孩子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将知识化难为易。</b></h3> <h3> 《鸡兔同笼》是一个经典的问题,教过《鸡兔同笼》的老师都知道这很难教。强老师为什么不要经典要钱呢?听完这节课,我觉得《人民币》这个素材更优,体现了学生的视角,体现了学生思维的朴实性,可操作性,非常便于学生思考。而且把鸡兔同笼的教学难点降低了。以往很多老师在讲《鸡兔同笼》时,会经常想不明白,为什么鸡和兔要关在一块呢?是不是笼子不够啊,还有鸡为什么要单脚独立呢?听完这节课。纠结的地方不纠结了。</h3> <h3><b>二、解决问题与数学思考相结合,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b></h3> <h3> 强老师在教学中把解决问题的一些具体经验,上升为数学思考,不断增强运用策略培养学生思维的有效性自觉性。并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点非常突出。《人民币》素材完成以后强老师让《鸡兔同笼》问题的回归,很好地体现了类型化问题的思考方向和解决方法,突出了模型的思想,从而教给学生举一反三,由于时间原因很遗憾这个环节没有完成。</h3> <h3><b>三、问题设计精炼巧妙且富有启发性,孩子们在换钱过程中,感受知识的本质和形成过程。</b></h3> <h3> 强老师的提问由浅入深,逐步展开,在帮助学生整理思路时教师紧紧地抓住关键,如:例题出示后,问孩子你是怎样理解的?这时孩子将主动地将问题进行内化。接着老师播放录音:9张5元和1张2元或5元6张和1张2元,对吗?孩子们很快意识到两种都不对,说出必须同时满足面值和张数的条件。这时强老师抓住关键,继续问,给你2元的钱,你要几张,孩子们很快说出要10张,并说出这样可以满足第一个条件。10张2元有多少钱,够吗?该怎么办?这样一个个精妙的问题链给孩子换钱环节有了很好的启发引导,运用追问,很快探寻到最佳方案。帮助了学生更深入的思考。最后孩子们非常清楚每换一次,都要减3,换了多少次5元的,就说明有多少张5元。让孩子轻松突破本课难点。回忆换钱过程孩子们总结算式为:假设全是2元。10×2=20元,32-20=12(元)5元:12÷(5-2)=4(张) 2元:10-4=6(张)。</h3> <h3> 还有一点思考就是这节课主题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什么是策略呢?策略是多种方法有效选择,这就涉及到解决问题过程中方法的多样化,那么在换钱过程中,张数不变面额变化的过程中,除了要学习枚举法之外,我认为学生尝试去换钱的过程中,除了标注加3或减3之外,可以让学生尝试用列表法,或借助一些工具更直观,也方便过渡到面额较大的时候,学生有一个很快的解决方案,同时我也很想看到学生是怎样列方程解决的。所以老师在讲策略的时候,方法的选择,也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因为时间关系,没有展示鸡兔同笼的学习,所以我在想在讲完人民币张数为10,人民币总值为32元的例题后,老师能不能直接过渡到鸡兔同笼问题呢?这样影不影响模型的建构?不同素材模型是相同的,至于面额大小不影响模型的建构,这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h3> <h3>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这让我始终相信,孩子的思维其实就像沉睡在他们脑海中的种子,而教师所做的,只是给这颗未萌芽或正在萌芽的种子合适的生长环境。不同的种子对生长条件的需要又是不同的。因此,理解不同需求,顺应不同生长,才能解放生长。</h3> <h3> 精彩,精妙贯穿于“千课万人”观摩会的全程,真有点营养太丰富,让我有些“消化”不了。总之,这是一次美好之行,丰收之旅,深深领略到数学大家的风范!我想我不能完全学会名师们的所有方法,但我可以学习名师那种为了教好数学的执着专注的态度,用自己的行动向名师靠拢,一定会一次比一次有进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