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课程视角下的幼儿园自然教育”</h3><h3>——保山市杨明芹名园长工作室第十一次集中研修活动</h3> <h3><font color="#010101">晓凉暮凉树如盖,千山浓绿生云外。四月春深,万物蓬勃,2019年4月26日,保山市杨明芹名园长工作室以“课程视角下的自然教育”为主题,开展第十一次集中研修活动。保山市教育教学研究所曹宏斌所长、肖霖副所长、隆阳区教体局师训办刘卫副主任全程参与指导。杨明芹名园长工作室人员、杨丽佳名园长工作室人员、付愉名师工作室人员、隆阳区幼儿园全体教师、隆阳区各乡镇幼教专干、教导主任和幼儿园园长、市区级幼儿教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以及来自龙陵、腾冲、昌宁、施甸的部分园长、教师近400人参加了活动。</font></h3> <h3>本次活动邀请了北京“脚丫儿”自然教育中心学前教育专业硕士姚国辉老师、北京师范大学儿童阅读与学习研究中心刘楠老师、昆明市五华区学科带头人孙玲老师,以“理论+实践”的形式,进行基于幼儿园课程视角下的自然教育讲座和自然教育实践体验活动。</h3> <h3>4月26日上午8点,在隆阳区一中报告厅进行自然教育的专题讲座。首先,保山市教育教学研究所曹宏斌所长为活动致辞,指出了自然教育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意义,对参训教师提出了学习要求,同时,曹所长希望工作室继续以多种形式开展活动,进一步推动隆阳幼儿教育发展。</h3> <h3>接着,姚国辉老师以“自然教育”为主题,进行了两个讲座:《幼儿园里的自然教育:从为什么到是什么》从绘本《菲菲生气了》开始,感受到每一个孩子都带有自然的天性与潜能,进而引领大家站在幼儿园视角下,从身边的自然、真实的自然、日常的自然,进行游戏的、系统的自然教育。</h3> <h3>《幼儿自然游戏活动的组织实施》紧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重点介绍了幼儿园自然游戏活动的三种基本类型:自然观察、自然探究和自然表征。姚老师结合具体案例,对自然游戏组织实施的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加以阐释。</h3> <h3>两个讲座层层深入,以专业的引领、鲜活的案例、独特的视角,呈现了一场自然教育理念的集体感悟思考。</h3> <h3>下午14:30,参训教师分7个组在太保山开展自然体验。各小组围绕太保山的自然资源,设置不同的主题,根据主题每个组创设4个体验游戏。</h3> <h3>第1组自然体验主题“一棵知道很多故事的树”,以太保山的树为体验活动资源,与树亲密接触;</h3> <h3>第2组自然体验主题“百辨叶子”,以各种树叶作为体验材料,感受叶子带来的别样乐趣;</h3> <h3>第3组体验主题“草地调查员”,以太保山的小草为活动材料,探索小草的秘密;</h3> <h3>第4组体验主题“自然观察”,借助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感官,以游戏的形式观察周围自然事物;</h3> <h3>第5组体验主题“自然戏剧”,老师们在充分观察自然、感受自然的基础上,用自己的动作、声音表现自然所带来的美妙;</h3> <h3>第6组体验主题是“自然生态”,在与大自然愉快游戏的同时,引发保护自然生态的思考。</h3> <h3>第7组体验主题“自然表征”,充分运用身边的自然资源进行表现、表达与创造,给老师们带来了全新的自然体验。</h3> <h3>7个组的活动,老师们在大自然的声与色当中参与、感悟、分享、流连、赞叹、畅想,体验不一样的教育快乐与教育思考。各组活动结束后,老师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交流,大家感受到了大自然蕴含着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作为老师,应该去寻找、挖掘、运用自然资源,让教育更加多姿多彩、趣味无限。</h3> <h3>体验活动结束,所有参训教师在太保山顶集合,聆听姚国辉老师对下午自然体验活动的专业点评,在逐个分析了各组的游戏之后,姚老师指出:自然教育最重要的是视角转换的问题,要多想一想身边都有哪些自然资源,可以怎样利用;利用自然资源开展活动,要按照观察、探究、表征,让孩子在快乐当中自然而然的去感受和体验。</h3> <h3>参训教师代表就本次培训活动交流了自己的收获和感受,</h3> <h3>最后,杨明芹园长对活动进行了总结,希望大家一起让大自然、大社会这本活教材,成为孩子生命成长关键经验的资源库。</h3> <h3>老师们意犹未尽,在群里交流自己的培训感悟。</h3> <h3>“自然教育”与隆阳区“田园教育”教育思想和创建“生态课堂”的课程理念相契合,此次活动通过课程视角下的幼儿园自然教育实践研讨,更好的探讨如何基于课程视角,拓宽幼儿园生态教育的途径与策略,开展幼儿园生态教育。引导幼儿教师挖掘自然资源、更新课程观念和教育理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期待老师和孩子们一起遇见大自然的惊喜,一起描绘田园教育土壤里自然教育的精彩纷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