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4月27日上午,我和学校老师来到市一高,一起聆听了山东省教育厅关工委讲师团的张庆亮教授开展的《怎样做一个明智老师》的宣讲报告,受益匪浅。</h3><h3> 下午,我和实验小学家委会的家长代表再次聆听了张教授的讲座,内容是《怎样做一个明白家长》,让我从家长的角度了解了作为孩子监护人的我们如何正确认识亲子关系和家校关系。</h3> <h3> 张教授用幽默生动的方式为我们解读了“家长”“家庭”“护”“隔”等象形字的生动解释,令人耳目一新!</h3><h3> “家长”,就象大猪领着小猪一样,在广阔的天地间,保护着他们一起向着高远的目标前进。可见,“家长”不仅包括父母与孩子,而且也蕴含着父母与孩子在广阔的天地间自由、快乐、民主地一起向着高远的目标前進的过程。</h3><h3> 简而言之,“家长”,就是“家里家外,长而不宰”(注:长而不宰,是指助长但不主宰)。</h3> <h3> 张教授从“责任、尊重、配合”三大方面讲述了如何做一个明白的家长,做一个有责任的家长。</h3><h3> 从引导家长对自己的社会家庭角色准确定位,正确认识亲子关系和家校关系,怎样和学校、老师保持沟通这三个角度,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结合当下热点和新闻事件,用接地气的方式给大家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br></h3> <h3> 在讲座中,张教授指出作为一个明白的家长应该明确自己的责任和在生活中家庭教育中的角色转变。</h3><h3> 不仅要关注子女身体的健康,还要多与孩子交流、沟通,从精神上多给他们一些鼓励,要从小培养、并帮助子女树立责任心,要培养其意志力和抗挫折能力,培养他们对自己的角色认同感。</h3><h3> 他还要求家长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孩子树立榜样,做诚信的“明白”家长。</h3><h3> 他的观点得到了普遍家长的认同。</h3> <h3> 张教授的一些话语让我特别想分享出来:</h3><h3> 1.你的一生留下的是什么?地位?财富?不过就是23对染色体!</h3><h3> 2.少年看父母,中年看妻子,老年看孩子。</h3><h3> 3.未来的孩子拼的是什么?不是体力,不是耍心眼,而是智商,更是情商。</h3><h3> 4.专业的事让专业的人来干。</h3><h3> 5.不要被小学的成绩所迷惑,不可沾沾自喜,更不可痛不欲生。</h3><h3> 6.幼儿是玩耍,小学是习惯(读书听课做作业),初中是方法,高中是思维,大学是创新。</h3><h3> 7.一年级是槛儿,三年级是坡儿,五年级是坑儿,七年级定型,八年级定一生。</h3><h3> 8.孩子的问题都是2+4家长的问题,不可把孩子送到学校就一推六二五,不负责任。</h3><h3> 9.学前小学看家长,初中看老师,高中大学看自己,一生看家族。</h3><h3> 10.得汉字得阅读,得阅读得作文,得作文得语文,得语文得学习。</h3><h3> 你有同感吗?<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