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古人也说,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在旅行中,感悟、学习,学以致用,能更好的提升自我。</h3> <h3> 为了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丰富艰苦奋斗的内涵,让学生们将崇高理想与现实学习生活统一起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做一名“有梦想、有信仰”的共产主义接班人。我校特于2019年4月26日举行“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做新时代红色传人”研学活动。</h3> <h3> 本次研学活动将 “爱国主义教育”、“红色生态教育”、“古色文化教育”紧密结合,通过走进共和国摇篮 ——瑞金,让学生感悟革命胜利来之不易,体会苏区干部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下,甘于自我牺牲和乐观主义的革命精神。教育学生牢记使命,努力学习,自强不息。 通过集体生活,让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学会感恩,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团结协作精神。</h3> <h3> 为了确保活动顺利开展,活动前期我校制定了详实的活动方案和安全预案,召开了活动专题工作会议,对活动的内容、带队教师职责、学生的纪律、卫生和安全等各方面都做了明确细致的部署,并对各班的活动准备工作进行了多次指导。</h3> <h3>一、教官讲话</h3> <h3>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伴着熟悉的旋律,我们期待已久的研学旅行活动马上就要开始了,今天我们即将踏上红色故都之旅,去寻访美丽瑞金,感受革命摇篮,领悟长征精神,一天的集体活动,我们将实践、锻炼、合作、分享。我们将收获快乐,收获成长!</h3> <h3>奏国歌,行队礼。</h3> <h3> 鲜衣怒马少年时,且歌且行且从容。同学们,我希望你们能真正享受这次研学旅行,在快乐的旅行中学习,在与自然交流中成长!多年以后,这将成为你们回忆中最为津津乐道的片段!</h3> <h3>迎校旗,授营旗。</h3> <h3>全体学生宣誓:</h3><h3> 积极参加研学旅行活动,遵守纪律,团结友爱,拓展视野、丰富知识。爱我中华,爱我家乡,研学梦、我的梦,中国梦、我的梦!</h3> <h3>宋校长宣布研学旅行“出发”。</h3> <h3>7:30分,迎着春天的朝阳,我们出发啦!</h3> <h3> 大巴车上,沿途的风景绚丽如画,车内的气氛活跃异常。我们的老师、教官和孩子们愉快地交流,不时还传来了阵阵欢歌声。</h3> 叶坪革命旧址群 <h3> 叶坪革命旧址群位于位于瑞金市叶坪乡叶坪村。叶坪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诞生地,是全国保存最为完好的革命旧址群之一。这里既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诞生地,又是中共苏区中央局和临时中央政府机关在瑞金的第一个驻地。</h3> <h3> 我们来到革命圣地,追寻伟人足迹,缅怀党的光辉。喊着响亮的口号,迈着整齐的步伐向烈士纪念塔前进。</h3> <h3> 青山有幸埋忠骨,松柏无声祭英灵。全体师生整齐有序的列队到红军烈士纪念塔下开展烈士公祭仪式。</h3> <h3>仪式第一项:奏唱国歌</h3> <h3>全体肃立、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h3> <h3>仪式第二项:献花圈</h3> <h3> 学生代表向我们的革命先烈敬献花篮,宋勇校长和刘春华副校长到纪念塔前整理挽联。鲜艳的花朵,寄托着全体师生对革命烈士的无限敬仰和深切怀念。</h3> <h3>仪式第三项:向烈士默哀</h3> <h3> 全体脱帽,向革命烈士默哀,表达了对先烈的崇敬缅怀之情。</h3> <h3>仪式第四项:宋勇校长讲话</h3> <h3> 宋校长发表讲话时指出此次研学旅行目的在于弘扬伟大长征精神,争做新时代红色传人。我们享受着先辈用鲜血换来的幸福生活,更应珍惜此次寻访英雄故地的机会,让我们怀着对英雄的敬畏,走进历史,铭记历史。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研学中的各项活动,安全研学,快乐学习。</h3> <h3>仪式第五项:全体学生宣誓</h3> <h3> 纪念塔下,同学们庄严宣誓:“弘扬苏区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振兴中华。”</h3> <h3> 嘹亮的誓言在空中久久回荡,烈士长存,丰碑永恒。</h3> <h3> 1931年11月1日至5日,在这里召开了中央苏区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1931年11月7日至20日,酝酿了近两年时间,并经过时任瑞金县委书记的邓小平同志精心筹备的中华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在这里隆重召开,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大会闭幕后则为中华苏维埃政府总办公厅。</h3> <h3> 我们静静走着、看着、听着,一间间狭窄的办公室,室内堪称简陋的陈设,无不彰显革命先辈们艰苦朴素的作风,和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初心!</h3> <h3> 穿上一次军装,争当一次小红军。</h3> <h3> 第一站旅程结束,在这里留下我们的身影。</h3> <h3> “一粥一饭,来之不易;半丝半缕,物力维艰;你我有余,济人饱暖,凡我将士,珍物惜源”教官用这句话告诫孩子们要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要从日常生活、穿衣吃饭做起,不要铺张浪费。切莫把日常微小的事物看轻了,从而不知珍惜。要知道每一样东西的背后有多少人的辛勤付出,有多少能源的消耗,桩桩件件来之不易。</h3> 红井革命旧址群 <h3> 沙洲坝革命旧址群位于江西瑞金城西北5公里的沙洲坝镇境内。1933年4月至1934年7月,中央机关从叶坪搬迁至沙洲坝,成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心脏。</h3> <h3> 位于沙洲坝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旧址东南约20余米池塘边。1933年4月,毛泽东随临时中央政府从叶坪迁来沙洲坝后,发现这个地方的群众饮水非常困难,毛泽东为免群众长期饮用脏塘水,便亲自实地勘察和调查地下水源,9月的一天,他带领干部、红军官兵与当地群众一道开了这口井。</h3> <h3> “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学生们进入景区后,在老师和教官们的带领下秩序井然的参观红井,品尝清澈甘甜的井水;进入列宁小学的教室,体验别样的课堂。一桌一椅,一口清澈水井,一间平等受教的教室。所见所闻让学生们渐渐回到那个艰难的年代,明白共产党为改善百姓生活克服重重困难做出的无数努力。</h3> <h3>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h3> <h3> 一个队员,一面旗帜!一个班级,一座堡垒!每一位队员在这里留下足迹,我们在这里重温入队誓词、高唱革命歌曲、瞻仰红色旧址、聆听红色故事、轻品一口红井水,再表忠诚,一心跟党走!</h3> <h3> 我们踏上了回归的路程,那么愉快,那么欢悦,那么匆匆……但这一路,我们没有白走,我们没有失望,我们满载着知识与快乐,这次旅程是难忘的,是有趣的,是最值得珍藏的美好回忆!</h3> <h3> 参加完本次红色研学旅行活动后,学生们有了明显的成长变化。在场同学们纷纷表示,本次研学使他们更加深刻了解英烈的光辉业绩,认识到英烈的无私奉献精神。今后将更加珍惜我们的幸福生活,在往后的学习生活中,将继承革命先烈优秀的革命传统,做个自强自立担当敢为的时代新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h3> <h3>编辑:余慧婷</h3><h3>策划:汤文锋</h3><h3>审稿:宋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