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四校”暨“抓住课堂巧用教材 落实素养 提高效率”语文主题活动

启兰

<h3> 2019年4月26日,“花开四校”联盟骨干教师提升工程语文组在专家刘月霞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城北中心六街小学,与“刘月霞学科工作坊”的全体老师,进行了精+略结合语文教学的研究活动。</h3> <h3>  本次活动主要有三个板块,第一个板块,听了城北中心六街小学孙可欣老师的研究课:《十六年前的回忆》+《灯光》。第二个板块,孙可欣老师说课。第三个板块,全体听课教师进行评课研讨,刘月霞老师进行点评总结。</h3><h3> 活动的第一个环节,由城北中心六街小学孙可欣老师为大家展示了一节《十六年前的回忆》+《灯光》的精略结合课。她是一名教龄仅仅3年的青年教师,孙老师小小的身躯有无限的能量,语言简洁有力,课堂环节清晰,目标明确,孙老师设计的教学环节紧凑,由复习回忆——精读品析人物品质——感悟写法——整合运用、比较异同——总结提升来引导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抓住了文章的“难点”,适时补充当时社会的背景资料,根据学生的需求创设情境,调动兴趣,激活思维,体验情感。在课堂的最后,孙老师还让学生修改、补充预学单,学有所获,较好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h3> <h3>  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是孙老师说课。孙老师就本节课进行了说课,让听课老师们更快速的了解授课内容,进一步带领老师们走进教材。</h3> <h3>  活动的第三个环节,由四校联盟语文骨干老师和学科坊全体成员对孙可欣老师的这节《十六年前的回忆》+《灯光》的精略结合课精进行了激烈的研讨。研讨中大家真实的交流着自己对本节课的评价与建议:</h3><h3> 1.孙可欣老师的教案书写细致、规范,语言干净,充满力量,思路和环节清晰,研究教材深入,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h3><h3> 2.本节课从整体入手,利用预学单,通过整体感悟,让学生直接触及中心正题,抓住重点词句探究,体会李大钊临危不惧、为理想献身的品质。</h3><h3> 3.适时的加入历史背景资料,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品质。</h3><h3> 4.在比较阅读中,更侧重于两篇课文的写法,做到了难点的突破。但有些“理性”,课堂教学中工具性用力较多,人文情感性稍显欠缺。</h3><h3> 5. 高年级的预学单,是反映学生的学情,让学生有针对的进行学习,课堂上应充分发挥预学单的功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h3> <h3>  整个研讨过程中,每一位老师都在认真聆听,仔细思考,积极发言,在研讨的最后,刘月霞老师为此次活动做了总结:</h3> <h3>  1.精+略的教学课堂,要找好结合点,要做到一课一得。</h3><h3> 2.语文教师要整体把握教材,要关注单元导读,部编版教材有两条线:情感线和工具性,教材有许多训练点,教师如何选取,就要关注课后习题。</h3><h3> 3. 针对于红色革命主题类文章,还是应该人文情感味道重一些,情感上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并利用多层次的朗读感悟情感,以读促悟。</h3><h3> 4.在教授文章写作方法时,应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感悟学法,不仅要告诉学生文章所运用的方法,还要让学生理解所用方法的目的,做到“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h3><h3> 5.写事的文章概括主要内容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写人的文章还要重点写出人物,事离不开人、人离不开事,写景文章要说清写了哪里,怎么写的。</h3> <h3>  最后刘老师强调,板书应突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主题和写法,应根据不同的内容,用不同的颜色的粉笔,写在不同的位置。在刘老师的启发下,听课老师各抒己见,修改了板书。</h3> <h3>  本次活动,大家都感叹收获满满。每位学员都写出了自己的收获和体会与大家分享。</h3><h3> 且行且收获</h3><h3>&nbsp; 亭自庄学校&nbsp;&nbsp; 李姗</h3><h3> 4月26日,“花开四校”语文小组在刘月霞主任的带领下来到六街小学参加听课活动。本次活动执教的是六街小学的孙可欣老师。孙老师是一名刚参加工作三年的青年教师,但在课堂上的精彩表现,让我们在座的各位听课老师都感到眼前一亮!孙老师尝试的是“精+略”课型的研究,执教的是六年级《十六年前的回忆》+《灯光》两篇课文的整合课。课堂设计巧妙,结构清晰。孙老师教学语言简练,有感染力,关注学生的习惯养成,本节课有很多亮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参加听课和研讨活动后的一些感受和收获:</h3><h3> 一、语文教学要做到两个“关注”:关注单元导读;关注课后习题。</h3><h3> 部编版教材每个单元的导读都是情感、工具“两条线”并行,为老师的教学提供了很好抓手和导向,更加明确了单元教学的重难点,也更利于教师把握好教学设计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研讨中刘主任强调“要用部编版的理念教人教版教材”。同样的,使用人教版教材的老师们一定要关注单元导读。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加强单元首备课,做到对整个单元教学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正像一位评课老师说的那样“只有从宏观入手,才能更好地做到微观、细节的把握。这样的课堂设计才更有“长远眼光”、更有深度、广度。</h3><h3> 其次还要关注课后习题,每课的课后习题也是本课的重难点问题。将课后习题融入到教学环节中,在课堂中有效解决本课的重难点问题,提高课堂的时效性。</h3><h3> 二、课堂中“预习单”的有效运用</h3><h3> 预习单是语文教学中提高课堂效率的一种很好的方法。通过提前预习课文,带着问题、思考进课堂,同时让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更好的设计教学。建立起“基于学情的课堂”。因此要充分发挥预习单的作用。预习单的问题设置要关注不同层级的学生,反馈问题的过程要扎实、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当课堂结束时一定要让学生对预习单进行再次的修改完善。落实预习单的有效性。</h3><h3> 三、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h3><h3>今天在评课环节,老师们多次谈到孙老师的课堂有些“过于理性”。其实就是课堂教学中工具性用力较多,人文情感性稍显欠缺。使得整节课听起来语文味有些弱化。刘主任建议孙老师可以从课文内容入手,感悟提炼文章的写作手法;同时加强朗读,利用多层次的朗读感悟情感,并可以尝试通过语音语调的变化读出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和情感,以读促悟。在教授文章写作方法时,不仅要告诉学生作品所运用的方法,还要让学生理解所用方法的意图、目的,做到“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h3><h3> 每一次活动,我都收获很大。也深感自己在语文教学中需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跟着刘主任、跟着各位优秀的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刘老师“一课一得”的教学理念为我的语文教学提供了更加明朗的指导方向。希望在我们的不断努力下,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扎实、走得更远。在语文教学的路上,我们且行且收获!</h3><h3> 学习体会</h3><h3> 亭自庄学校&nbsp; 孙琪颖</h3><h3> 今天上午,我们跟随刘主任的工作室,一起走进了昌平城北中心小学,走进了孙可心老师的课堂。孙老师执教的是一节六年级精+略整合课《十六年前的回忆》和《灯光》。这是两篇同一单元的课文,两课的主题、写法、体裁都是相同的,非常适合进行整合教学。孙老师的课堂结构完整流畅,环环相扣,非常的精彩。学生在课堂中发言积极,批注记录及时自觉,习惯非常好,让我学到了很多。在后面的评课中,各位老师积极谈感受,刘主任不时加入,进行点拨,大家畅所欲言,共同学习。</h3><h3> “一课一得”是刘主任一直强调的,在这堂课中,大家也针对本课进行讨论,结合教学目标、学生情况以及课后联系,最终得出本课重点放在“首尾呼应”上更为合适。接着,刘主任又强调了高年级应注重“写了什么”和“怎样写”,下学期我将步入高年级,这次学习也让我受益良多。在说到如何概括文章内容时,刘主任帮助我们从新梳理概括文章的六要素,分别为: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又分别从写事、写人进行举例,最后拓展了写景时概括要注重“写了哪里?怎么样?”。精+略整合的课不是第一次听,但加上这样的评课,让我对这种课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期待下一次,刘主任带来的精彩课堂。</h3><h3> 学习体会</h3><h3> 长陵学校 于畅</h3><h3> 4月26日上午,我们跟随刘老师的脚步,与刘老师工作坊的老师们一起到美丽的城北中心六街小学学习。孙可欣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节精彩的“精加略”课型的《十六年前的回忆》《灯光》整合课。紧接着听课的老师们又针对这节课进行了激烈的研讨,我从中获益匪浅。</h3><h3> 通过听孙老师的课和各位老师的研讨,我学到了以下几点:</h3><h3> 1.在讲课时抓住关键词语进行人物分析。</h3><h3> 2.在低年级教学时,要注意词语积累。这样孩子到高年级后才能出口成章,用近义词来替换课文中词语,帮助领会文章中心。</h3><h3> 3.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关注课文讲解,要对学法有指导,随时进行总结。最好在当堂课又能进行运用,巩固方法。</h3><h3> 4.运用多种方式引入资料。无论是资料袋的展示或是通过教师口头拓展资料,都能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h3><h3> 5.指导孩子概括记叙文主要内容时,要按照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这六要素进行概括。教给学生方法,给他们框架,他们就不会什么都想说,什么又都说不明白了。</h3><h3> 6.在备课时,要关注课后练习,根据课后练习设计本堂课的重点。还要参看导读把握课文的情感线和工具线,二者缺一不可。</h3><h3> 7.课堂上注重学生朗读,通过多层次的朗读让学生感悟人物形象或是体会感情。</h3><h3> 今天的学习真是让我收获满满,不仅学到了知识技巧,还更好的让我对自己的课堂进行反思,争取把这些实用的方法融入自己的每一堂课!</h3><h3> 听课感受</h3><h3> 长陵学校&nbsp; 李子璇</h3><h3> 多次听闻刘月霞老师带领的工作坊,是个水平和工作效率极高的团队,百闻不如一见,今天可真是让我深深地领略到了。</h3><h3> 4月26日,“花开四校”骨干教师学员和刘老师工作坊的成员们共同来到了城北中心六街小学,听了一节孙可欣孙老师的课。并在课后进行了精彩的评课环节。今天的活动可谓是给我大大的震撼。</h3><h3> 其一,是今天上课的孙老师,她是一名工龄仅仅3年的青年教师,与我工作时间相仿,但是我们之间的差距确是非常大的,孙老师小小的身躯有无限的能量,语言简洁有力,课堂环节清晰,目标明确,并且对教材有着透彻的理解,在正式上这节课前,更是修改了13遍的教案。这种精神值得我学习。其二,给我带来极大震撼的就是本次评课,让我真正见识到了真正的研讨。见识到了几位名师相互“碰撞”后的火花,不但给老师提出了问题所在,更重要的是,还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h3><h3> 例如:在备课的时候,要宏观的看整个单元,看整个单元的主题是什么,从宏观入手;像是本次的课《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整个单元都是红色经典文章,这类人文主题文章主要还是抒发情感为主,写作手法(语文元素)为辅。要想烘托情感,多读,并且以多种形式的读是必不可少的。可以指名读,分角色读,情感达到一定高度时,再来齐读。</h3><h3> 再来,我初次听“精+略”这类型结合课,对于这种篇幅很长,内容较多的文本,选取教学内容也是不容易的。卢老师的评课给了我明确的思路和指向。这类课型要注重一课一得,在选取内容上可以看课后的练习。课后练习落实了就是落实了课标。</h3><h3> 本次学习最大的感受便是,可以和刘老师工作坊的成员们一起学习尤为荣幸,可以学到太多。我需要不断加快自己的步伐,向优秀的人看齐。</h3> <h3> 听课体会</h3><h3> 百善学校&nbsp; 朱殿梅</h3><h3> 2019年4月26日,在北京市特级教师刘月霞主任的带领下,“花开四校”语文骨干教师们走进了城北中心六街小学,感受孙可欣老师为我们带来的“精+略”课型的《十六年前的回忆》《灯光》二合一整合课。孙老师是一位参加工作只有3年多的年轻教师,但是课堂的把控能力很强,教态自然,举止从容,语言简练,课堂效果很好。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学生的预学单,孙老师让学生们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分享的形式,拓展学生的思路,并有效提高了课堂效率,预学单的使用让孙老师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h3><h3> 课后刘主任进行了细致的点评,让我收获颇丰。刘主任说精加略是中高年级的主要教学模式,即把有关联的两篇文章(一篇精读、一篇略读)结合在一起进行学习。两篇文章或者是主题相同,抑或是写作特点相似。第一,在课前备课时,要从单元角度出发,在对单元教学目标进行宏观分析和把握的基础上,来完成教学任务,要用部编版的理念去教人教版的教材。第二,找准精略结合点。要设计精加略教学模式,首先要考虑,两篇文章是否适合精略结合。第三,要有效进行取舍,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问题设计要有效。精加略第二课时精读课文只有短短的20多分钟,中高年级的课文篇幅又比较长,如何做到长文短教,就必须要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例:围绕课后问题来设计。另外,一定要让学生在第一课时把课文读熟,扫清字词障碍。让学生在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再品人物、悟精神,体会文章的写法。</h3><h3> 我坚信,通过这次学习,我会持续地理解和体会这次活动中所学到的内容,期望在未来的工作中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的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来,为实现我的教师梦而努力奋斗。</h3><h3> 学习体会</h3><h3> 百善学校&nbsp;&nbsp;&nbsp; 翟福祥</h3><h3>&nbsp; 今天是我们骨干教师提升班第三次活动,本次活动刘老师带领我们走进城北中心与刘老师的工作室成员一起活动。活动内容主要是听课、评课,高年级的《十六年前的回忆》+《灯光》,教师运用精加略的教学方法,课堂环节清晰,教案书写内容规范,教师语言精简,学生的学习氛围浓。教师在课上适时的引入资料,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有很大帮助。</h3><h3>&nbsp;&nbsp; 通过一节课的听课和各位主任的评课,让我收获不少。</h3><h3>&nbsp;&nbsp; 1.“预学单”的有效使用。本节课用到了预学单,对老师了解高年级学生的预习和理解课文的情况有很大的帮助。我们课上可以充分的利用它发散开去,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适时适度的指导,让他们都能的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教师基于预学单中体现的学情设计问题,安排教学,充分的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h3><h3>&nbsp;&nbsp; 2.单元入手,整体把握。记得上次活动刘老师就提到这个问题,这次更深入的讨论了这个问题。让我知道,备课要有大局观,从年段特点到单元导读都是我们备课中首先要了解的内容,然后才是走进课文把握细节。</h3><h3>&nbsp;&nbsp; 3.“读”是语文课的根本。我们都知道读的重要性,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总想给学生更多的东西,有时候反而忽略了读。不管是学习方法的获得,还是情感的体验都是在读中体会和提炼。所以,我们在备课时一定要把学生的读作为根本,来设计教学。</h3><h3>&nbsp;&nbsp; 4.备课时以课后题为抓手。课后题体现着编者的设计意图,也是学生本课要掌握的要点,所以在我们的备课中要体现出来。同时,课上把课后题都处理完也是实效性的体现,为学生减轻课业负担,避免出现热“热剩饭”的现象发生。</h3><h3>&nbsp;&nbsp; 总之,今天的活动让我收获满满,对今后的教学有指导意义!</h3><h3> 听课体会</h3><h3> 百善学校&nbsp;&nbsp;&nbsp; 张启兰</h3><h3> 4月26日,我们“花开四校”的语文老师随着刘主任来到了城北六街小学,参加了“刘月霞学科工作坊”的活动,本次活动主要是听课,评课和研讨。城北学校孙可欣老师执教的是《十六年前的回忆》和《灯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师运用“精+略”的教学方法,语言简洁、充满力量,环节清晰,研究教材深入,运用预学单进行有针对的学习,适时的资料引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h3><h3> 通过各位老师和刘主任的精彩点评,让我收获满满。</h3><h3> 1.有效运用预学单。高年级的预学单,应是反映学生的学情,让学生有针对的进行学习,课堂上应充分发挥预学单的功能,面对全体学生进行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性。</h3><h3> 2.整体把握,关注课后习题。刘主任在两次活动中,都在强调,语文教师要整体把握教材,要关注单元导读,部编版教材有两条线:情感线和工具性,教材有许多训练点,教师如何选取,要关注课后习题。</h3><h3> 3.语文课要让学生多读。我们的语文课堂离不开读,学生应在多层次的读中理解内容,读中感悟,在读中体会学法。</h3><h3> 4.精+略教学的结合点的把握。对于两篇较长课文的教学,应先关注宏观的把握,即对整单元的理解把握,然后是微观的把握,即两篇课文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要懂得如何取舍。</h3><h3> 这次活动,又让我学到了许多优秀的教学方法,我相信,在刘主任的带领下,指导下,我的语文教学水平会有很大的提高。</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