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计较个性与人生眼界

柯于信

<h3>  人是有眼界的,衡量眼界高低,不是你看清了多少人,而是你看轻了多少事。</h3><h3> 每个人的心中都需要一块心灵净土,也需要常常清理,所谓不计较,其实就是拔除心灵上的杂草,让心灵有富余的地方盛开幸福的鲜花。世事纷扰,生活琐碎,不纠缠于无谓的烦恼,心地自会豁然开朗。</h3><h3> 快乐的泉源来自内心,凡事都计较,既迷茫也心累。讨价还价,事事皆求便宜,自认为十分精明,其实很累,失去了宝贵的轻松和快乐,陷入一种害怕吃亏的焦虑当中,心身也因此疲惫不堪。凡是太过计较的人,实际上大都活得不幸福。双眼死死地盯着生活,生怕错漏一分一毫的利益,每时每刻都要和别人攀比,生活必陷于惶惶不可终日之中。</h3><h3> 都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总会遇到许多烦恼,不是所有事情都能朝着希望的方向发展,没有谁的人生完美无缺。</h3><h3> 该来的,挡不住;要走的,留不住。是你的,不用计较;不是你的,算计不来。不计较,不是要无原则地放弃应得利益,而是懂得分寸,知道轻重,正确取舍,不过分追求与苛责。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个世上,本来没有什么事值得我们伤神又伤身。</h3><h3>人世间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能经营好心中既有的一点一滴幸福。</h3> <h3>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为什么乐?乐什么?是朋友来了!与友交流,和友分享是一件身心愉悦的事,但与朋友之外,不是与所有人的交流都值得你去投入、去计较,闲来无聊听听即可,装着笑笑便了。<br></h3><h3> 有个关于计较和不计较的小故事,很有意思,话说曾经有一位佛法高深的禅师,时常为人指点迷津,但有个贾秀才恃才孤傲,见不得此自已高明的人,十分看不起禅师。有一天,他上门和禅师理论佛法,说着说着便开始恶语诋毁禅师,众人都感到十分愤慨,但禅师既不反斥、也不生气,淡然之中表现一种无所谓的态度。秀才觉得没意思,渐渐消停下来,禅师才心平气和道:如果你送给别人一样东西,别人不要,那么这样东西是谁的呢?秀才不加思索地说:当然还是我自己的!禅师又问:那你刚才诋毁我的话,我并没有接受,哪该是谁的呢?秀才脸上顿时通红,哑口无言。孰是孰非,皆在计较和不计较之中。</h3><h3> 生活中不乏贾秀才这样的人,如果斤斤计较,纠缠不休,那么你的生活一定会陷入苦恼之中。与唯我是尊的人是计较不出结果的,不是你的道理站不住脚,而是你战胜不了对手的固执和狭隘。因此,最好的办法是不理会、不计较。不计较并非懦弱无能,而是任他气急败坏,你自心宽无事。</h3><h3> 不计较不是消极懈怠,而是保持理性,心中自有格局。世事如棋,下棋的时候需要有大局观,起承转合,纵横捭阖,才能不落下风。</h3><h3>同样,对待生活也需要从容淡静,不被短暂的利益蒙蔽双眼,才不会因一时得失郁结在心。</h3> <h3>  心中有大格局的人必是成大事者!西汉刘秀便是典范。刘秀起兵入邯郸后,手下士兵从前朝的奏折里发现了很多奉承王莽、指斥刘秀的上疏,于是立刻向刘秀报告,建言:这些人竟敢弹劾您,一定要严惩不贷。刘秀当场将所有人都召集起来,前朝的官员无不战战兢兢。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刘秀一把火将这些奏折烧个精光,明示众官言:我没有看过这些奏折,也永远不会翻开,你们可以安心了。刘秀为何作此举?因为他知道,如果在这种事情上如计较,威不取信,得不偿失;如不计较,便人心可稳,江山可定。一叶障目,便不见泰山;高瞻远瞩,则世事洞明,人的生命格局越大,就会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谋事更稳。</h3> <h3>  平常人要有平常心,既要有格局,也要有眼界。心里有一杆秤,孰轻孰重拎得清楚,人生也就趋于平衡稳定。面对琐碎的生活,要懂得善待自己,保持一颗平常心,才能身心健康。不计较,其实就是与生活和谈,与世界言欢。不在无谓的小事上浪费过多精神,让心灵重返自由自在的福地。一个人的快乐,从来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舒服的人生,贵在不计较。<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