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水墨画集6

烟台.王林

<h1><b>  在每个朴素的日子,把生活当成一张纸,把心情当成一枝画笔,可以勾勒轮廓,可以渲染色彩,可以调制浓淡。人生不长也不短,但最多的却是平淡。做一个熟络艺术的人,守持一份恬静的心情,就会拥有一份优雅的生活……</b></h1> <h3><b> 寄情山水,修为素心</b><span style="font-size: 17px; line-height: 1.8;"><br></span><b><span style="font-size: 17px; line-height: 1.8;"> </span></b></h3><h3><b><span style="font-size: 17px; line-height: 1.8;"> 钟子期 伏虎汉<br></span></b><b> 赤壁赋 打猴拳<br></b><b> 葫芦茎 鸣秋蝉<br></b><b> 蝈蝈吃瓜满嘴甜</b></h3><h3><b><br></b><b> 王兄画集第六篇<br></b><b> 再显上下五千年<br></b><b> 笔墨雅趣各自悟<br></b><b> 不解其意也好看<br></b><b> ――丁义凯</b></h3><h3><b><br></b></h3> <h1><b style="line-height: 1.8;">  钟子期听伯牙弹奏,当琴声表现出攀登大山的志向,钟子期便说:“弹琴弹得真好啊!好像泰山一样高大。”过了一会儿,琴声表现出了随流水常进不懈的志向,钟子期再一次说:“弹琴弹得真好啊!好像长江黄河一样激荡。”</b></h1><h1><b> 钟子期死后,伯牙摔琴,拉断弦,终身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象钟子期这样的知音了。</b></h1> <h1><b> 伏虎罗汉是十八罗汉之一,寓意入山不惧,勇敢坚毅,一心向善,终收正果。<span style="line-height: 1.8;">传说伏虎尊者所住的寺庙外,常常有猛虎因肚子饿长哮,伏虎尊者把本身的饭食分给这只山君,时间一长猛虎被他感化,常和他一起玩耍,故称其为「伏虎罗汉」。</span></b></h1> <h1><b>  具有向善之心,必能做行善之事</b></h1> <h1><b>  有山有水,寓意“旺丁旺财”,因为“山管人丁,水管财禄”。每幅画都有飞瀑或叠泉,因为瀑布寓意财源滚滚、源远流长,左右飞瀑或叠泉则寓意左右逢源。水潭则寓意聚宝盆,风水宝地当然要有人居住,所以依山傍水处有小桥、流水、人家,这“人家”又背靠大山,寓意“靠山”厚实。</b></h1> <h1><b> 山水之间,人既渺小也很伟大</b></h1> <h1><b>  武术起源初意是强身搏击,但发展于至今更重于其养熙气韵和精神。前者是术,后者则是道。道之所至,万物为开,就是这个至上的理。</b></h1> <h1><b>  别把生活当成一份苦差事,忙里偷闲也不失乐趣。</b></h1> <h1><b>  案头品鉴作为中国画的重要欣赏方式,尤其青睐于虫鸟鳞介,给人生机勃勃、意趣盎然之感,所以艺术如能贴近身心也就更容易融入当下的生活,使艺术欣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b></h1> <h1><b>  世上只有糊涂的人,没有糊涂的事</b></h1> <h1><b>  文人画,也称“士大夫写意画”。泛指文人、士大夫的绘画。别于民间和宫廷画院的绘画,始于唐代王维。作品一般回避社会现实,多取材于山水、花木,以抒发个人的“性灵”和隐世的情感。</b></h1> <h1><b>  古人告诉过我们许多享受生活的经典,可惜我们没有理解透彻。学会享受生活,才是人生的智者。</b></h1> <h1><b>  孔子论及山水之美,谓天地自然无私地供给人们物质和滋润,曾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又云:“浅者流行,深者不测如智;其赴有仞之谷不疑,如勇;不清以入鲜洁以出如善化;至量必平,其百折必东如意。”山山水水蕴涵了天地人文和德性,自古以来文人雅士畅游天地,山水画作应运而生。</b></h1> <h1><b> 比起人物画和山水画来说,花鸟画真是一个晚熟的生命,尽管最初花鸟画的出现比人物画和山水画都要早得多,但至唐代才以一个完整的艺术体系诞生于画坛。在表现形式和技法上的每一点突破却又是以山水画为先,花鸟画只紧紧跟随其后。</b></h1> <h1><b> 苏东坡在政治上失意的日子里,常常游览山水,写作诗歌,抒发他的心情。有一次,他打听到长江边有个名胜古迹叫做赤壁,就在一个月光皎洁的夜里,约了几个朋友,乘着小船到赤壁去游览。在那里,他想起三国时期曹操和周瑜大战的情景,触景生情,十分感慨。回来以后,写了一篇传世经典的文章,叫做《赤壁赋》。</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