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4月26日8点20分左右,我刚到集体办公室落座不久,正忙着看期中考试试卷。</h3><h3> “李主任在吗?”</h3><h3> 循声望去,一个老婆婆牵着一个老爷子颤颤巍巍地站在办公室门口。</h3> <h3> “有事吗?请等一下,李主任到班里上自习去了。”</h3><h3> 看着两位老人的样子,老爷子好象是视力有障碍的,老婆婆也不怎么灵便。我忙拉过两条凳子到前头空处扶他们坐下。由于房子少,我校四十几个老师拥挤在一个教室里办公,如果没去上课,人很难在里打个转身。没办法,学校条件太差。</h3> <h3> 我忙打电话给李主任,叫他过来。</h3> <h3> 我看到老婆婆从裤袋里摸出了几张票子:一张百元的,一张五拾元的,一张弍拾元的,三张拾元的,都皱皱的,她一张张的抹平了,集齐了,捧在手上。</h3> <h3> 我问他要做什么?</h3><h3> 老爷子说:“听我孙女说,为了把学校建设得更美好,学校倡议捐资助教,我来尽心意的。”闻言,我大惊。</h3><h3> 我忙问他的情况。他说是思蜈村的,叫金正华。他有两个儿子,都没有读多少书,大儿子已经结了婚,生了两个女孩,都在胜利学校小学读书了。儿子儿媳都外去打工了,一年到头没有寄几个钱回来,好在现在政策好,读书花不了几个钱,老师对他的两个孙女一直都很照顾,每期每个孙女能领五百元贫困生生活补助,在校还有营养午餐呷,村里也为他们建档立卡了,日子也就勉强过下来了。</h3> <h3> 李主任过来了,一眼认出了这是他的帮扶对象。他告诉我,这金老基本上看不见了,金老太太也只能做简单茶饭的。大儿子儿媳在外打工,由于没读多少书,赚不到多少钱,有时养活自己都难,当然也就顾不了留在家的孩子,更不用说孝敬赡养两老了。小儿子大龄也难找到媳妇,年年在外打工,恐怕也没剩几个钱。因此,金老平时在家打草鞋,金老太太逢场就去卖草鞋。</h3> <h3>“一天能打几双草鞋?”</h3><h3>“两双。”</h3><h3>“一双能卖多少钱?〞</h3><h3>“六块。”</h3> <h3> 听罢此言,我的眼眶有点迷糊了,酸酸的感觉。</h3> <h3> 我委婉的劝他就不要捐了,把钱也带回去,买点好菜给孩子们改善生活,或是做点其他的急用。</h3><h3> 金老爷子和老太太有点急了,说他们一个月也能吃两三歺肉,家里喂的鸡下的蛋,平时也给孙女们吃,两个孙女回去说在学校也天天能吃上好菜,何况老爷子好歹也有手艺编草鞋,说不接受是看不起他们。他们只希望学校办好了,孙女们学习好了,今后出息了,生活就会越来越好。</h3> <h3> 我还能说什么呢?此时只有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如果我们不把学校办好,又怎么对得住这些父老乡亲,对得起我们的子孙后代呢。</h3> <h3> 我只有让李主任开好收据,收下了这特别的捐助,并叮嘱李主任下次入户扶贫走访时一定给他们解决些实际的困难。</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