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观复出自老子《道德经》原文是‘’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h3><h3>观,即看,复,即一遍又一遍。世间万物你只有静下心来一遍又一遍仔细观察,才能认清它的本质。观复博物馆由此得名!</h3> <h3>马末都,55年生人,是俺老乡山东荣成人。(其实和我有啥关系啊)。他下过乡插过队回城当过工人。八十年代才开始收藏中国古代器物。</h3><h3>现在已经是收藏及古董鉴赏家。创建了新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观复博物馆。03年还远赴巴黎展出中国古代门窗,获各界好评!</h3> <h3>进入买票,挑选硬质纸板门票。然后捡票要打孔,我们要求留作书签。答曰,考虑到大家的需要,打洞捡票后,旁边配有黄丝线,正好做书签留念。好温馨的门票!</h3> <h3>马爷有一个兴趣爱好,养猫!在观复博物馆里随处可见可爱的猫与游人坦然共处。尤其是那些年轻人与其说是来看展览,不如说是来看观复猫。</h3><h3>回家查了下,才知道养猫也有讲究。说过去猫是可以蹬堂入室的,狗却不能,狗窝只能在门外,原来猫还挺高贵啊!</h3> <h3>清康熙公元1662--1722年间的款彩富贵寿考花鸟博古纹十二扇围:屏。太精美了,上面的人物,花鸟逼真。款彩也被称为刻灰或刻漆,款为凹陷之意。先在木板上用漆灰做地,罩黑漆或其他色漆,然后在上面勾勒花纹并将轮廓内的漆灰刷掉,使花纹低陷,最后用各种色漆填入轮廓。成为彩色画面。款彩工艺在明代兴起,清代早期已经作为外销贸易品。</h3> <h3>参观有三大类,瓷器,古代门窗及油画作品!</h3> <h3>剔红百子图挂屏!大约是乾隆时期之物!</h3> <h3>明代嘉靖时期,铜胎掐丝珐琅器开始烧制大型器皿。明代万历年间,其釉色变化越发丰富艳丽,纹饰繁缛,与当时著名的万历五彩瓷器有异曲同工之妙!晚明文人金嗣孙在《崇祯宫词》中写到‘赐来谷雨新茶白,景泰盘承宣德瓯‘’反映了明代晚期社会生活的奢华富足。</h3> <h3>古门窗的雕刻太精致了。人物栩栩如生。只是周六周日才有免费讲解,角扇门上的雕刻都是古代文学名著故事啊!</h3> <h3>房顶上的装饰</h3> <h3>清雍正年间的物件</h3> <h3>三组箱子,想像里面要放多细软的衣服啊!</h3> <h3>谁给估个价?这水头!</h3> <h3>青花瓷</h3> <h3>青花蟾宫折桂纹笔筒。明崇祯产物。</h3> <h3>明万历年间的青花缕空《永享太平春》文字碗。</h3> <h3>宋代吉州白釉褐彩缠枝海浪纹梅瓶。</h3> <h3>清同治年间的粉彩百子龙灯图。海棠开光帽筒。</h3> <h3>铜胎掐丝珐琅,俗称‘景泰蓝’’。十三世纪蒙古远征军横扫欧亚大陆,元人俘虏大批手工匠人作为工奴输往后方,专为蒙古贵族生产奢华的日用品。因此,西亚流行的金属胎珐琅制品和阿拉伯工匠带着烧造技术和主要原料也被引入中国。因此,景泰蓝还真不是中国老祖宗的专利!宋,元时期,中国对西亚阿拉伯地区称‘’大食国‘’,传入之初,故作《大食窑器》,《鬼国窑器》,和《佛朗嵌》。</h3> <h3>看出这是干什么用的吗?</h3><h3>掐丝珐琅缠枝花卉纹围棋罐。是明朝中期产物。由于技术与釉料均来自阿拉伯地区,而阿拉伯地区崇尚蓝色,因此掐丝珐琅器的主要色调多以蓝色基调为主。景泰蓝的叫法非常晚,整个明代都没有这种称呼。根据文献记载,至少在清代中后期,才开始有景泰蓝的叫法。长知识了!</h3> <h3>服务人员都和猫可亲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