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4月26日 潘晓敏老师在我校讲了《圆的认识》一课,也是李梦茹老师名师工作室的一次活动。听课后我是以学习的态度参加的评课活动,我想学学王教授和周老师,还有我们身边的这些名师是如何评课导课的,果然大开眼界。</h3> <h3> 这是我第二次听王教授导课,王教授说:“把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心理需要。”这句话我反复琢磨,反复回忆王教授今天评课和导课的引领。</h3> <h3> 《圆的认识》一课:</h3><h3>师:你能想办法画一个圆吗?</h3><h3>生:大多数学生借住用圆形的物体描一描等方式。</h3><h3>师再问:你现在能画出大小不同的几个圆吗?</h3><h3>生:此时学生发现,自己身边的圆形物体不能满足画出几个大小不同的圆。</h3><h3> <b><font color="#ff8a00">这时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心理需要的点到了</font></b>。</h3><h3>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用圆规画圆,此时洽到好处学生发现了借住圆形物体画圆的局限性,这时候圆规就能闪亮登场了,学生会很自然地发现圆规画圆的优势:规范,方便,灵活。</h3><h3> 能用圆规画大小不同的圆了,认识了圆心、半径、直径。接着我们要探索圆中的奥秘啦!</h3><h3> 针对着这一环节,王教授说的教学艺术那句话,一直在我脑海里游动着。这句话牵引着我去琢磨,在琢磨中我看到了这样一句话:“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苏霍姆林斯基。</h3><h3> 而今天王教授的指导——以上教学小片段。让我真正的从高高的理论当中,学会了如何落实到接地气的真实课堂上。我想小学生能否自觉地融入到学习当中,成为发现者、探究者、建构者,要取决于我们教师如何去满足孩子情感和知识的需要。</h3><h3> 王教授还说,在最后的总结反思环节——问学生你还想学什么?当学生回答时候,我们教师还欠缺适合正确引导的语言,可以用“你的求知欲望真强👍………”等语言,正确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h3><h3> 一课的学习带动我的是多课的教学改变,这位行走在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使者——王教授引领我们再次明确:<font color="#39b54a"><b>学习不是由外及内的灌输,而是由内而外的生长。</b></font></h3> <h3> 本次听课评课活动,我还见识到了各位名师的风采,关于小组活动具体该如何落实王教授也做了指导。</h3><h3> 今后,我愿意带着欣赏美 —发现美—创造美的眼光,跟着学生们一起探索好玩—好学—好美的数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