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北京大觉寺的玉兰</b></h3><h3>大觉寺始建于辽,可谓是千年古刹,其中玉兰花久负盛名,与法源寺、崇效寺并称为北京三大花卉寺庙。</h3> <h3>大觉寺紫玉兰多为移植。一袭东来紫气,为古朴的建筑了添了几分神秘与高贵。天气晴好,玉兰花开得饱满浓烈,好像要把积蓄了一整年的力量喷发出去。</h3> <h3>大觉寺内的古玉兰久负盛名,花开时节满树晶莹,如冰似雪,远远望去,犹如雪山琼岛,美不胜收,极具观赏价值。大觉寺四宜堂内的古玉兰据说是寺内清代主持迦陵禅师亲手种植或随他的灵椁从南方移植而来,树龄已逾300年。也许是这里优越的地理环境造就得这株古玉兰树姿绰约,花朵繁盛,花香优雅,花色洁白,其姿、色、香堪称北京玉兰之最。寺内玉兰一般在四月初开放,盛花期在一周左右,遇到无风的好天气,花期还可延长数日。由于大觉寺地处山区,山地气候使得寺里的古玉兰放花时节要比市区晚近半个月。如果用唐诗中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一句,来形容寺内盛开的玉兰再合适不过了,只不过要将“桃花”改作“玉兰”罢了。清明时节是古玉兰的最佳观赏期,到古寺赏花的朋友千万不要错过花期哦!</h3> <h3>一株有着三百多年历史的白玉兰安静的立于四宜堂内,相传为雍正年间的迦陵禅师从四川移植过来。树高5米,满树繁花压枝低,恰似一只只玉蝶翩跹,号称“玉兰之王”。树下设有茶几和藤椅,有几个身着汉服的姑娘在表演茶艺。品香茗、嗅花香便是人们来此处享受的雅趣之一了。</h3> <h3>大觉寺的玉兰花历史悠久。</h3> <h3>到大觉寺赏玉兰,很早以前就是一件雅事,文人墨客赏花之时纷纷为它吟诗作赋。比如我们熟知的溥心畬、朱自清、张伯驹、季羡林等人。如今四宜堂院内北侧廊壁上还存有清末著名诗画家溥心畬的题壁诗两首《丙子三月观花留题》和《瑞鹧鸪词》,字迹清晰,保存完好,诗词内容全是围绕观赏玉兰的情景所作。</h3> <h3>到大觉寺赏玉兰,很早以前就是一件雅事,文人墨客赏花之时纷纷为它吟诗作赋。比如我们熟知的溥心畬、朱自清、张伯驹、季羡林等人。如今四宜堂院内北侧廊壁上还存有清末著名诗画家溥心畬的题壁诗两首《丙子三月观花留题》和《瑞鹧鸪词》,字迹清晰,保存完好,诗词内容全是围绕观赏玉兰的情景所作。</h3> <h3>著名学者季羡林于1999年发表在《光明日报》中的《大觉寺》一文中这样写道:“那一棵玉兰之王开得更是邪乎,满树繁花,累累垂垂,把树干树枝完全盖满,只见白花,不见青枝,全树几千朵花仿佛开成了一朵硕大无朋的白色大花……”</h3> <h3><b>颐和园西堤春色</b></h3> <h3>早春三月颐和园西堤桃花已进入初花期,上百株山桃次第绽放,十里桃花满园春色。湖光、山色、塔影、桥韵的西堤变换着色彩斑斓。眼观耳闻鼻嗅,极尽赏心悦目。颐和园的美很难用文字形容,需要用心感受。</h3> <h3><b>景山赏牡丹</b></h3> <h3>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这是刘禹锡《赏牡丹》中对牡丹的描述,与其他的花卉相比牡丹确实是开花较晚的,每年的谷雨时分当其他花都逐渐开始凋零时就到了牡丹开放的时候。虽然现在牡丹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越来越广,大到一所公园,小到一个小区,甚至自家的阳台都可以种植牡丹,但要论牡丹的种植面积之大、品种之丰富,京城那就要数景山公园了。</h3><h3>景山公园有着悠久的牡丹种植历史。金代时,这里已被辟为御苑,开始大面积种植牡丹。清乾隆年间,皇亲国戚来景山踏青欣赏牡丹成为每年惯例。如今,景山公园已成为北京最大的牡丹观赏园。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这两句诗仿佛就是为景山公园量身定制的,每年牡丹绽放的时候,来景山公园欣赏牡丹花的游人也格外多。</h3> <h3>荷包牡丹</h3> <h3>绿牡丹</h3> <h3>中山公园里的桃花飘香四溢</h3> <h3>恭王府中赏花</h3> <h3>西府海棠(学名:Malus micromalus),为木兰纲、蔷薇科、苹果属的植物,小乔木,高达2.5-5米,树枝直立性强,为中国的特有植物。</h3> <h3>法源寺里丁香花开</h3> <h3>旧时帝都俗谚,春时四大花事:崇孝寺的牡丹,极乐寺的海棠,天宁寺的芍药,法源寺的丁香。春至此而极盛矣。如今前三均不可追,只剩法源寺而已。</h3><h3>法源寺丁香久闻其名,但一直未曾前往一观。上一次去法源寺,是六年前的初夏。彼时花事已了,满院新绿老碧,其下有僧人施粥,信者纷纷讨来小碗,以结佛缘。山门外自然乞讨者众,往往需欺身而过,方可进门。法源寺远溯至唐代,旧名悯忠,至今第三进院落还是悯忠阁。</h3><h3>话说回来丁香,许是因为戴望舒,许是因为李璟,一直觉得雨中丁香最配,少不了“青鸟不传云外信 丁香空结雨中愁”,但雨中丁香,又少了那恣肆汪洋的香气。丁香只有紫白二色,花开淡雅,如云似雾,但香气却馥郁透身,薰风一阵之后,落花几朵在香气里穿堂而过,又是一番嗅觉之画。相比等不及叶子抽出的山桃、杏花、碧桃等着急报春的花,丁香胜在已经绿叶荫蔽,紫白二色杂陈之下缀以新绿,逆光之下殊为可爱。</h3> <h3>1924年4月26日,载入史册的一次文人盛事</h3><h3>在法源寺的丁香花间发生了</h3><h3>徐志摩、林徽音等人陪印度诗人泰戈尔</h3><h3>来此赏花,成为一时之佳话</h3><h3></h3> <h3>这里被好友慧眼识出七瓣紫色丁香</h3> <h3><b>紫禁城赏花</b></h3> <h3>垂丝海棠</h3> <h3>紫禁城里的梨花</h3> <h3>春初的白皮松</h3> <h3>垂柳玉桃花同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