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第二十一中学六九届七班 毕业五十载再聚首(1969~2019)

建华

<h3><b><font color="#ed2308">相隔五十年的相聚 </font></b>离别时我们是豆蔻年华的少女,相聚时我们是<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font-size: 17px;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雪鬓霜鬟的奶奶。为了这半个世纪的相聚,我们筹备了半年。我们在千方百计地寻找失联的同学,微信群里从2015年10月的6个同学发展到我们相聚的今天36个同学。群里每新进一名同学都会带来一阵惊喜、兴奋和回忆。</span></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h3>今天到现场聚会的老师、同学共28位。通过视频远在美国的张小彤、在西藏旅游的何洁、因身体原因请假的汪红同学与聚会现场的同学们进行了相互问候;通过实时的在微信群直播聚会的场面、与远在各地的黄骕、陈红及因各种原因不能到场的同学分享了聚会的的快乐。</h3><h3></h3> <h3><b><font color="#ed2308">我们的学校 </font></b>这是我们的学校,当初的武汉市第二十一中学,现在的黄陂路小学(原第二十一中学已不复存在)。在盈德龄同学的帮助下,我们今天回到了学校,在我们的教室里,坐在50年前的那个座位上,听刘林老师讲课。</h3> <h3><b><font color="#ed2308">我们的班级 </font></b>1966年,我们跨入学校,时逢“文化大革命”,我们被冠名为一连七排。我们这一届男女分班,1–6班是男生班,7-11班是女生班。我们班应该有近60名同学,学校百年纪念册上记载的同学名单不全,名单上遗漏了钱惠华、刘兰君、张汉梅,名单上的“何萍”应为“伍萍”。排长纪大恩。</h3> <h3><b><font color="#ed2308">我们敬爱的刘林老师 </font></b>我们的大姐姐。刘老师从学校毕业后进入教师行列带的第一个班就是我们班。是刘老师把我们迎进学校,和我们一起到同学家去走访,把全班同学召集回校复课,请各科老师来教我们。毕业时又是刘老师把我们送到农村,交给贫下中农的手中。</h3> <h3><b><font color="#ed2308">我们这一届 </font></b>我们是新中国很特殊的一届,我们是在“<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旧教育制度模式”下接受过完整的六年小学教育的六六届小学毕业生。又在所谓的“新教育制度模式”下接受了三年的中学教育。其特殊之处在于:既经历了一场完整的“文化大革命”时代,又经历了一个由高峰至终结的知青时代。</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跨入中学的那年,实行了所谓的教育改革:按地区划分就近入学。而入学的那个年代,正值“文化大革命”的高峰期。进学校不久,同学都还不是很熟悉,就加入了革命大串连的行列。糊里糊涂地经历了学校校长被作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进行批斗,学生停课闹革命;又明明白白地自发组织起来复课闹革命。三年的初中正而八经学习知识的时间不足一年。毕业时,班上宣布有11名同学可以继续上高中(实际只有8名同学上了高中),其余同学全部下放农村。当时下放农村釆用自愿组合知青小组与工宣队、学校安排相结合,还可以随父母下放五七干校及回老家原籍等形式。学校的统一安排是下放到枣阳县的新市区、杨当区。我们是继“老三届”下放知青的第四届,</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却与知青的代名词“老三届”无缘。</span></h3><h3><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 尽管如此,我们的中学时代还是有很多快乐、幸福的片段和回忆。</span></h3> <h3>这张照片摄于缪莉玲家里的房顶上,胡敏同学回忆说,她们几个人经常上缪莉玲家房顶上玩,还曾在缪莉玲家里吃过瓜子、柚子。</h3> <h3><b><font color="#ed2308">我们的回忆 </font></b>当年何洁的父母已经下放五七干校,家里只有何洁姐弟俩人。大年三十,家家户户团圆吃年夜饭,细心的胡敏邀请何洁到自己家里吃年夜饭。这顿饭让何洁终身难忘。</h3><h3> 纪大恩清楚地记得何洁家里没有家长,好几个同学相约在何洁家里包饺子吃,但却想不起来包饺子的钱是哪里来的。</h3><h3> 大家还记得<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1969年4月中共九大召开,我们连夜冒雨游行庆祝,那天我们班是红绸方队,</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由于淋雨受寒许多同学都生病了。何洁同学的关节疼得厉害,几乎不能下地。</span></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 复课闹革命那会儿,我们认真学习英语,还做英语作业。一次英语老师夹着我们的英语作业本乘公交车,乘客很好奇,问他:“你们还在上英语课?还交作业?”第二天老师很自豪地告诉我们此事。缪莉玲好像是我们班的英语课代表,英语老师也真厉害,那时候就发现了缪莉玲的外语潜质,后来缪莉玲果真考上大学外语系。</h3> <h3><b><font color="#ed2308">我们相聚的瞬间 </font></b>2019年4月13日,在聚会筹备组的精心安排下,我们相聚了。在协力宾馆会议室、在“老村长”酒楼、在我们的学校、在当年的教室。我们相聚在一起,相互问候、相互回忆、相互诉说。高兴、激动、快乐、幸福交融在一起。相互拍照留下美好的瞬间,不同组合的拍照:小学同学组合、儿时邻居的组合、下放知青的组合、当年一起上学放学的路队组合、分别和我们敬爱的刘老师合影.........</h3> <h3><font color="#ed2308"><span style="caret-color: rgb(237, 35, 8);"><b>我与我的相聚</b></span></font><font color="#333333"> 微信群里同学们早已聊得火热,但那还是在和印象中的你、我、她在聊,谁也不知道彼此在见面时能否对上号,为避免尴尬,聚会前微信群群主周建华要求大家每人上传一张近照和一张当年同学时的照片,做成对比图,聚会时一一点名,点到谁,谁就到投影屏幕前与自己合影,形成了很有创意的我与我的相聚。</font></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思念是永恒的,相聚是短暂的,离别五十年的话哪里讲得完?好在我们还有一个网上的七班,还能继续相互交流和聊天。参加这次聚会的一共有28位同学。穿越隔空见到了几位同学,按全班60名同学,除去已经故去的同学,我们首次聚会人数超过了全班半数以上。这是大家努力,通过各种渠道打听、寻找同学的结果。谢谢同学们,我们还要继续努力,争取下次聚会有更多的同学加入。(2019年4月)</h3>

同学

我们

何洁

相聚

聚会

学校

缪莉玲

刘老师

中学

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