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最近《环球科学》的一篇《关乎15亿人的南北之争有了结果!中国学者首次证实:我们的母语起源于中国北方》的文章,在网上流传。文章主要介绍上海复旦大学教授金力及同事对109种汉藏语系语言词汇中词语的字根意义进行了统计分析,结合遗传学、考古学、人类学等学科的收集数据相互验证;证实了北方起源的假说。</h3><h3> 文章的主题观点:汉藏语系分化为汉语言首次出现于约5900年前,发生在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时期,而藏缅语的分化大约出现于4700年前,发生在马家窑文化中期。</h3> <h3>仰韶文化与马家窑文化的范围(文中图片)</h3> <h3>关键的,研究人员认为,语言的传播可能与小米(又称粟)出现在中国的北方有关。</h3> <h3>统计数字数据的分析,我弄不明白。但讲到语言的起源与传播与北方的小米有关,我不由地想到了太湖流域6000年前就有人工栽培水稻的考古发现。</h3> <h3>马家浜文化水稻田(草鞋山)</h3> <h3>草鞋山发现最早的粳稻</h3> <h3>劳动创造文明,劳动创造语言。太湖流域一直是鱼米之地,我想人类语言的产生,除了大米与小米传播之外;很有可能,是古代先民在捕猎时,所发出的通力合围的传递讯号。而太湖流域最多的猎物,便是水中的鱼。鱼,是太湖流域先民们生存的依靠,也是捕鱼时发出的语言。</h3> <h3>良渚文化鱼形刻符罐。罐的口沿内侧刻划的”鱼”符号,也是最早“吴”的象形字。</h3> <h3>良渚文化鱼形玉饰</h3><h3>善于捕鱼的太湖流域先民,除了在陶罐上创造了“鱼”的符号,还把“鱼”挂在了身上,寓言年年有鱼吃。</h3><h3>“鱼”在吴语中是与“吴”同音。至今,苏州人还是“鱼”、“吴”不分的;鱼是吴文化的重要载体,传承了6000年不变。</h3> <h3>良渚文化陶文贯耳罐(澄湖出土)</h3><h3>太湖流域先民,不仅创造了吴语,也创造了吴地独特的文化,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尽管,它与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没有直接的传承关系,更不会受到西亚文化的影响;但正是这种独特的文化,丰富了博大的中华文化。</h3><h3>假设我们的母语起源于太湖流域,你认为呢?</h3> <h3><br></h3><h3><br></h3><h3>全文刊登于中国文博类权威媒体、海峡两岸同步发行的《收藏快报》(总第805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