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细微处浸润文化、滋生素养 主讲 省教科院 尤一

韩美

<h3>什么是数学文化?</h3><h3>数学文化有什么用?</h3><h3>数学文化怎么用?</h3> <h3>《小学数学文化》</h3><h3>《数学文化读本》没有时间上</h3><h3>没有任何学校敢只安四节课?</h3> <h3>一、名词解释</h3><h3>1.数学文化?</h3><h3>注意@ppt红字部分</h3><h3>数学思想:转换,假设……</h3><h3>数学语言:数字,图像,符号……</h3><h3>把文化落到常规教学中,不要妖魔化。不能片面。要落地。不要过渡超前。不脱离数学</h3><h3>建议:化整为零,如影随形。</h3><h3>爱因斯坦:剩下素养。日本:数学知识会忘掉,但数学素养和数学思想会留下。</h3><h3><br></h3> <h3>2.数学素养。举例:坐动车晚了吃自助餐:来,听我安排,你去拿啤酒,我去拿汤,你们俩拿刺身。有意无意分类,有条理。语文老师:(⊙o⊙)哇!好丰盛</h3> <h3>内涵:变相解释数学素养(国家教育部)拆分了。</h3><h3>尤一观点:最后的“我们的想法”。见PPT</h3><h3>让学生经历</h3> <h3>培养学生用抽象的眼光去观察和描述</h3><h3>数学关注量,序,形,关系。数字表示量,序,信息。数学问题生活化。</h3><h3>“通过这个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h3><h3>阿拉伯数字的意义:数位值</h3><h3>观察角度很重要。</h3><h3>思维的方式:思考与分析,推理,重构,衔生与挖掘。举例:疯狗的例子。见后。《丢番图的墓志铭》</h3> <h3>ppt第3题被称为疯狗问题。举例:抽屉原理,用反证。总数确定,份数确定,怎么分?</h3> <h3>解决问题的手段:模型思想。搭配合理要不要上到乘法(必须)。教会学生把生活问题数学化。例:找次品:老师的疑问?称几次?</h3><h3>形成的品质:</h3> <h3>素养划分四种方法:知识与技能,思维方式,解决方法,应具备的品质</h3><h3>尤一:抽象,推理,模型,品质</h3><h3>见ppt红字,把生活常识转化成数学表示</h3><h3>该探究才探究,有些是规定</h3> <h3>数形转化。举例:1.三角度内角和的探究中“折”的环节,师:折总有什么束缚?有没有什么办法打破束缚?生:撕,拼。(转化)</h3><h3>2.一个长方体上下的两个底面是正方形,边长为5,侧面棱长为10,</h3><h3>求长方体的面积?生一:从中间切一刀。</h3><h3>生问:你怎样想到的?</h3><h3>生结论:做几何题还可以关注数字间的关系。</h3><h3>尤一:有价值的设问很重要</h3><h3>例:位置:两个条件,一个位置。</h3><h3>抓题眼:百分数</h3><h3>例:三角形内角和从哪里开始?特殊三角形开始,你得到什么启发?生:四边形内角和从特殊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来思考。</h3> <h3>举例:玩魔方(不能背口诀)</h3><h3>数读比赛(不能过于功利)</h3><h3>尤一:复习课教学全省比赛</h3><h3> 复习课教学研讨</h3><h3> 计算课赛课</h3><h3>以上是数学教学质量线</h3><h3>数学文化,素养是品质线。两手抓</h3> <h3>七个大方向</h3><h3>第一个方向最重要。数学游戏,在玩中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