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有一首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歌叫《春天不是读书天》,词的作者为当时大名鼎鼎的教育家陶行知,曲的作者为同样有名的语言学家,音乐家赵元任。</h3><h3> 春天不是读书天:关在堂前,闷短寿缘!</h3><h3> 春天不是读书天:掀开被帘,投奔自然。</h3><h3> 春天不是读书天:鸟语树尖,花笑西园。</h3><h3> 春天不是读书天:宁梦蝴蝶,与花同眠。</h3><h3> 春天不是读书天:放个纸鸢,飞上半天。</h3><h3> 春天不是读书天:舞雩风前,恍若神仙。</h3><h3> 春天不是读书天:放牛塘边,赤脚种田。</h3><h3> 春天不是读书天:工罢游园,苦中有甜。</h3><h3> 春天不是读书天:之乎者焉,太讨人嫌!</h3><h3> 春天不是读书天:书里流连,非呆即癫。</h3><h3> 春天!春天!春天!什么天?不是读书天!</h3><h3> 这首诗词的作者。告诉我们,知识不一定只在书里啊,一定要走出书本,到自然中,到生活中去寻找。</h3><h3> 陶行知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创立者和实践者。他倡导“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而他的生活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活”的教育。他在一篇文章中这样解释。</h3><h3> 比如,鱼在岸上,你若把它陡然放下水去,他的鳍和尾都能得其所哉,行动不已。鸟关在笼里,你若把它放到树林里去,他一定会尽其所能,前进不已。</h3><h3> 活的教育正像鱼到了水里,鸟到了树林里一样。</h3> <h3></h3><h3>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有回归自然,才能亲近自然、热爱自然,才能尊重自然、保护自然。</h3><h3> 因此,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我们就不能杜绝学生和春天亲密接触。春天来了,我们下园小学一二班孩子们拥抱自然,奏响春天的旋律。</h3><h3> 旋律一:爱自然</h3><h3> </h3> <h3>旋律二:走进大自然</h3> <h3>旋律三:说一说大自然</h3> <h3>旋律四:我为自然添新绿</h3> <h3> 4月的自然主题活动,孩子们了解自然、拥抱自然,聆听自然的声音,感知自然的美。大自然像人类最舒适、最温暖、最美丽的摇篮。孩子们用小手,为自然增添新绿。我仿佛看到她们内心那颗保护生态、热爱地球的种子正在发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