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民族大学“双百工程”专家组前往乌当区新堡布依族乡中心幼儿园进行现场指导

一一

<h3>  2019年4月22——23日,贵州民族大学双百工程项目特聘专家贵州师范学院娄小韵教授、贵阳市第一幼儿园何丹副园长与贵州师范学院何玉红老师到乌当区新堡布依族乡中心幼儿园现场指导。22日上午,专家组与幼儿园管理班子座谈,深入探讨了本园三年发展规划的制定、民族文化特色打造和环境创设等问题。22日下午,在胡显秀园长的带领下,专家组前往新堡乡渡寨走访了解当地布依文化。<br></h3> <h3>  23日,专家组现场观课——《跳竹竿》与《我眼中的春天——簸箕画写生》,课后与教师队伍进行了深入研讨,回答了教师们教学中的困惑并作出了方向性指导。</h3> <h3>  两天的现场调研、观课、研讨,专家组对新堡幼儿园管理班子与教师队伍做出以下几方面的指导:</h3><h3>一、关于三年发展规划&nbsp;幼儿园三年发展规划,重点从以下几方面规划实施:</h3><h3>1、校园硬件提升与改建;2、校园文化的设计与打造;3、教师队伍与校本教研的发展;4、民族特色课程的打造。并为园方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模板。</h3> <h3>  二、关于校园文化和环境创设</h3><h3>1、打造古法造纸水车作坊:基于当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香纸沟古法造纸技艺,采取当地原生态材料,打造出一个适宜儿童参与,培养儿童动手能力,安全性与趣味性并重的古法造纸作坊。成型后,既是一个民族特色的校园景观,又是具有教学实践功能的区域。在传承本地古法造纸技艺的同时,还可吸取其他民间造纸技艺,如镶嵌花草的皮纸,培养学生艺术审美能力与创造力。</h3> <h3>2、打造以渡寨簸箕画为主要元素的校园墙体文化本园毗邻知名民族艺术村渡寨,艺术氛围浓厚,家家户户创作民族艺术品。布依族簸箕画创始人曾为本园授课,簸箕画创作也是园本特色课程之一。建议以簸箕画为主题元素,打造本园独具一格的校园墙体文化。动员家长,充分利用社会力量,邀请民间艺人前来设计与作画。</h3> <h3>3、打造布依树屋活动区:&nbsp;&nbsp; &nbsp;园区内现有三棵直径60厘米以上的高大树木,可充分利用此自然资源,与攀爬设备、绳索秋千等有机组合,打造一个儿童树屋活动区。树屋设计中汲取布依族建筑元素,力求从美学意义上契合民族特色,从功能意义上吻合儿童成长特性。&nbsp;4、环创和课程相结合:校园文化、环境创设要与课程有机结合,既要体现民族文化性,又要具备教学功能性,还要注重艺术审美性。</h3> <h3>三、关于教师的困惑与问题:</h3><h3>1、大部分教师为外地人,对本地布依族文化缺乏深度了解,缺乏代入感与认同感。</h3><h3>2、怎样把本区域现有民族文化元素转化成符合幼儿智能发展的教学模式?</h3><h3>3、教师在艺术课堂上需不需要向儿童传授规范的技巧?</h3> <h3>  民族文化是在发展变化中传承,与地缘关系,与儿童生长的环境息息相关。作为幼儿教师,不必僵化生硬地向儿童传输民族文化,尤其在民族技艺课程中,我们不是在培养匠人,而是通过教学将民族文化浸透和濡染,使之成为一种氛围。</h3><h3> 例如,簸箕画不一定非要描绘传统中的布依族特色场景,儿童使用其作画,画出自己的生活所见和感受,就是民族文化在现代教学中的有效体现。课堂上没有必要传授固定的画法技巧,儿童生活玩耍在布满簸箕画元素的校园中,耳濡目染,就会对布依艺术文化产生民族认同和审美认知。同时,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的肢体语言和表情,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更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一个笑容满面,亲切和善的老师,能教出同样爱笑的孩子。</h3><h3> 同时,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的肢体语言和表情,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更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一个笑容满面,亲切和善的老师,能教出同样爱笑的孩子。</h3>

儿童

民族

簸箕

布依族

文化

打造

幼儿园

新堡

本园

专家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