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80后教师玩转学导课堂——记南湖区音乐教研A组“学导课堂新教案”研讨展示交流活动

Meet· Mi

<h3>  “80后”是教师队伍中的主力军。他们有着年轻的资本,也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有着教育责任的担当,也有勇于创新的能力。这些“80后”老师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刷新着中小学课堂教学的“老调”。区“学导新教案”的研读更是少不了这些“80后”老师的智慧与指引。</h3><h3> 这个学期,南湖区小学音乐教研A组的“80后”老师们又把箭头指向了“学导新教案”的研磨上。通过前期的自选课学导教案撰写、说课,一直到本学期的教学展示,无不彰显了他们的能力与实力,也展示着他们对教学的独特思想。</h3><h3><br></h3> <h3>  为了让我们的教研更加有效,上学期末教研A组的12位老师就针对自己选的教材内容进行了自主备课。2019年1月7日、1月14日,我们邀请了区音乐教研员俞加平老师和嘉兴市学科带头人沈一多、钱园萍老师针对学导备课的模版、语言描述、备课理念,对老师们的教案进行一对一的指导。</h3> <h3>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学导教案”课改之春风迈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走来了!2019年3月20日,南湖区小学音乐A组80后教师齐聚东栅中心小学,为提升南湖区小学音乐80后教师的专业成长,共同探索“学导教案”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教研A组首当其冲,开展了一天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h3> <h3>  本次活动一共有六节展示课。上午第一节是来自东栅中心小学的阙慧芬老师执教的双曲教学:《粉刷匠》和《理发师》。阙老师以风趣的情景模仿形式,让学生参与职业探索与模仿,在玩中学习五线谱知识并掌握歌曲教学。</h3> <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 &nbsp;第二节是来自实验小学的包银瓶老师执教的《星光恰恰恰》,包老师以律动为切入点带领学生感受歌曲中的主要节奏,并以各种不同的声势律动操带领学生感受歌曲,一年级学生在包老师的带领下愉快的度过了一节美妙的音乐课。</p></h3> <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 第三节是来自东栅中心小学的吴清煜老师带来的《小雨沙沙》,吴老师以春天为切入点,让学生感受春天感悟春天的美。舞蹈特长的吴老师还向学生们展示了一段优美的舞姿,并把这种美也带给了学生,让学生也体会了舞蹈的魅力。</h3></h3> <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 下午第一节是来自三水湾小学的许琳老师执教的《爱祖国》,许老师以爱祖国、颂祖国、唱祖国为主线,让学生感受音乐感受当今美好生活的不易。战争年代音乐是最好的疗伤利器,和平年代音乐是最好的教育媒介,希望小朋友们珍惜当下美好生活,好好学习。</p></h3> <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nbsp;下午第二节是来自凤桥镇中心小学郑斌老师执教的《这是什么?》,郑老师是本次执教中唯一的一位男老师,他展现了男老师颇具魅力的阳刚教态,一场小闹钟的音乐教学,让学生在动静结合中学习与掌握歌曲知识。</p></h3> <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 本次活动最后一节展示课是来自实验小学的李珏老师执教的《云》,李老师从三拍子强弱规律感受,到对声音的指导、模唱、音高位置的体验教学,一步步循序渐进带领一年级小朋友感受云的美好,让学生扎实掌握课堂知识。</p></h3> <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以“学导教案”为指引的课堂教学,激发着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也激励着我们“80后”教师实践与探索的热情。</p></h3> <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 4月23日,距离上一次课堂展示才过去一个月。我们南湖区音乐教研A组的“80后”教师又开始“蠢蠢欲动”,本学期第二次的“学导新教案”教学展示活动在余新小学宽敞明亮的图书馆再次拉开帷幕。</h3></h3> <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 上午第一节由来自该校的陆云老师带来的一节一年级课《火车开啦》。</p><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 陆老师从律动入手,带领学生模拟情境开着火车进入教室,接着引导启发学生一起探究“绿皮”火车的节奏声响。“wu— wu—”、“Hong long Hong long ”、“ kaca kaca kaca ” 组织进行多节奏模拟。在聆听探究中导入新授歌曲,启发学生编创自己的二拍子动作为歌曲伴奏。在师生合作、师生互动中探究歌曲的歌词、歌曲的长音、五线谱旋律音高等。最后陆老师带领学生模拟“高铁”,律动表演“开高铁钻隧道”的游戏感受欣赏曲。让学生们在不断的情境体验中感受音乐的不同。</p></h3> <h3>  李芳芳老师同样带来了第二节一年级展示课《法国号》:李老师从节奏入手,启发学生探究三拍子以及三拍子的强弱规律,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编创来表现三拍子的强弱,体会三拍子的律动。从听辨导入新授歌曲,在听辨模唱中解决歌曲音高的难点“嗡巴巴”;在律动感受中解决旋律的长音“二分音符”;在师生合作中进行移调的识谱。最后,李老师通过听辨、律动、乐器、道具等教学方式带领学生聆听欣赏曲《星光圆舞曲》,在温馨柔和的表演中结束本课。</h3> <h3>  张翠诗老师带来的一堂《剪羊毛》,在欢快的歌曲伴奏中,张老师带领学生围圈进教室,律动表演感受音乐。盘腿就坐动一动玩一玩体验音乐的节拍和情绪特点。通过一步步的师生律动:拍腿、拍手、剪刀等,帮助学生解决歌曲的附点节奏难点和休止符。在歌曲教唱环节中,张老师又非常细致地引导学生进行模唱和按节奏念歌词,启发学生关注“一字多音”的演唱难点。在演唱声音和歌曲情绪的指导上,张老师更是结合歌曲内容“白云丝绵”的形象比喻启发学生。让学生在更好的教学引领下掌握歌曲。</h3> <h3>  下午的第一节课由大桥中心小学的林琍益老师带来的一节二年级课《小蜜蜂》。林老师执教了两个内容,首先通过手势模拟画旋律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欣赏曲《蜜蜂》。接着在“两只小蜜蜂”的节奏游戏互动中,带领学生探索小蜜蜂声效的三种不同节奏。第二个内容林老师更是通过律动,设计了“慢慢飞”和“快快飞”的方式,启发学生关注歌曲的旋律变化,引导学生感受歌曲、分析旋律。特别值得老师们学习的是,林老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节奏练习时,一直用“响板”乐器进行辅助教学,既稳定了节奏速度,也更好地让学生掌握了教学地难点。</h3> <h3>  第二节课由秀城实验南校区的朱琳琳老师带来的一节二年级歌曲教学课《喜鹊钻篱笆》,这首歌还没有一位音乐老师在区级公开课上展示过。朱老师可谓是第一个“吃螃蟹”的挑战者。歌曲生动有趣,富有舞蹈性动感的旋律和比较生硬拗口的衬词歌词给这趟歌曲教学课增加了不少难度。但朱老师在课堂前期巧妙地设计了“体态律动喜鹊钻篱笆”的律动游戏,在一步步层层深入中引导学生参与到游戏活动中,不断感受歌曲、体验歌曲。也正是因为有了大量的感性律动体验,学生对歌曲渐渐熟悉,对后面的歌曲教唱和难点的解决有了很大的帮助。最后,朱老师带领学生综合演绎感受表现彝族“火把节”。</h3> <h3>  最后一节课是由大桥中心小学的江传波带来的《幸福拍手歌》,这虽然是一首大家比较熟悉的歌曲,但要想唱好,尤其是解决好歌曲附点八分音符的演唱难点,教学中还是非常需要注意的。江老师从节奏入手,通过双响筒的演奏启发学生听辨八分音符和附点八分音符的不同,接着带入到歌词中,通过念歌词更进一步体验这个难点节奏。在教唱歌曲中,江老师不断通过示范、钢琴弹奏、师生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唱好歌曲,帮助学生解决好歌曲难点。</h3> <h3>  “80后”老师们利用自己丰富的经验,把学和导灵活地借助多样化手段运用到课堂上,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生动、活泼、有趣。课后学生还意犹未尽地唱着歌,跳着舞出教室,这也是我们举办这次活动得到的最肯定的地方。活动结束,区教研员俞老师对活动进行了总结。肯定了80后老师的优势,并对大家提出了希望和要求。</h3><h3>  学习是无止境的,相信在“学导新教案”的探索道路中我们一起前行,定会收获满满! </h3> <h3>报道撰写:阙慧芬</h3><h3> 孟慧萍</h3><h3> 王若青</h3><h3>照片拍摄:王燕芸</h3><h3> 朱文华</h3>

老师

歌曲

学生

律动

教案

教学

感受

学导

音乐

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