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h1><h3><br></h3><h1><b> 母亲二十五年前病故,当时,家里经济条件差,我们办丧事时除了应有的仪式感外,该置办的材墓衣服等事宜因时间仓促主次兼顾,遗憾的是在逝去亲人的祭奠仪式上连一张像样的母亲遗照也没有,我一颗愧疚的心始终一直悬着,在我以后的日子里,心理上打了一个永远忘不掉的死结。</b></h1><h3><br></h3><h1><b> 时时节节,每每想起母亲的音容笑貌,深感愧疚和自责。</b></h1><h3><br></h3><h1><b> 到了二十世纪,村里来了走村串户专门给高龄老人照相的流动服务摄影师。照像照的老人们脸上乐开了花,互相取乐逗笑,别提多开心了。是啊,谁不想容颜不老,谁不想笑容永驻。当父亲高高兴兴把照片拿给我看的时候,我的眼圈湿润了,禁不住又一次想起了慈祥可亲身材廋小但一直在我心里的母亲。</b></h1><h1><b> </b></h1><h1><b> 立刻行动,妻子儿子齐动员,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找到了一张1988年有关母亲的老照片。</b></h1><h3> </h3><h1><b> 仅存的这张照片看上去已经有点泛黄,三寸大小的照片上是母亲患病期间和父亲唯一一张合影。记忆里是铁路工人大表哥逢春节来家里拜年时照的。虽然照片布局略有瑕疵,但母亲脸上流露出的笑容依然慈祥。</b></h1><h3><br></h3><h1><b> 这张母亲唯一的照片,去哪儿能放大到一百倍以上而不失真呢?我的确有点犯难了。没有和其他人商量,自己拿着照片去了几家街道上有名气的照相馆和影楼,讨到的结果近乎一致,放大局部然后画像吧。这个结果我打心里极不满意。</b></h1><h3><b><br></b></h3><h1><b> 踏破铁鞋无觅处,终于在靠近华原民生商场与接近步行街十字的地方找到了一家装潢一新刚开业的影楼。接待我的年轻老板被我的这份诚意和执着打动了,满口答应去西安找朋友帮我想办法看能不能把照片上0.7cm见方的头部影像放大到100倍,使用高科技电脑修改拼图技术,尽量达到我想要的十二寸的尺寸大小,以便放大成老人遗照的效果。</b></h1><h3><b><br></b></h3><h1><b> 照片回来了,本来要收取150元的服务费,老板只向我收取了100元服务费。老板激动的把照片交到我的手上说,谁没有父母离世,谁没有魂牵梦绕的思母情深,我理解你,我也懂你的一颗心,你不但感动了我,使我也感到了母爱的力量。</b></h1><h3><b><br></b></h3><h1><b> 2014年夏天,病重中的父亲一再念叨着母亲,叹息母亲生前连一张遗照都没有。望着弥留之际父亲那苍老而饱受病痛折磨的脸,我终于忍不住把我为母亲放大的遗像递到他的面前,他脸上露出了久违的淡淡的笑。就在这一刹那间,我看见照片里的母亲也在笑,笑的很亲切,很自然……</b></h1><h3><br></h3><h1><b> 母亲的照片经过高端摄像技术的放大处理后,真的很神似也很逼真。虽然那瘦弱的脸颊逼着把传神的眼睛陷进了眼眶,但挂在嘴角的丝丝笑意是永远藏不住的,留住了照片就留住了我心中最伟大的母爱和无尽的思念。</b></h1><h3><br></h3><h1><b> 思绪飘过花开的四月,五月的满园姹紫嫣红也许更美,这美丽的花也许是专门为我们五月的母亲节开放着。</b></h1><h3><br></h3><h1><b> 看着母亲的照片,虽然是遗照,但能从这张仅存的照片里看到她的笑容,我再无遗憾,我知足了。</b></h1><h3><br></h3><h1><b> 想着每一个关于母亲的节日,我衷心祝愿全天下所有的母亲永远年轻快乐无忧,愿我们每一个做儿女的人能够多多抽出宝贵时间多多看望我们最伟大的母亲,带去对她们最亲切的问候。</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