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门遂闻书香来 — 高新区实验小学读书节

张萌

<h3>  4月23日,又到“世界读书日”,这是一个充满书香的日子。我校为此开启了读书周活动。</h3> <h3>  从学校悬挂的倡导读书的条幅,就能感受到浓浓的书香气息。开展大阅读教学,是我校一直追寻的教育目标。为此,我校展开了大量的工作。</h3> <h3>  阅读是需要氛围的。 我将班级板报的创建与语文学科紧密地结合起来,结合《新课标》的推荐书目,有目的地分阶段推荐学生阅读,并对阅读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利用班级墙壁及后黑板设置书架、新书推荐,以及读后感想等区域,让学生沉浸在浓浓的“书香墨韵”之中。我鼓励家长进行亲子阅读,每月同读一本书。通过共读,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一同成长;通过共读,为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通过共读,带给孩子欢喜、智慧、希望、勇气、热情和信心。<br></h3> <h3>  周二下午,全校同学在操场上集中借书。同学们在借到自己喜欢的图书后,站在操场上就开始读了起来。</h3> <h3>  阅读,无法改变一个人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无法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人,需要思考。书,帮助人们思考。远离了书籍,也就等于抛弃了前人留下来的丰富的精神财富,放弃了帮助自己思考的重要渠道。作为一名教师,我喜欢带领学生阅读,冰心的“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是我送给每个学生的座右铭。<br></h3> <h3>  阅读是需要引导的。在语文教学中,我经常依托课文进行拓展阅读。例如:在教学《只拣儿童多处行》时,布置学生查找冰心的资料,了解冰心的著作,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冰心著作进行细致地介绍,并写读书笔记。<br></h3> <h3>  在教学《早》这篇课文时,学生们不用老师的提醒,早早地做好了关于鲁迅与其作品的资料搜集与整理工作,还整理了鲁迅的名言警句,大家争相背诵,课堂气氛热烈异常。这时,我插话了:写《早》这篇文章的作者吴伯萧,大家谁知道他?学生们愣住了。我话锋一转,告诉大家:吴伯萧也是一名作家,他在上世纪初曾旅居青岛,青岛的四十二处名人故居中,就有吴伯萧故居,他所写的《菜园小记》很是清新可爱。自然而然地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的阅读热情。于是,孩子们利用周六周日在互联网、图书馆、书店里到处寻找着关于吴伯萧的文字,一篇篇带着稚气的读书笔记应运而生。我进一步追问:本册书中还有一位作家也曾长时间住在青岛,大家知道她是谁吗?从而引出萧红和《呼兰河传》。<br></h3> <h3>  阅读是需要时间的。本学期我参加了学校的课改小组,学到了不少知识。通过深入研究教材,将部分单元进行了教学整合。就像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五篇课文分别是《海伦凯勒》《二泉映月》《郑和远航》《史马迁发愤写&lt;史记&gt;》《精读与略读》。根据本单元教学重点,我将《海伦凯勒》《二泉映月》《史马迁发愤写&lt;史记&gt;》三篇中心思想一致的课文整合在一起,由学生略读完成学习,并借助抓重点词句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总结出人物品质和略读方法,再让学生运用刚刚学过的略读法学习略读课文《精读与略读》。本来一周的语文教学内容,压缩到了四十分钟。那么剩下的时间干什么呢?对了,就是进行大阅读。学生找出了《课外阅读》中所有描写身残志坚的人物故事来读,交流着自己的阅读感悟。<br></h3><h3><br></h3><h3><br></h3><h3><br></h3> <h3>  书,让人看到世界的浩瀚,人世的博大,人性的复杂、优美;书,让人拥有宽大的情怀,增长超越自身的见识。读大师的著作,更犹如一次次地与伟人作精神上的会晤。 愿我和孩子们永远在书海中遨游!</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 <span style="text-align: right;">文稿//张萌</span></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摄影//张萌</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编辑//张萌</h3><h3><span style="text-align: right;"> 审核//史秋艳</span></h3><h3></h3>